摘要:3月26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现场的旁听公民席位上,出现8位年轻的面孔,分别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旅游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旁听会议,他们第一次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
3月26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现场的旁听公民席位上,出现8位年轻的面孔,分别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旅游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旁听会议,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身边。
座谈会现场
“以前总觉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离我们很远,但旁听会议后,发现会上审议的内容,与老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学生成铭江感叹道。听会时,他在平板电脑上洋洋洒洒记下4页重点内容,“全都是我们关心的事儿。”这位“00后”大学生曾参与中国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而后,他将项目落地绵阳,专注于工业机器人这一细分赛道开启创业之路。提交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就与他的创业发展密切相关。成铭江注意到条例(修订草案)里提出,要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容错机制以及考核机制,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投入力度。“这些内容就是我们初创企业发展的‘及时雨’。”在会后举行的旁听公民座谈会上,成铭江从创业企业的角度提出“强化对科研竞赛成果给予专项科研经费支持”的建议,得到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走出锦江大礼堂,成铭江忍不住感叹:“这就是可感可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座谈会现场
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南洋也有同样感受。在旁听会议前一天,老师在课上向他们分享了其参与《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修订草案)》修订的过程,讲解其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要点。在会议现场,他再次聆听了条例(修订草案)的审议报告。从校园课堂到法规审议现场,李南洋上了一堂极其难得的法治实践课程。“在法律草案的起草和审议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开门立法、问法于民。这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对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永杰而言,此次旁听会议也是一次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在课堂里了解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概念,在实践中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如何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进他们对人大工作的理解?这也是8位旁听会议的青年学生代表在思考的事。“这次学习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青年与时代同行’的深刻内涵。”8位青年学生从自身专业出发,立足青年应有的“知”和“行”,聚焦四川省人大立法、监督工作、“讲好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好声音”等内容建言献策。
邀请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是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罗强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要强化青少年学生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了解和参与,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理解。一是完善旁听制度,总结巩固好的经验做法,做好公民旁听会议的保障和意见建议研究工作;鼓励和指导基层人大建立完善旁听制度,拓宽师生旁听渠道。二是增强宣传实效,依托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发挥人大自身媒体矩阵作用,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三是强化交流学习,落实“懂人大、讲人大”要求,强化人大代表、人大制度研究学者、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与各级学校的交流互动,进一步讲好人大制度和人大故事。
编辑:宋俊梅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