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创作工具已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辅助手段。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智观天下工作室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创作工具已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辅助手段。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智观天下工作室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与您分享精彩观点。
问1:Deepseek爆火,它的自身优势有哪些?
沈阳教授:DeepSeek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思想价值、经济价值、战略价值。DeepSeek有五个世界第一:首先是开源大模型世界第一;第二是推理大模型里性价比世界第一;第三是对中文的理解世界第一;第四是对网络文化的理解世界第一;第五是对金融知识的理解世界第一。
问2:我们如何更有效地与AI交流?
沈阳教授:第一,凝练问题,想清楚你的问题才能更好和AI聊天。第二,可以让AI用不同的参与模式,调整创新度。比如,可以要求“使用人类极致的大开脑洞的方法完成”,它就会生成一些稀奇古怪的答案。第三,输出结果之后,需要用户辨别信息真伪。第四,就是要知识整合,跨越不同的专业。不管以前你是什么专业,要忘掉你的专业,在认知里破掉思想钢印。你的专业取决于你跟AI聊天的内容所属的专业,聊数学就是数学系的,聊建筑就是建筑系的。在认知方面,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重新开始。
问3:新闻写作中,AI可以在哪些方面助力编辑记者?
沈阳教授:新闻稿的创作当中,第一就是选题。你可以明确地告诉AI,要达到什么传播效果。我们要确定目标,有明确的需求表达,而不用跟它说具体怎么做,因为怎么做属于(AI)助手的行为。
第二,收集信息。建议大家一定要用联网模式,指定从网上要数据。在制定写作计划或者调研计划时,记者要采访很多人,可以直接让AI给出采访方案。写作计划和采访报道都可以由AI帮助调整。
第三,写初稿。可以用AI生成一个初稿。一是把要报道的事实包括进来,二是AI的评论必须是符合媒体立场的,三是评论里应有很多新的含义和解读。
第四,AI审校。审校和修改有很多细节,新闻采访流程中涉及的内容都可以让AI调整。还可以快速把AI文本内容转化成幻灯片等格式。
第五,分发和发布。各个网络平台的调性不一样,比如小镇青年看快手、时尚青年看抖音、吃瓜青年看微博、知识青年看知乎、二次元青年看哔哩哔哩等。你现在写的稿子能不能在不同平台,都有不同风格的呈现?未来的新闻发布应该更注重个性化。
最后,跟踪和评估。把网络数据、热搜数据给AI分析优化。
问4:AI如何影响未来学科专业的发展?
沈阳教授:未来,实际上只有两个专业。第一个专业是人工智能专业,研究人工智能的理论和研发。第二个专业是所有其他的专业,都统一到人机协同、人机共生专业。不管是做音乐,还是研究数学、化学、建筑,全部统一到人机协同中来。当AI已经达到博士生水平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大脑和人工智能的智脑结合起来,形成复合智能,人类的进化已经从人类单独的大脑进化过渡到了人脑加上智脑的新的进化阶段。
问5:很多人担忧自己的职业会被AI替代,您怎么看?
沈阳教授:职业和能力替代方面,AI对我们有三重效应。
第一,替代效应。AI会代替我们一部分的职业岗位。比如拍摄,当AI能够大量生成内容的时候,“拍”就不是100%必须的了,但是编辑还是需要的,用AI生成海量视频之后,“编”反而工作量更大了。
第二,增强效应。原来不能干某件事,现在能干了。比如,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能写诗词歌赋了,因为DeepSeek都能生成了。未来会有一系列通过AI增强的领域。
第三,伤害效应。以小学生为例,用AI完成作业时,一分钟就能拿到作文,丧失了训练作文的过程,如何写作文的细节就被屏蔽掉了,这个伤害是非常大的。我们能不能实现结果过程化?一分钟得到结果之后,能不能把结果还原到过程里面去,能不能进行修改,能不能对这个思维链再次进行优化,这是需要思考的。
面对这三重效应,我们要尽量降低伤害效应,大幅度地提升增强效应,平稳地控制和推进替代效应。
问6:中国的AI应用有哪些主要方向?
沈阳教授:DeepSeek上线后,每天在微信里面聊DeepSeek的人最高峰时有8亿人次,中国人聊AI的热度远远高于美国人。今年将会是AI产业全面爆发的元年。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整个AI的用户很有可能超过10亿,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目标。我提出一个概念叫“用智率”,就是用人工智能的人口比例,建议媒体传播这个概念,鼓励大家都来用AI。未来,中国的AI与这些领域结合大有可为:
第一,与新兴科技结合。比如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
第二,与传统制造业结合。这是中国的强项,一旦AI和我们的制造业结合,一部分产业的实力将形成降维打击效应。
第三,与短视频、微短剧、游戏设计等文化产业结合。短视频大概占到我们网民上网时间一半以上,媒体应该把AIGC短视频作为内容生产的重要方向。
问7:当AI能做很多事情时,留给人类的还有什么呢?
沈阳教授:人只干一件事情的1%,剩下99%都让AI去做。当我们把认知外包给AI时,到底把什么留给人类呢?把审美、决策、判断等留给人类。以后每个人都是总编辑,AI已经完成大部分工作,但仍然要依靠人类进行价值判断、审美判断等。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智观天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