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及其现任领导基本情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09:24 1

摘要: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开埠后第一家西医医院。医院目前由东西南北四个院区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成,是一个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连续18年获得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院长年度绩效考核A等。

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开埠后第一家西医医院。医院目前由东西南北四个院区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成,是一个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连续18年获得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院长年度绩效考核A等。

东院区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于199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西院区位于黄浦区中央商务区内,毗邻外滩;南院区位于闵行区浦江镇,于201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10月20日整建制并入仁济医院;北院区位于巨野路灵山路,于2013年7月全面启用;肿瘤所位于斜土路,于2010年10月与仁济医院正式“院所合一”。

建院以来,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截止至2024年底,医院共有正式职工4832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专家754名;博导195名、硕导201名。

医院东、西、南、北四个院区总核定床位2750张,现有54个临床医技科室。2024年医院完成门急诊690.58万人次,出院人数24.39万人次,住院手术11.79万人次,平均住院日4.99天。医院拥有双源光子计数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PET-CT)、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 Therapy)、直线加速器(LA)、320排640层超速螺旋CT、杂交手术室系统和远程医疗教学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

医院共有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消化内科重点实验室、产科、心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肾病科、影像医学科、风湿科、变态反应科、移植科、重症医学科),1个国家和省级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儿童及成人终末期肝病),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肾内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系统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麻醉医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分子细胞(肾病)实验室、针麻效应实验室)。

近年来,医院获批的科研及人才项目保持高位,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973首席科学家、长江特聘教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杰出医师等,其中“十三五”期间共获得56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级人才近60人次,省部级人才230人次。凭借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创新突破,医院荣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等。

医院注重构建卓越医师培养体系,现有博士点28个和硕士点34个。医院的教学楼总面积6508平方米。2014年成立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这是国内首家获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8年获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19年成立中法外科学院;2019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认证。近年来分别获首批中国腹腔镜外科培训基地、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国家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等。医院2010年成为上海市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3年成为上海市第一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014年成为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9个,其中4个重点专业基地;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6个,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2个。模拟实训中心于2003年成立,2013年获得“国家级临床技能中心”称号,2018年实训中心正式揭牌,面积共2300平方米,实训中心集结构化、多功能化、现代化和人文化于一体,是以开展医学模拟教育、临床技能培训、专业能力考核、医学模拟专业研究和项目设备研发为主体功能的教育平台。

近年来,医院稳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挥三级医院核心引领和带动提升作用。上海市内先后托管嘉定区中心医院(仁济医院嘉定医院)、宝山区大场医院(仁济医院宝山分院)、闵行区浦江医院(仁济医院闵行分院)、浦东新区浦南医院(仁济医院浦南分院)。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全面管理宁波市杭州湾新区医院(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仁济医院南通医院),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共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仁济医院安徽医院)。

医院始终坚守公益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次派员赴西藏、新疆、云南、摩洛哥、老挝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派出医疗组或作为定点医院,为市级有关会议及历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

仁济医院将继续秉持“仁术济世”的院训精神,坚持“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的服务宗旨,为建设国内一流创新型、研究型、智慧型、国际化医学中心,成为亚洲一流医学中心的标杆医院而奋斗!

党委书记:牟姗

牟姗,女,1972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常委、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

其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疾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3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国际期刊论文60余篇,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院长、党委副书记:夏强

夏强,男,1966年9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宁波,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上海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夏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外科 (儿童终末期肝病)、肝脏外科与肝脏移植临床与基础研究。在《细胞(Cell)》《肠道(Gut)》《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奖和中国最美医生等称号。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闵建颖

闵建颖,女,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兼任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书记,中国卫生计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城市医院分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常务理事等。

近五年完成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党建课题2项、重点课题2项,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1项、重点课题2项1。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主编书籍3本1。曾获上海市教委“阳光学者”称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剑

李剑,女,汉族,1980年4月出生,江苏启东人,200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

副院长:李劲

李劲,女,1972年3月出生,汉族,辽宁营口人,200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

擅长眼科常见病如婴幼儿流泪、慢性泪囊炎、干眼症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复杂性外伤性泪道疾病、泪道阻塞、新生儿及复发性泪囊炎、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方面取得了独特的经验和较好的疗效。

副院长:张继东

张继东,男,1983年3月生,黑龙江海伦人,中共党员,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长期从事脊柱外科疾病诊疗,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专业书籍6本,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担任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副院长:薛蔚

薛蔚,男,1970年11月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特别是前列腺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他在中国较早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创新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技术,建立日间手术模式,实施国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荧光显像辅助手术 。其团队在前列腺癌多组学研究中发现新诊断标志物和靶向干预策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超70篇,参与编写中国前列腺癌诊疗专家共识8项。荣获上海市领军人才、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工匠”等称号,并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微创学组副组长等职务。

副院长:王争

王争,男,1972年出生,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腔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专长:腹腔镜下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肿瘤胃癌及结直肠癌术后化疗,肛周良性疾病(痔、肛瘘、肛裂)的诊治。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最高IF 33.88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

副院长:陈尉华

陈尉华,男,汉族,1974年6月生,上海人,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推动“组团式”援疆模式,填补喀什地区医疗技术空白60余项,主导日间手术、精准预约等创新管理模式。2024年带领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副院长:卜军

卜军,男,汉族,江苏扬州人,199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临床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肿瘤与代谢及炎症性疾病。辑研究成果发表在Circulation、JACC、EHJ、Hepatology、Nat Immunol等国际知名期刊,写入国际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等行业规范,总引用6000余次。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自然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多项国家级及省区级科技项目。

副院长:孙贇

孙贇,女,1970年出生,浙江上虞人,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农工党党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专长:女性生殖障碍疾病诊治,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反复妊娠失败助孕、优生优育和出生缺陷防控。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柳叶刀》(Lancet)等国际顶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副院长:岳冰

岳冰,男,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专长: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微创治疗,膝/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的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肩关节脱位、冻结肩等运动损伤治疗。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5发表SCI论文30余篇(含影响因子>15的2篇)。

总会计师:陈志军

陈志军,男,会计学硕士,正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会计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总会计师管理办公室首任轮值主任,申康中心总会计师风险管理组组长,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医药财务政策分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卫生健康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卫生经济学会理事。

专业领域: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控、专科运营管理内控体系建设、经济合同管理、财务信息化建设。社会贡献:牵头推进上海市级医院管理会计标准化建设推动病种成本核算及内部控制体系升级。2025年入选财政部第四届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全国卫生行业仅6人),申康总会计师年度考核连续12年获A等。

来源:噼哩啪啦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