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不会患癌?医生实话:他们都有8个共同点,你占几个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9:30 1

摘要: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七八十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走路比你还快,查体结果干干净净,连个小结节都没有。不是没做体检,是年年查年年没事。身边人都说他命好。但作为医生,我想告诉你,这不是命好,是有迹可循的生物学规律。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七八十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走路比你还快,查体结果干干净净,连个小结节都没有。不是没做体检,是年年查年年没事。身边人都说他命好。但作为医生,我想告诉你,这不是命好,是有迹可循的生物学规律

癌症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它是一场慢动作的“细胞叛变”,背后藏着几十年细水长流的积累。你没看到的,是那些看起来“不容易得癌”的人,生活里偷偷坚持了很多别人忽视的“小动作”。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群“癌症绝缘体”身上的8个共同点,看你占了几个。

不为吓人,只为提醒:癌症不是偶然,很多人早就悄悄避开了它的必经之路

第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肠子很“勤快”

医学界早就发现,肠道健康和癌症风险有极强的相关性。不是说你便秘就一定得癌,但肠道里如果长期“积货”,毒素和致癌物质就会反复刺激肠壁,久而久之,肠粘膜可能会发生“腺瘤性改变”——这是一种癌前病变。

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中,超过80%的人曾有长期便秘或肠道菌群紊乱史。而那些“每天定时排便、肚子不胀、屁不臭”的人,大概率肠道微生态是健康的,益生菌多、炎症少,癌细胞不容易滋生

不是开玩笑,大便是一面照妖镜。如果你已经连续几天没排便,或者总是屁多、肚子胀、放臭屁,别等出问题才后悔。

第二个共同点:他们的体内不爱“起火”

说白了就是慢性炎症水平低。这个“炎”不是你感冒发烧的那种,而是身体长期处在微微“发热”的状态,像锅底一直有火苗在蹿。这种炎症,不会让你立刻不舒服,却会持续刺激细胞突变

《中华肿瘤杂志》指出,约六成癌症与炎症有关。肝癌和乙肝、胃癌和幽门螺杆菌、宫颈癌和HPV,背后都是病毒或细菌诱发的慢性炎症

而那些不容易得癌的人,往往免疫系统稳定、肝脏代谢效率高、体内氧化应激低。简单说,他们的身体不爱“起火”,也就不容易“烧出问题”。

第三个共同点:他们从不熬夜到凌晨

熬夜,是现代人最温柔的自杀方式。你以为只是晚睡?其实是把生物钟打乱,把褪黑素压制,把免疫力扔进垃圾桶里

褪黑素是什么?它是人体天然的抗癌因子,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研究发现,长期夜班人群的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就是因为褪黑素分泌紊乱。

我们科室有个老病人,肺癌术后恢复得特别快,问他生活习惯,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晚上十点前一定睡觉,不管什么事。”这不是迷信,是生物学自律。

第四个共同点:他们的情绪不“烂在肚子里”

你见过那种人吗?被气也能很快消气,吵完架能笑着吃饭,从不让坏情绪过夜。这样的人,肾上腺素水平稳定、肠胃功能好、免疫细胞活跃,身体就是不容易出毛病。

反过来看,我们在肿瘤科见过太多“情绪癌”。有人常年压抑、委屈、不敢表达,慢性焦虑像毒药一样,慢慢吃掉了他的免疫力

胃溃疡、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这些“情绪器官”最容易中招。而癌症,就是在这些被情绪伤过的器官上埋下的雷。

第五个共同点:他们不迷信保健品

真相是,没有任何一种保健品可以预防癌症。但不少人一查出点毛病,就开始囤“抗癌神药”,殊不知,这些保健品有的重金属超标,有的干扰肝肾代谢,有的甚至会加重病情

《临床肿瘤学杂志》曾跟踪调查发现,长期过量服用某些保健品的人群,反而癌症风险升高。原因在于,身体代谢负担变重,免疫系统反而被“拖垮”。

不如像那些“不容易得癌的人”那样,饮食清淡,食材新鲜,定期体检,规律生活。真正的保健,是过日子,不是吃胶囊。

第六个共同点:他们从不忽视“小病”

癌症不是从天而降的,它从来都不是突然冒出来。你以为是个小结节,它可能已经在长一年;你以为是胃胀,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在搞事

我们有个患者,三年前体检发现肠息肉,被医生建议切除。他嫌麻烦拖了两年,结果今年复查,已经是“高级别瘤变”。他说:“早知道当年就听你一句话。”

而那些从不忽视体检报告、不对任何异常掉以轻心的人,往往在癌症还没成形时,就已经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了

第七个共同点:他们的血糖很稳

这点很多人忽略了。高血糖不仅伤血管,还能为肿瘤细胞提供“甜蜜”养分。癌细胞最爱糖,摄入过多糖分,就像给肿瘤开了绿灯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肝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但那些血糖稳定的人,往往胰岛功能好、胰岛素敏感性高、代谢压力小,肿瘤也就“没什么油水可吸”。

不是说不能吃甜的,而是说,别让你的胰岛素每天都处在疲惫状态。吃饭规律、主食结构合理、饭后不久坐,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习惯,才是抗癌的底层逻辑。

第八个共同点:他们的身体“会动”

动,不是为了减肥,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激活免疫系统的“巡逻兵”。你动得多,T细胞活跃、自然杀伤细胞增加、淋巴循环通畅,癌细胞就不容易藏身。

英国《癌症预防研究》指出,每周中等强度活动超过150分钟的人,整体癌症风险下降约25%。但这个“中等强度”,不是你走到地铁口,是微微出汗、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那种运动量

别小看每天的30分钟快走、骑车、爬楼梯。那些八九十岁还不得癌的老人,身上多少都有点“不安分”的肌肉记忆

现在,你可以回头看看,这8个共同点,你占了几个?不是为了打分,而是为了提醒你:癌症并不是命运的签筒,而是生活的回音。你做过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悄无声息地,把你引向不同的结局。

我们不是要活得没有病,而是要活得不被病拖着走。真正的健康,不是长命百岁,而是活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不在病床上耗尽尊严和力气

生命太短,不值得用来悔恨。现在开始,养一个好习惯,不为别的,就为几年后能笑着说一句:还好,当年我听劝了。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志刚.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5):431-435.

[2]李慧.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3):136-140.

[3]马丽.熬夜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8):625-629.

来源:王医生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