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跟大姐坐在她家那张老式的八仙桌前,看着她一遍遍地擦拭着桌面。
我跟大姐坐在她家那张老式的八仙桌前,看着她一遍遍地擦拭着桌面。
其实桌子早就干净了,可大姐还是擦个不停,手里那块洗得发白的毛巾都快被她擦破了。
就像二十年前她第一次当妈妈时那样,总是要把小丫头的脸蛋擦了又擦,生怕有一点不干净。
墙上那台海燕牌收音机正播着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声音有些沙哑,但还能听。
"明天就订婚了。"大姐终于停下手,声音有些颤抖,眼睛却盯着窗外那棵老槐树。
那棵槐树是小雯出生那年种的,现在都比房子还高了。
小雯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那件粉红色的订婚礼服,在身上比划着。
礼服是她自己攒钱买的,花了她两个月的工资,但料子确实好,摸起来滑滑的。
"妈,你看,合身不?"小雯在镜子前转了个圈,裙摆飞起来像朵花。
大姐抬头看了一眼,想说什么,却只是点点头,眼圈慢慢红了。
我知道大姐心里有多不舍,就像当年她送小雯上小学第一天一样,明明高兴,却舍不得。
二十三年前,大姐夫得急病走的时候,小雯才三岁,还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意思。
大姐一个人把她拉扯大,那份艰辛只有我们这些做兄弟姐妹的才知道。
那些年大姐卖过冰棍,做过裁缝,给人家洗过衣服,就是为了供小雯读书。
现在小雯要嫁到广州去,坐火车都要一天一夜,大姐怎么能不心疼。
"雯雯,你过来,妈有几句话要跟你说。"大姐的声音很轻,但很认真,就像当年教小雯背乘法口诀时一样。
小雯放下礼服,有些不情愿地走过来,脸上还带着刚才试衣服时的兴奋。
"妈,你不会又要劝我不要嫁那么远吧?我们都说好了的。"小雯撅着嘴,像小时候不想吃药时一样。
大姐摇摇头,伸手理了理女儿的头发:"妈不劝了,妈知道劝不住。"
我在一旁听着,心里有些担心,不知道大姐要说什么。
这几天大姐一直在想这件事,吃饭的时候也心不在焉的,我知道她肯定想了很多。
"雯雯,妈知道拦不住你远嫁,也不想拦了。"大姐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女儿的眼睛,"小伟是个好孩子,妈看得出来他是真心疼你的。"
小雯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妈妈会这么说。
"但是,"大姐话锋一转,"妈有几个要求,你得答应妈。"
我也有些紧张,不知道大姐会提什么要求。
"什么要求?"小雯有些警惕,像小时候被抓到偷吃糖果时一样。
"第一个要求,"大姐伸出一根手指,那根手指上还戴着她结婚时的银戒指,"每个月必须给家里打一次电话,不管多忙都不行。"
小雯松了一口气:"就这个?我以为什么呢,这个我当然答应。"
"第二个要求,每年春节,你们必须回来一次。"大姐的声音有些哽咽了,"哪怕就待两天也行,这个家,永远是你的家。"
说到这里,大姐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妈..."小雯的声音也软了下来,刚才的那点不耐烦完全没有了。
"第三个要求,"大姐继续说,声音越来越颤抖,"如果小伟家里人对你不好,你就马上回来,听见没有?"
我看见小雯的眼圈也红了,她大概没想到妈妈会说这样的话。
"妈这里永远给你留着房间,留着饭,留着你爱吃的韭菜鸡蛋饺子。"
大姐说到韭菜鸡蛋饺子的时候,声音完全变了调,因为那是小雯从小最爱吃的。
每次小雯不高兴的时候,大姐就会包韭菜鸡蛋饺子给她吃,一吃就好了。
"第四个要求,生孩子的时候,必须让妈去照顾你。"大姐的眼泪终于掉下来了,"不管多远,妈都要去,这是当妈的责任。"
我想起二十年前,小雯发高烧的那个夜晚,大姐背着她跑了三里路去卫生所。
回来的时候大姐鞋都跑掉了一只,光着脚在雪地里走,脚冻得通红。
但她抱着小雯的手一直很稳,生怕颠着孩子。
"第五个要求,"大姐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如果妈老了,走不动了,你要接妈去广州住。"
小雯听到这里,突然站起来,脸色有些难看。
"妈,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觉得我嫁出去就不要你了?"
小雯的声音有些激动,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我心里一紧,怎么突然吵起来了?
大姐也愣了,显然没想到女儿会这样反应。
"雯雯,妈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小雯哭得更厉害了,"你提这些要求,不就是怕我忘了你吗?"
"你在我心里是什么样的女儿,难道你自己不知道吗?"
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听见收音机里还在放着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
大姐看着哭得像个孩子的女儿,慢慢站起来,走过去轻轻抱住了她。
"雯雯,妈不是不相信你,妈就是舍不得。"大姐的声音很轻很轻,"妈就是想让你知道,不管你走多远,妈都在这里等你。"
小雯在大姐怀里哭得更厉害了,像小时候摔疼了跑回来找妈妈一样。
"妈,我对不起你,我刚才不该发脾气。"
"傻丫头,你没有对不起妈。"大姐轻拍着女儿的背,"是妈说话不好,让你误会了。"
我坐在一旁,也忍不住红了眼圈。
这对母女,从小雯会说话开始,就没有真正吵过架。
刚才那一下子,把我也吓着了。
"妈,其实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小雯在大姐怀里抽泣着说,"可是小伟他们家就在广州,他是独子,不能跟我回来住。"
"妈知道,妈都知道。"大姐的眼泪也掉个不停,"妈就是想让你知道,你永远是妈的宝贝女儿。"
我想起前几天,大姐偷偷问我:"你说雯雯嫁过去,会不会忘了我这个妈?人家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我当时还笑她想多了,说小雯从小就最孝顺,怎么可能忘了妈。
现在看来,大姐是真的担心,担心女儿走得太远,慢慢就不回来了。
"妈,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小雯抬起头,眼泪还在脸上挂着,"你刚才说的那些要求,我全部答应,一个都不少。"
"你放心,我会做一个好女儿,也会做一个好媳妇,绝不给你丢脸。"
大姐听了这话,终于笑了,虽然眼泪还在掉。
"妈的雯雯真的长大了,要做别人家的媳妇了。"大姐伸手给女儿擦眼泪,动作很轻,就像小时候一样。
我看见大姐眼里有不舍,有骄傲,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感。
这就是做母亲的感受吧,既希望孩子永远在身边,又希望她能有自己的幸福。
"舅舅,你说我妈这几个要求过分不?"小雯突然转头问我,眼睛还红红的。
我摇摇头:"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这是一个妈妈对女儿最朴实的要求。"
"你妈这些年为了你,吃了多少苦,你又不是不知道。"
小雯听了,又开始掉眼泪:"我以前还以为妈不愿意我嫁远,是不讲道理。"
"现在我才明白,妈是真的爱我,是我太傻了。"
大姐听了这话,眼泪又掉下来了。
"傻丫头,妈什么时候不爱你了?从你出生那天起,妈就把你当成命一样宝贝。"
我想起小雯刚出生的时候,大姐抱着她,一整夜都不敢睡觉。
就怕一不小心压着孩子,连翻身都小心翼翼的。
想起小雯学走路的时候,大姐跟在后面,手永远伸着,准备随时扶住她。
想起小雯上幼儿园第一天,大姐送她到门口,然后一个人在外面站了一个上午。
就是想知道女儿在里面过得好不好,老师对她好不好。
二十多年来,大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女儿。
现在女儿要远嫁了,大姐的心里该有多空。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现在小棉袄要被别人拿走了。
"妈,明天订婚的时候,我要把你的要求告诉小伟和他家里人。"小雯擦干眼泪,认真地说,"让他们知道,我有一个最好的妈妈。"
"也让他们知道,他们娶的不是一个没人疼的女孩,是有人疼、有人爱的。"
小雯的话让大姐笑了,那是我这几天第一次看到大姐真正的笑容。
"好,你就这么说。"大姐使劲点头,"妈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家的女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欺负的。"
我看着这对母女,心里感慨万千。
这就是中国式的母爱吧,不善表达,但深沉如海。
大姐的五个要求,看似普通,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母亲对女儿全部的爱和牵挂。
她没有要求什么金银财宝,没有要求什么彩礼嫁妆,只是希望女儿能记得家,记得妈。
这些要求里,每一个都透着大姐对女儿的不舍和关爱。
第二天,订婚仪式在我们家附近的红旗饭店举行。
那家饭店是镇上最好的,有十几张桌子,平时办婚丧嫁娶都在那里。
小雯穿着那件粉红色的礼服,站在台上,漂亮得像个仙女。
小伟西装笔挺,看起来也很精神,两个人站在一起,真的很般配。
小伟的父母从广州专门赶来,看起来都是有文化的人,说话很客气。
仪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小雯突然要求发言。
她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大姐,声音很清楚:
"我要感谢我的妈妈,感谢她二十三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
"我妈昨天给我提了五个要求,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说一下。"
台下的人都安静下来,连小孩子都不闹了。
"第一,每个月给家里打一次电话;第二,每年春节必须回家;第三,如果在婆家受委屈了,马上回娘家;第四,生孩子的时候,妈要去照顾我;第五,妈老了,我要接她去广州住。"
小雯说完这些,台下响起了掌声。
我看见好多人都在擦眼泪,特别是那些做母亲的。
小伟听了,马上站起来:
"阿姨,您的这些要求,不用雯雯说,我也会督促她做到。"
"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她,也会好好孝顺您,把您当成我亲妈一样。"
小伟的父母也站起来,对大姐深深鞠了一躬:
"亲家,您教育出这样好的女儿,我们全家都感谢您。"
"雯雯嫁到我们家,就是我们家的人,但她永远也是您的女儿。"
我看见大姐终于放心地笑了,那种笑容,是从心里发出来的。
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母爱如山。
大姐的爱,就像大山一样,沉默而厚重,永远在那里,永远不变。
仪式结束后,大家开始吃饭。
大姐一直拉着小伟的妈妈说话,两个人越聊越投机。
我听见小伟的妈妈说:"亲家,雯雯这么懂事,肯定是您教育得好。"
大姐红着脸说:"哪里哪里,这孩子从小就乖,没让我操过什么心。"
其实我知道,大姐为了教育小雯,不知道操了多少心。
小雯小时候贪玩,不爱写作业,大姐就陪着她写到半夜。
小雯上中学的时候,成绩一度下滑,大姐急得半夜睡不着觉。
后来小雯考上大学,大姐高兴得三天三夜没睡好觉。
现在小雯要嫁人了,大姐又开始担心她在婆家过得好不好。
这就是做母亲的,永远为儿女操心,永远放不下。
后来小雯结婚了,真的在广州安了家。
但她一直遵守着对大姐的承诺,每个月都会打电话回来,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个小时。
每年春节,她都会带着小伟回家,给大姐买新衣服,陪大姐包饺子。
去年小雯生孩子的时候,大姐真的去了广州,在那里住了三个月。
大姐回来的时候,跟我们说广州真的很好,楼房很高,路很宽,人也很多。
但她还是喜欢家里,喜欢那棵老槐树,喜欢那张八仙桌。
"还是家里好啊,"大姐说,"在哪里都不如在自己家里自在。"
前几天小雯又打电话回来,说要接大姐去广州住一段时间,看看外孙,也让大姐享享清福。
大姐在电话里笑得像个孩子:"我的雯雯真的长大了,知道疼妈了。"
我想,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一个母亲的爱,最终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女儿的理解和孝心。
这份爱,跨越了千山万水,连接着两颗相爱的心。
就像那首老歌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多大年纪,在妈妈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而我们,也应该永远记得妈妈的爱,记得那些朴实无华但深情厚意的话语。
大姐的五个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需要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我相信小雯会做到的,因为她有一个最好的榜样——她的妈妈。
大姐用二十三年的时间,教会了女儿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家。
现在,轮到小雯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份爱传承下去。
来源:坦荡的明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