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圆满闭幕,特朗普终于露面,他对中国的话风又变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18:54 2

摘要:中国在2025年9月3日举办了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阅兵式,这次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展示了大量军事装备。参加的国家领导人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阅兵式上,中国展示了99A坦克、歼-20战斗机、东风-5C洲际导弹以及各种无人装备和反无人机系统

中国在2025年9月3日举办了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阅兵式,这次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展示了大量军事装备。参加的国家领导人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阅兵式上,中国展示了99A坦克、歼-20战斗机、东风-5C洲际导弹以及各种无人装备和反无人机系统,这些都是已经服役的国产武器,首次公开的比例很高。这次阅兵被视为中国军队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的体现,同时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维护自身安全的信号。活动持续约70分钟,涉及上万名士兵和数百件装备,直播覆盖全球观众。

普京和金正恩的出席突出了中俄朝三国的合作关系,他们在阅兵前会面,并在观礼台上共同观看。普京的握手特别热情,金正恩也参与了互动。三位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停留,与二战老兵握手,这些老兵年龄超过100岁。阅兵式前,中国强调世界面临和平与战争的选择,呼吁对话而非对抗,共赢而非零和。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这次活动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邀请了26位国家领导人,主要来自非西方国家。

阅兵式结束后,特朗普通过Truth Social平台发表声明,这是他缺席阅兵后的首次公开回应。他在声明中写道,向主席和中国民众致以庆祝日的问候,但同时指责中国与普京、金正恩密谋反对美国。 特朗普提到美国在二战中对中国的支持和牺牲,许多美国士兵为此付出生命。他还问中国是否会在讲话中提及这些历史事实。这番话与他之前多次表达的访华意愿形成对比,此前他从2025年1月就任以来,至少五次公开表示希望访问中国,甚至在就职前提出百日访华计划。但健康问题让他未能成行,白宫在7月确认他患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导致腿部肿胀和手部淤血。副总统万斯在8月底表示已接受200天在职培训,准备必要时接任。

特朗普的声明迅速引发媒体关注,许多报道称这反映出他对中俄朝合作的焦虑。他在声明中使用讽刺语气,给普京和金正恩转达问候,同时强调他们的会面是针对美国的阴谋。 狐狸新闻报道特朗普指责三位领导人密谋反对美国,这与阅兵的国际团结展示形成鲜明对比。NBC新闻也报道了特朗普的指责,指出他将三位领导人放在一起视为对美国的威胁。中国外交部尚未立即回应特朗普的评论,但活动继续按计划进行。

这次阅兵的背景是中美关系的复杂状态。特朗普上任后,继续推行对华关税和技术限制,但中国通过自主研发应对这些压力。在芯片领域,中国自给率逐步提升,尽管面临美国出口管制。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60%,光伏产能占全球80%。广东省2025年上半年GDP达6.87万亿元,同比增长4.2%,显示出强劲的经济韧性。美国企业仍选择留在中国,利用其产业链效率和市场规模,尽管有制造业外迁的呼声。

特朗普在声明中坚持中国需要美国,这与他以往的贸易谈判立场一致。他多次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中国从美国市场获益更多。但实际情况显示中美经济相互依存,中国制造商品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的成本,中国市场为美国企业带来利润。中国已减少对美国能源和农产品的依赖,转向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采购液化天然气、原油和大豆。这表明中国构建了替代供应链,增强了自主性。

阅兵式展示了中国的军事进步,包括首次亮相的先进导弹和战机,这被分析人士视为对潜在对手的威慑。卫报报道阅兵的五个关键点,包括军事硬件的展示和对美国的隐晦警告。 在讲话中提到中国不惧任何霸凌,强调国家主权。特朗普的回应被视为对这一信息的直接反应,他否认阅兵构成挑战,坚持美国军事力量更强。

在采访中,特朗普被问及是否视阅兵为对美国的挑战,他回答不,完全不,中国需要我们远超我们需要他们。 这番话出现在路透社报道中,显示他试图淡化事件的意义。但他的Truth Social声明却显示出强烈不满,指责三位领导人的会面。CNN分析特朗普对中国的愤怒,但指出他的政策反而推动了对手的团结。 特朗普的关税战旨在保护美国利益,但中国通过加强与俄罗斯和朝鲜的合作应对。

普京和金正恩的出席被视为对西方的回应,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三国否认任何针对美国的阴谋,克里姆林宫助手驳斥特朗普的指责。 阅兵后,普京与金正恩会晤,讨论进一步合作,朝鲜外务省形容金正恩在北京受到热情欢迎。

特朗普的健康状况影响了他的国际活动,他未能出席阅兵,尽管中国早前考虑邀请他。全球时报报道中国外交部对邀请特朗普的询问回应称无信息可提供。 特朗普在6月主持了美国陆军250周年庆典,但与中国阅兵相比规模不同。他的缺席让他的声明成为焦点,媒体称这显示出他的挫败感。

来源:史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