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有条会动的潮汐车道:下班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30%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8:50 1

摘要:会“变身”的车道你见过吗?日前,安徽首条采用“智能机器人+可变车道”协同管理模式的潮汐车道,在合肥高新区望江西路与枫林路交叉口正式启用。9月3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获悉,运行2个多月来,这条能40秒完成动态变身的智慧车道,通过科技赋能交

大皖新闻讯 会“变身”的车道你见过吗?日前,安徽首条采用“智能机器人+可变车道”协同管理模式的潮汐车道,在合肥高新区望江西路与枫林路交叉口正式启用。9月3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获悉,运行2个多月来,这条能40秒完成动态变身的智慧车道,通过科技赋能交通治理,不仅让高峰期路口排队长度缩短超25%、通行效率提升约30%,更打造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的“高新样板”。

科技赋能:机器人动态调车道,三重提醒保安全

“晚高峰时由西向东车流量比较大,特别是左转弯的需求较大,我们通过操控变道机器人移动,增加一条左转弯车道,实现道路资源再分配,更好地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马强强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随着城市交通流量持续增长,早晚高峰潮汐车流现象愈发显著,依赖静态龙门架LED屏提示的传统可变车道,已难以满足复杂出行需求。

为破解这一痛点,合肥高新区创新引入潮汐变道机器人,构建起全维度智能管理体系:20台搭载太阳能充电板的机器人(阴雨天气可续航3-4天)化身移动式执行终端,通过动态发光体、高清显示屏、语音播报三重提醒,让车道转换更醒目、更安全,实现从机械执行到“AI智能体”的跨越。

潮汐车道可定时和手动启动。

大皖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获悉,这条全长约90米的潮汐车道,在不同时段展现出弹性适配能力。平峰期,机器人收回护栏停靠中分带,道路保持3条直行道、1条左转道、1条右转道的原有布局,避免资源闲置;高峰期则根据车流规律精准调整——早高峰优先保障出城方向通行,晚高峰侧重优化进城车道配置,通过一键启动将靠近中分带的直行道转为左转道,使左转车道从1个增至2个,快速泄流排队车辆。

效益显著:通行效率提升30%,市民出行更便捷

“以往早高峰左转要等2-3个红绿灯,还得人工搬雪糕筒分车道,不仅慢而且有安全隐患。”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副大队长管文洲介绍,望江西路(枫林路-永和路)作为连接合肥市区与高新区的核心路段,工作日通勤流量大,此次智能潮汐车道的落地,让市民通过路口的等待时间缩短至1-2个信号灯周期,从6月份启用至今,该路口高峰期排队长度缩短超25%、通行效率提升约30%,因车道误闯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大幅减少。

“我日常接孩子需要从望江西路左转到枫林路,左转车道增加后,道路没那么拥堵了,转弯也更便捷了。”9月3日,一名合肥市民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此次创新实践,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体现了高新区交通治理思维的升级。从过去以车为本的宏观疏导,转向“人-车-路-环境”多元协同的微观治理;管理单元从整条道路细化至单个路口、单条车道,甚至实现实时秒级响应,真正将绣花功夫融入交通管理细节。

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见习记者 周镕健 摄影报道

编辑 崔恒

来源:大皖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