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沪上高校部分师生代表也受邀到现场观礼,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石田隆至。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沪上高校部分师生代表也受邀到现场观礼,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石田隆至。
在观看了阅兵仪式后,他连线后方时直言:“现场观礼,感受中国人民欢庆胜利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我深刻感受到侵略战争破坏人的基本生活甚至夺走生命的深重罪孽。”
石田隆至表示,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系列纪念活动,他思考了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二战后日本并未真正直面战争犯罪和责任。作为一名日本人,我至今仍在自问:“你有资格参加这样的纪念活动吗?”
他说,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他作为代表发言时重点报告了两个事实:一是在全部亚太地区对日本战犯审判中,只有接受新中国审判的日本战犯真正认罪,人道觉醒,重获新生;二是新中国审判的日本战犯在回国后,终身努力使日本社会直面这段战时的加害历史,致力于和平运动。
此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1950至1956年,中国共接管和关押日本侵华战犯1109人。1956年6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分别在沈阳、太原开庭,公开审判45名职务较高、罪行严重的日本战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担任法官,独立审判外国侵略者。而在1956年接受审判的日本战犯全面认罪后,新中国作出了宽大判决,回国后的战犯们都自发成为和平理念的传播者。
石田隆至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历史,出版了《新中国战犯审判与归国后的和平实践》一书。他表示,在新中国被认定为战犯的日本人与其他日本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明确地认识到自身的加害责任,从不回避这一问题。他们对自己破坏和平的行为有着深刻认识,不仅在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和司法相关人员中得到接受,更通过审判被广大中国人民认可,归国后与中国人民的交流持续不断。
石田隆至还表示,“正如一位中国学者在研讨会上所说,新中国审判的和平教育审判模式是东京审判等其他任何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所不具备的,有着重大意义。这更让我强烈意识到,历史正在叩问每一个研究者,促使他们思考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