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失传的“种子芯片”!专家偶然发现,老人为哄孩子种了几十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18:29 1

摘要:农业专家、科研人员组成普查队,他们日复一日、挨家挨户寻找散落民间的珍稀农作物种质资源,不管是深山之中的村子还是城市的农业大户,通通都要去寻找一遍。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0年,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农业专家、科研人员组成普查队,他们日复一日、挨家挨户寻找散落民间的珍稀农作物种质资源,不管是深山之中的村子还是城市的农业大户,通通都要去寻找一遍。

一天,普查队的工作人员来到山西省翼城县中卫乡石佛村,这个村子位于山区,村民们也种植着一些农作物。

他们来到一位叫做刘怀智的老人家里,结果听说他种植着一种被认定为“劣种”的玉米。

这种玉米的亩产特别低,一般玉米的一亩地能产出800多斤,但是这种玉米每亩地只能产出200来斤。

产量太低就意味着种植的性价比不高,所以当地的村民已经早就不再种植了。

但是刘怀智对这种玉米却有着特殊的喜爱,因为从小他就看着爷爷种植这种玉米,到现在已经有100年历史了。

而且这种玉米的籽粒虽然小,但却是圆溜溜的球形,非常适合做爆米花。

所以刘怀智每年都会在自家的地里面留出一两分山沟地或者山顶的小块地种植这种玉米,然后拿来做爆米花哄孩子。

就这样,这种老一辈代代相传的珍贵玉米种子才被保留了下来。

普查人员将刘怀智种植的老玉米带回去一些,经过专家的鉴定发现:这种玉米的爆花率竟然能达到99%以上,而且爆花的体积很大,品质相当不错,有着很大的开发价值。

就这样,这种玉米总算是摆脱了“劣种”的地位,成为了农业技术人员研究的珍贵农作物种子之一。

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面,农业技术人员带着这些玉米种子远赴海南进行加代繁殖,2022年又重新回到了山西翼城。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玉米这么珍贵呢?

«——【·百年“珍珠玉米”·】——»

这种玉米叫做“珍珠玉米”,它的植株高度一般在1.2-1.8米之间,比常见的普通玉米要矮一些,茎秆也相对纤细,但韧性十足,能够支撑起顶部的玉米穗。

玉米穗是“珍珠玉米”最具辨识度的部分,它穗长通常在8-12厘米,直径约3-4厘米,整体呈纺锤形,小巧精致。

它的穗轴较细,颜色多为白色或浅红色,包裹玉米穗的苞叶较薄,数量不多,往往不能完全覆盖整个穗子,所以部分金黄的籽粒隐约可见。​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籽粒:“珍珠玉米”的籽粒呈圆形,大小均匀,直径约0.5-0.8厘米,宛如一颗颗精心打磨过的珍珠。

籽粒的颜色主要为金黄色,纯度极高,色泽鲜亮,质地坚硬,角质层较厚,这也是它能够成为优质爆裂玉米的重要原因之一。

将“珍珠玉米”的籽粒剥开来看,胚乳饱满,结构紧密。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它在加热时,能够迅速膨胀,形成美味的爆米花。​

“珍珠玉米”的生活习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是它难以大规模种植的原因之一。​

在光照方面,“珍珠玉米”非常喜欢阳光,它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的日照时间最好能达到8-10小时。

积累的养分有利于籽粒的饱满和品质的提升,如果光照不足,容易导致植株徒长,结实率降低,籽粒品质下降。​

温度对“珍珠玉米”的生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在生长过程中,它对低温较为敏感,若遭遇霜冻,极易冻伤甚至死亡。

同时,过高的温度也不利于其生长,在持续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会影响花粉的活力和受精过程。​

在水分管理上,“珍珠玉米”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

特别是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此时若水分不足,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另外,“珍珠玉米” 的花粉极易传播,为了保持品种的纯度,必须与其他玉米品种进行严格的隔离种植,隔离距离一般要求在300米以上。

在被普查队发现之前,“珍珠玉米”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可以说仅仅局限于刘怀智老人所在的翼城县中卫乡石佛村的那几小块土地上。

由于其低产、难管理的特性,在周边地区早已绝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深山孤种。​

随着“珍珠玉米”被评为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成为备受瞩目的“种子芯片”,它的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分布范围也开始逐步拓展。​

未来,随着对“珍珠玉米”研究的深入和种植技术的成熟,其分布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在全国更多适宜的地区推广种植。

“珍珠玉米”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发现与创新的故事。

刘怀智老人用几十年的坚守,为我们留住了这颗珍贵的 “种子芯片”。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还有许多像“珍珠玉米” 一样的珍稀种质资源,它们可能就隐藏在不起眼的角落,等待着被发现和保护。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树立起保护种质资源的意识,像刘怀智老人那样,对身边的传统农作物多一份关注和热爱。​

保护种质资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每一份种质资源都蕴含着独特的基因信息,这些信息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一旦丢失,就再也无法挽回。​

展望未来,“珍珠玉米”的前景一片光明,随着商业化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它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产品,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美味。

而它所代表的那份对传统的坚守和对创新的追求,也将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

农民日报《山西翼城县中卫乡石佛村农民刘怀智——留住祖辈传下的山间“珍珠”》2022-12-9

来源:牧子说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