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桥镇认真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和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坚持“平台共建、信息共享、民情共商、成果共创”与“培训、联系、参与、督办、激励”的“四共五到位”机制,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人大
高桥镇认真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和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坚持“平台共建、信息共享、民情共商、成果共创”与“培训、联系、参与、督办、激励”的“四共五到位”机制,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人大力量。
一、举旗定向,强化政治引领
镇党委将人大工作纳入全局统筹谋划。将“三会三文”精神落实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党委会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汇报制度,每季度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专题研究人大重点工作,将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情况等纳入人大年度监督计划。今年召开镇人民代表大会2次,高质量完成选举工作,先后补选镇人大代表2名,全票选出副镇长1名、镇人大副主席1名。开展“当好人大代表我来讲”大课堂活动,组织代表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以及“代表如何提好意见建议解决群众难题”等业务知识,覆盖代表210人次。严格请示报告,镇人大年度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等重点工作均报镇党委认真研究。建立建议督办领办机制,归类梳理镇人大代表意见提交镇党委会专题研究,由党委书记牵头督办《关于村民(生态移民)闲置房屋(宅基地)资源盘活利用的建议》,镇长领办《关于高桥镇生态移民安置区后续治理工作的建议》,其他分管副镇长领办农业、水利、教育、文化等领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每件建议办理“见面沟通”,推动建议高效办理。目前,原扶贫基地土地流转问题及小学撤并校车线路优化等6个建议已办结,未办结的5个建议由相关分管副镇长组织部门进行走访调度,获得代表和群众高度认可,并将建议办理情况在镇七届人大会十一次会议予以通报。
展开剩余62%二、强化监督,赋能基层治理
探索刚性监督方法,以“监督问效”提“监督实效”。镇人大会议期间,主席团组织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情况报告,群策群力,代表广大群众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先后组织共25名代表入企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法》《湖南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针对居民建筑垃圾不按规定倾倒等情况进行讨论,并交办至相关办线。将每月15日定为代表进站日,今年8次组织代表进站深入企业和田间地头,收集建议、倾听民声,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产业振兴政策,推动高桥特色蔬菜(食用菌)纳入全县重点培优产业,分行业组织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挂图督战”,针对移民安置区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等工程开展“一月一督查”,确保项目按期落地。
先后开展“人大代表进村组”活动4次,群众满意度测评达100%。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组织代表走入211户移民家中,挨家挨户了解群众对水表安装的顾虑和想法,并反馈至相关部门,督促完成移民区管网资产评估,让村民们用上了放心水,就农村供水用水提出的建议获评长沙县人大常委会“提得好,办得好”优秀建议。为扩大履职成效,在长沙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通过市人大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关于出台长沙市农村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的议案》,推动长沙农村自来水管理有法可依。
三、聚焦民生,为群众办实事
依托维汉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片现有资源,高标准打造高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完善了镇村两级“1+6”代表联络站工作体系,每个站点配备1名专干管理,结合站点代表特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以代表联络站为桥梁,深化“三联三问”行动,向代表发放讲解代表履职指导清单,创新“代表融入网格”机制,将75名代表编入全镇各村组,组织代表常态化开展走访、信访调解等工作,一年内接访群众210名,收集意见建议152条、民意56条,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形成《打造高品质国际化学生劳动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议》等代表建议。县人大副主任黄泽红组织县教育局、团县委、县文旅局等到高桥镇研学基地调研指导,解决难点堵点问题。王坚县长进站开展“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活动,听取意见建议,推动议案提案办理和工作改进。充分发挥代表桥梁作用,将代表联络站建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上。为落实县委主要领导调研高桥镇提出的“产品进城,市民下乡”的要求,广泛收集群众建议,支持县人大代表皮宗钱牵头建设紫福农特产展示中心,整合食用菌、有机蔬菜等镇域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集展销、体验、直播于一体的助农平台,同步对接“次日达”物流体系,推动产销衔接。
对于镇级办理事项,强化闭环办理,通过“代表提、党委督、政府办、人大评”模式,对涂冲河河道治理、公路安全隐患点整治等5件建议全程跟踪,办结率达100%,代表履职参与率达100%,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9个。
高桥镇作为全市土地延包三十年试点的八个乡镇之一,为做好试点工作,镇人大组织镇人大代表参加屋场夜话68场,把群众在试点过程中困惑分类整理,督促相关部门答疑解惑,对于涉及金桥村多个组的共性问题,形成《高桥镇金桥村白米水库至湾里组水渠建设建议》提交镇七届人大十次会议。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有效推动矛盾化解,获得群众肯定,全市首本二轮延包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高桥镇颁发,群众满意度测评达100%。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