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尽快重建马坪镇龙兴村委大曹村河坝的建议已顺利办结,关于实施龙岩村二厘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议也办结了,关于在全县职工中普及匹克球运动的建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今年A类代表建议我们有信心比去年增多。”近日,象州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覃静在向象州县人大
“关于尽快重建马坪镇龙兴村委大曹村河坝的建议已顺利办结,关于实施龙岩村二厘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议也办结了,关于在全县职工中普及匹克球运动的建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今年A类代表建议我们有信心比去年增多。”近日,象州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覃静在向象州县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时自信满满地说道。
近年来,象州县人大创新推行代表建议办理“1123”工作法,切实推动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从“纸面”落到“地面”,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提质增效显著。
1套资金保障机制:破解资金瓶颈难题
代表建议办理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资金保障非常关键。许多民生项目虽小,但因缺乏资金支持,只能以“暂时不能解决”或“暂缓解决”为由答复代表,极大地制约了建议办理的成效。2022年底,县人大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向县委提出建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的请示,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经研讨,将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纳入年度县财政预算。
从2023年起,县财政每年划拨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重点建议。如《关于重建罗秀小学桥的建议》,代表已连续三年在县、镇人大会议上提出,但因无资金来源一直未能解决。经过调研,县人大决定使用代表建议专项资金70万元予以解决,仅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有效解决了罗秀镇中心校、中心幼儿园及附近村庄一万多名师生和群众的出行难题,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罗秀镇小学桥旧桥拥堵时的画面。象州县人大 供图
罗秀镇小学桥重建后,通行方便。象州县人大 供图
1个备选项目库:提升建议精准度
代表建议的质量,尤其是针对性强不强、精准度高不高,是制约建议办成的又一重要因素。为破解这一难题,县人大设立了代表建议“备选项目库”,通过“问题收集—流动议事—征求意见—项目入库”等流程,提高了代表建议的精准度,提升了建议落实率。
从备选项目库里转化代表建议的方式,从源头上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的质量。例如,2024年试点乡镇水晶乡代表建议备选项目入库17件,转化为代表建议15件,成功办结14件,办结率93.34%。
“双领双评”:压实办理责任
“双领双评”工作机制是象州县压实建议办理责任、提高建议办理质量的工作方法。“双领”即县人民政府领导领衔办理,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双评”即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评,并开展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工作。
年初,在代表建议交办会议上,常务副县长部署安排,对于重点建议,则实行每个建议由一名县政府领导领衔办理,一名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机制。每年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领督办组,对事关全县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急需解决的部分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其中,《关于建设寺村镇花池村委热水村冷水饮水项目建议》通过双领衔办理,项目顺利列入2023年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库项目,落实项目资金165万元,2023年11月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热水村只有热水没有冷水的问题已成为历史。
象州县人大常委会召开重点建议督办会。象州县人大 供图
“三再”工作措施:助力建议落地见效
每年6月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大多数已完成答复。但是,不少部门在答复代表时,由于还没有项目支持或者项目只做到一半,导致答复结果B类占比过高,代表建议办结率低。
从2023年开始,为了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县人大创新了“三再”举措(即再调研、再推进、再答复)。如在办理《关于加快建设县城至象州古象温泉355国道路段的建议》时,因上级补助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未能足额到位,导致项目至今施工进度缓慢,群众反映意见大。办理部门第一次答复件中表示:今后争取到资金后才能实施,该件建议办理属于B类件。县人大常委会将其列为重点督办,召开再推进会议,通过多方努力,最终解决了修路资金问题,项目于2024年10月底已完工通车,至此该件建议办理由B类转为A类。
2024年,经过“三再”措施,促使从起初的A类22件、B类30件、C类4件,转化为A类40件、B类13件、C类3件,办理质量明显提升,代表满意率达100%。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