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阿姨入戏太深了,我都要相信她真的考研上岸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17:48 1

摘要:你身边54岁的阿姨现在都在干什么?很多都已经当了婆婆,很多已经当了姥姥。有的退休后跳广场舞,有的退了休世界漫游。

偶然刷到一个新闻,一个54岁的阿姨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乍一看,这新闻确实具备了新闻传播应该有的所有因素,且足够吸引人。

54岁的阿姨考上研究生确实足够励志。

你身边54岁的阿姨现在都在干什么?很多都已经当了婆婆,很多已经当了姥姥。有的退休后跳广场舞,有的退了休世界漫游。

但是这个54岁的阿姨,竟然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

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可不是随便考的,那里面的要求很高的,作为老牌的985高校,门槛可不低。

每年考这个学校落榜的人都有很多,没想到被一个54岁的阿姨给挤下去了。

让那些考研党情何以堪?

但是事情很快迎来反转,中国政法大学向澎湃新闻回应说,在已经录取的2025级硕士新生当中,没有50岁以上河南籍的人员。

说白了,这就是一条谣言。

谣言终究就是谣言,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只能产生坏影响,即便它有激励人心的正能量的作用,但终究还是谣言。

今天网络信息到处泛滥,很多人为了投机取巧,很多人为了在网上火一把,不惜冒着造谣的风险发布不实信息

更有甚者,随便不知道从哪儿找两个图片甚至拼凑的文字,甚至有剧本的炒作。

有些人就是瞄准当前很多人对这一类形象的需求,对这一类新闻的需求,对这一类新闻的追逐和刺激,专门制造出这样的假新闻,来哄骗观众,来哄骗读者。

这个,跟之前的那个假院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有人说,这位阿姨传播的毕竟是正能量的新闻。

你要这样说,假院士传播的也是一些正能量。在中小学里给大家演讲,他在那里挥手高歌慷慨激昂,说的一些正确的废话,不也是正能量吗?

这个河南阿姨54岁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也足够励志,但是从头到尾都是假的,只有励志又有什么作用呢?

新闻最重要的因素是真实,如果假新闻到处泛滥,这个世界就会混乱不堪。

所以对于这个假新闻的制造者以及假新闻的主角,应该予以相应处理。

而且,这位阿姨入戏太很深:

有人问她,这么大年龄考研有什么意义吗?

她回答:

人生本来追求的就不是一个固有的流程,没有规定说退休后必须在家照顾子孙,洗衣做饭跳广场舞,只要活着,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晚。

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

然后又有人问:为什么50多岁才考研

她回答

说退休以后时间很空余。闲下来时间总觉得无聊,就寻思着十几三十年前放下的笔。在开阔知识面,顺便在考试时取得一个成绩。

这阿姨入戏太深了,连我都快要相信了。

教育专家熊丙奇评论:50多岁考研的并不是个例,这也是终身学习的榜样。也不存在说占用那些其他考研考生的机会,但是编造假,考研假录取博眼球,这是另外一回事儿。

所以根据教育学者熊丙奇的理论,造谣就是造谣,没有什么正能量的谣言,对于这类谣言也要追究造谣者的责任。

来源:老张侃诗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