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号召,江西省文物局精心策划并启动了2025年全省博物馆“百馆下基层”活动,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号召,江西省文物局精心策划并启动了2025年全省博物馆“百馆下基层”活动,旨在从陈列展览、社教活动、文创产品、专业人才、数字技术等方面推动全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普惠,增强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全省百余家国有博物馆积极响应,省、市、县三级紧密联动推进,以多元形式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江西文旅发布特推出《百馆下基层 我们在行动》专栏,聚焦活动成效,分享创新经验,展现江西推动优质文博资源直达基层、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赣州市博物馆联合基层博物馆,以陈列展览为主导、社会教育为基础、文化创意为特色、人才帮扶为关键,将优质文博资源下沉至校园与基层,让文化遗产保护、红色精神传承与法律法规普及深度融入群众生活。活动开发以来,赣州市博物馆与10个基层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举办馆校活动30场次。
01
以“活态呈现”让文化可观可感
赣州市博物馆以主题化展板为叙事方式,开展“千年慈云 文法新章”活动,走进石城县大由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及石城中学,把流动展览送到基层,让师生近距离感受文物保护的紧迫性与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以非遗活态展演的方式,现场展示《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等经典皮影戏剧目造型,通过实物陈列与历史讲解结合,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皮影制作工艺,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妙,让展览成为连接文化与生活的“桥梁”。在上犹县的文物保护法普法活动中,结合当地古建筑、传统村落案例,用展板呈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文物修缮规范”等法律条款对应的现实场景。
赣州市博物馆送展进石城县中小学校园
赣州市博物馆送展进基层校园
02
社教:
以“分层施教”让精神入脑入心
针对不同受众设计差异化内容,将红色基因、传统文化与法律知识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精神养分。面向小学生,以《井冈山道路的开辟》为主题,通过图文、视频还原毛泽东、朱德创建根据地的历程,播放《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色歌曲,用“故事 + 音乐”触发情感共鸣;面向初中生,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解读周恩来青年时代,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度探讨,引导树立远大理想。在石城中学,《灯影里的中国故事》从皮影戏西汉起源讲起,结合史料与文物图片,解析其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通过“知识问答 + 剧目赏析”激发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赣州市博物馆开展社教进基层活动
赣州市博物馆开展社教进基层活动
03
文创:
以“参与式创作”让传承有温度
将“红色主题版画手工体验”与周恩来青年时代课程结合,引导学生将周恩来及其他红色人物的事迹融入创作——有的刻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经典场景,有的再现革命先辈奋斗身影。一幅幅充满情感的版画,成为青少年对红色精神的个性化解读。文创活动以“精神内核 + 动手实践”为核心,不追求作品的艺术性,而注重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投入,让文化传承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表达”,赋予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更鲜活的时代生命力。
赣州市博物馆开展文创进基层活动
赣州市博物馆开展文创进基层活动
04
人才帮扶:
以“馆际协同”让资源下沉有支撑
通过“市级博物馆 + 基层博物馆”以“培训 + 联动”夯实基层能力,整合专业力量。赣州市文博专业技术培训班走进江西环境工程学院,邀请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授课,通过“集中授课 + 实践教学”提升基层博物馆人员的专业技能,内容涵盖展览策划、社教活动设计等核心能力。为基层活动提供人才与资源保障,破解基层文博力量薄弱的难题。赣州市博物馆联合石城县博物馆、上犹县博物馆,组建由讲解员、社教老师组成的专项团队,统筹活动策划、内容设计与现场执行,确保基层活动的专业性,形成“市级引领、县级落地”的高效协作模式。
赣州市博物馆开展基层人才帮扶活动
赣州市博物馆开展下基层活动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