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的,是你清纯的目光(散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7:36 1

摘要:剪裁培训班的学员成分很杂,来自四面八方,隔市隔省,口音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我是听广播知道了这个培训班的,比较之下收费不高,又是在省城,顺便可以逛逛大地方,于是就报名了。

剪裁培训班的学员成分很杂,来自四面八方,隔市隔省,口音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我是听广播知道了这个培训班的,比较之下收费不高,又是在省城,顺便可以逛逛大地方,于是就报名了。

开学的第一天,学员中有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倒不是因为女孩漂亮,而是给人一种清纯朴素的感觉。女孩容貌端庄,皮肤微黑,一双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在想心事。女孩的目光一闪,能给人一种清纯难忘的感觉。

女孩扎着两条小辫,衣着简朴,下课后她一个人独自坐着,不和别人交谈,上完课就回女生宿舍了。我真想跟她聊聊,想知道她是哪里人,家乡什么样,家里都有什么人,来学手艺回去有什么打算。然而我是个男的,又初来乍到,不好意思开口。

人世间有很多美妙的东西,美妙的感觉,有时一朵小花,亦或一棵叫不出名字的小草,都能给人生出好多遐想,暖暖的春意。我想跟女孩聊聊,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感觉。在我心里女孩像一朵小花,一棵小草。清纯、朴实、自然,似乎能洗涤人的灵魂,清除邪恶,产生许多美好的东西和深深的向往。

我心里有了女孩,我想这样一个女孩一定是善良的,是可交的。我向人打听这个女孩的情况,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把我惊呆了,女孩是个哑巴。这不可能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太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了。

然而消息很快就证实了,我终于看见了女孩“说话”,用的不是嘴而是手。这给我的震惊太大了,我为女孩惋惜,我想和女孩聊天的愿望成了泡影。我特别同情女孩的不幸。

开学的头几天,学员之间有些陌生,相互交谈少,以后很快多了,学员之间也显得很亲热。女孩虽然不能开口说一句话,然而她也用手语表达着和学员的友谊,表达着自己的感情。

和我想象的一样,女孩很善良,上完课其他学员都走了,女孩主动留下来收拾卫生,收拾妥当便悄悄回宿舍了。女孩虽然是个哑巴,但在我心里产生的美好感觉依然存在。她真不该是个哑巴,苍天太不公平了,世上有那么多可恶的坏人,他们为什么不哑巴,偏偏要把不幸降给这样一个善良可爱的女孩。我真想诅咒苍天。

女孩手很巧,会剪纸,闲了的时候便剪几样东西给我们看。一只小鸟一只蝴蝶一头小猪一头牛都很像,我们学员争着要,我要了一只小鸟,贴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女孩用手比划着告诉我们她还会编篮子,编得又好看又结实。

女孩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发现女孩的手很粗糙,她在家一定是经常干农活的。我不懂哑语,也胡乱比划着问女孩学裁缝回去干什么?我比划了好一阵女孩才明白我的意思,女孩告诉我们,她要回去自己开裁缝铺。和女孩交谈太费事了,我们没法和她谈太多的。

我们学员之间相处的很融洽,除了学习就是玩。星期天,我们几个学员约好去公园,也叫上了女孩。女孩对大城市处处都感到新奇,一路上四处看着。

到了公园门口,我们要买票进去,女孩却用手指着自己摇头,她不进公园,用手比划着她没有钱。我们要替她买票,她坚决不肯,女孩转身跑了。我们游完了公园回到教室的时候,看到女孩在认真地看裁剪书。

我们再出去玩的时候,怎么叫女孩她也不去了。女孩家里一定很穷。女孩到食堂吃饭,基本上是一块馒头一块咸菜,很少看见她买炒菜。我们问她老吃咸菜行吗?她用手语表示:行。她又比划着告诉我们,等她学成手艺回去挣了钱,那时再买很多好吃的吃。女孩笑了,女孩的两眼幽深似谷,充满了向往。

培训班的学员都很努力学习,他们隔山隔水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玩,更重要的是要学成手艺,回去谋生。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两个月的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半。

一天上课的时间我正向教室走着,忽听教室里传出哭声,我加快脚步到教室一看,是女孩在哭。女孩用一只袖子擦着眼泪,一只手抓着自己的胸口不停地哭着。

女孩哭得很悲伤,几个学员在劝着,越劝女孩越哭。我向别人一问才知道,女孩的八十元钱被人偷了,女孩的钱是放在宿舍丢失的,外面的人没有进去的,估计是同宿舍的人干得。班主任来了,班主任是一位中年妇女,班主任站在讲台上望着学员一言不发。

女孩还在伤心地哭着,学员们议论纷纷,都说不该偷一个哑巴的钱,太没良心了。学员们都显得很气愤。而班主任这时却异常平静,她用平静的目光望着每个学员。

良久,班主任说话了:“同学们,我们班女生宿舍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今天早晨一上班我就知道了,我想同学们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很不光彩很不应该啊!”

班主任说话的时候,女孩的哭声小了,泪水还在流。班主任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们做人要有良心,不能太丧良心了。那么知道王娟娟的情况吗?”王娟娟是女孩的名字。同学们不语。班主任说:“你们来自天南海北,不会知道的,我把王娟娟的情况告诉你们。”

班主任认真地讲了起来:

王娟娟是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家里很穷。小时候的王娟娟会说话,十四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无钱医治,才成了哑巴。紧接着她的父亲因劳累过度得病死了。母亲也有病,她还有个妹妹在读书,后来辍学了,家里吃不饱穿不暖还欠了一些外债。王娟娟为了每天还债来学手艺,她还要挣钱供妹妹读书,给母亲治病。

班主任的嗓子有些哑,班主任咳嗽了几声清了清嗓子继续说:

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王娟娟每天吃得是什么?一块咸菜,一块馒头,她舍不得或者可以说她没有钱去买一个炒菜。有时候王娟娟只吃两顿饭,别人想帮她一点她不要,她说她不饿。她能不饿吗?正是十七八岁的花季长身体的时候,身体需要能量,两顿饭怎么能够呢?

班主任的眼眶湿润了,班主任掏出手绢擦了擦眼角,又说:“一个月来,我们班的地都是谁打扫的?是王娟娟,她一声不吭,无言无语,却任劳任怨。没有人逼她,是她自己主动担负起了这个任务。多好的一个女孩,多善良的一个女孩。”

班主任动了感情:“是谁拿了王娟娟的八十元钱?拿了这八十元钱,真是伤天害理!这八十元钱是王娟娟借来的。王娟娟现在只有这八十元钱了,其中六十元钱刚好够回去的车票,剩下的二十元钱是她下个月的伙食费。王娟娟曾用手语告诉别人,她想用从伙食费中省下一点回去给妹妹读书用。”

班主任说话的时候,不时地又王娟娟忍不住的哭声,哭声悲切,听得出她伤心透了。

“王娟娟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谁好意思拿她的钱?拿了她的钱可以说良心丧尽!如果还有一点点良心的话,哪怕是极微小的一点点,就应该把钱还给王娟娟。”

班主任的这句话学员们都听愣了。学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班主任用平静的语调继续说:“想还钱的人肯定怕别人知道,这不要紧。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方式,让拿钱的人既还了钱,找会了失去的良心,又不被别人知道。这次不管是谁拿了钱都不追究了也不查了。

我们这样,明天上课的时候,你们每个人都用同样一张白纸包一个包,进教室的时候,先上讲台把纸包放在桌箱里面,再回座位。讲桌的箱口向黑板,你们手里拿得纸包别人看不见。没拿钱的放一个空纸包就行了,拿钱的那位学员请你把钱包在纸包里放进桌箱,别人谁也不会知道。都放完了,我挨个纸包打开,我希望有一个纸包里抱着八十元钱。”

班主任已准备了一叠白纸,下来分发给我们。第二天上课我们挨个向讲桌箱里放进了白纸叠成的纸包。都放完了,班主任上了讲台。班主任也不向桌箱看,伸手拿个纸包扯开,没有,再扯一个没有,一个接一个的扯着,全班的学员都屏住了呼吸,紧盯着班主任的手。

女孩也泪汪汪地盯着班主任的手。桌箱里的纸包已经剩下的不多了,八十元钱还没有出现。教室里的空气几乎凝固了,只有班主任扯纸包的声音。

当班主任又把手伸进桌箱的时候,突然班主任的脸上显出了一种激动,当班主任再次把手拿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班主任手攥得紧紧的,有轻微的抖动。我们都感到了这个纸包的与众不同,齐刷刷的目光跟了过去。班主任相当郑重地打开了这个纸包,一小叠十元币露了出来,班主任点了点正好八张。

班主任走到女孩的座位八钱交给了女孩,女孩接过钱哇地一声哭了。泪水也流了出来。女孩向全班学员深深地鞠了一躬,又向班主任鞠了一躬。班主任回到讲台,掏出桌箱剩下的纸包,连同扯开的纸包一起点上火,火苗燃烧起来。

这时女孩不哭了,,我注意到女孩用泪眼盯着火苗,眼一眨,泪花便在眼里闪动。那一刻我感到女孩的目光更加清纯。

展开的白纸在红红的火苗中很快化为灰烬。

这场风波过去以后,学员们立即有人组织要捐一点钱帮助女孩,我也是组织者之一。捐钱是自愿的,一元也行,十元八元也可。

全班四十名学员每人都捐了,共捐了二百多元。女孩不要,在我们的一再劝说下,女孩含泪收了。班主任则买了些学习用品和几本书,让女孩回去的时候捎给妹妹。

女孩的眼睛又像以前那样忽闪忽闪的了。女孩的裁缝技术学得很快也很好。听女孩介绍她在家的时候就已经懂得一些裁剪技术。快结业的时候,女孩已经能裁剪缝制不少样式的衣服。女孩笑了,笑得那样甜,那样开心。

两个月的裁缝培训班很快结束了。分别的那天,学员们依依不舍,互相赠送礼物。女孩向我们每个学员赠送了剪纸作品,并且在作品上刻着“谢谢”。女孩还特别给班主任剪了一幅大的作品上面刻着“谢谢你!老师”。

女孩走了,回她的家乡去了。她送给我们的最后一道清纯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

我回来后,在一家服装厂上班,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这之间常有一道清纯的目光在我的记忆闪过,我便想起女孩。

女孩现在怎么样了,她回到家乡开起裁缝铺了吗?她挣到了钱给母亲治病吗?她的妹妹读书了吗?这些想法随之而来。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祝愿:女孩好运!这是,那清纯目光好像就在眼前,使人难忘……

来源:半岛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