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展出了三种洲际战略核导弹,分别是东风-31BJ型,东风-61型和东风-5C型。这三个型号,怎么说呢,都挺让人意外的。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展出了三种洲际战略核导弹,分别是东风-31BJ型,东风-61型和东风-5C型。这三个型号,怎么说呢,都挺让人意外的。
▲东风-31BJ
第一个意外,没想到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型号居然还是东风-31开头。显而易见,东风-31BJ型,B是东风-31的第二个改进型,而J只能是井射型,这也是我们首次公开固体燃料井射洲际弹道导弹。当然了,虽然是东风-31系列,但是从全弹设计上来看,东风-31BJ型和东风-31基本型,甚至东风-31A系列早已不是同日而语的存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跟图-22和图-22M3之间的关系差不多,就剩下一个型号差不多,内在完全不同。
从东风-31BJ运输-装填车的设计看,我们的井射洲际弹道导弹设计的还是很有意思的,装填时并不是先将导弹从储运筒内取出,再装填到发射井里,而似乎是连储运筒一起装填入发射井,装填完毕后储运筒自然成为发射井的一部分,有利于提高全发射井的防护能力,这种导弹发射井的设计目前在美俄洲际弹道导弹设计上尚未见到,可以算作是我们的独创了。
▲东风-61
第二个意外,被人认为是东风-41的型号,其实是东风-61,这型号把所有的军事博主全部都给晃点了,因为二者使用的发射车一样,发射筒外形一样,甚至连弹上的电缆、气源、伺服系统都完全一样,所有人一开始都把井射洲际弹道导弹当成了东风-61,结果谁也没想到,嘿,井射弹是东风-31BJ,偏偏这款长得像东风-41的才是东风-61,这哪儿说理去。
当然,为何我们舍东风-41,再搞了一个东风-61,也不难理解,东风-41其实已经是一个2000年代初到2010年代的弹了,离现在已经过去了15年,按照冷战时期洲际弹道导弹更新换代的步伐,早都该更新换代了,也就是美国这些年一直拿着民兵-3凑合,俄罗斯财力不够没有办法换洲际弹道导弹,所以才给了我们洲际弹道导弹没有必要频繁换代的错觉,事实上洲际弹道导弹嘛,东风-41到东风-61的升级,完全在可接受的年限范围以内。
▲东风-5C
第三个意外,东风-5C的性质,之前一堆大佬在爆料,说东风-5C是东风-5B改了发动机的多弹头版本,类似于苏联R-36M到R-36M2的进步,结果导弹一出场,大家都傻眼了,这怎么还带版本回滚的,回滚到东风-5A的外形上了?不过播音一播报,大家更看不懂了,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做具有全球打击能力,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轨道轰炸系统吗?苏联R-36orb怎么在我们这复活了?
我们要轨道轰炸系统有啥用?其实怎么说呢,冷战结束后,美国再度出现了国土南方的预警系统不如北方的问题,而且这次更大的问题在于,美军的反导拦截系统管不了国土南方,都在阿拉斯加的格里利堡呢,我们的轨道轰炸系统如果走极轨轨道,从美国南方进入美国本土,那酸爽简直不敢想象,更不用说,我们还可以用诸如机动滑翔弹头,在临近空间滑翔进入美国本土,这简直比常规的洲际弹道导弹,更能让美国人酸爽十倍起步。
▲东风-5C
一次大阅兵,亮出三款洲际弹道导弹,这算新呢还是算旧,亮出来的东西诚意怎么样?
第一点,东西不算旧,而且还有点亮点,比如亮出来的两款固体火箭发动机洲际战略导弹,都是新家伙,东风-31BJ虽然打着东风-31的名号,但是实际上弹是全新的,东风-61更是最近两三年出来的新产品,至于东风-5C,虽然东风-5这个平台确实不咋样,但是东风-5C目前可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在服役中的轨道轰炸系统,就这一点,就证明此次亮出来的东风-5C,是有它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亮点的产品。
第二点,虽然东西不算旧,但是我们的技术发展早已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还有更新的东西没露脸呢,比如我们都知道,洲际弹道导弹不仅有常规的抛物线弹道,目前的机动弹头也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技术方向,作为高超音速飞行器满地都是的大国,我们必然是有相关的技术储备的,但是——嘿,还真的就没有在此次阅兵式上展出。
▲东风-5C
又比如,美军的“侏儒”,苏军的“信使”,这是冷战黑科技一样的袖珍型洲际弹道导弹,性能非常离谱,但是部署起来也非常方便,是真正的可以作为陆地核潜艇使用的核打击手段,这种装备我们也必然有,但是也没有登场亮相。再者,连隔壁的将军家里边都有了MX级别的重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洲际弹道导弹,还有新一代的、替代DF-5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我们也必然会点类似的科技树,但是这次也都没有出现,所以,大阅兵结束了,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意犹未尽——一切只能等待2027年和2029年了。
不过,无论是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还是2025年的九三大阅兵,两次大阅兵亮出的洲际弹道导弹,倒是把我们的洲际战略核打击体系给展示了两次,2019年的大阅兵,我们展出的装备是东风-31AG,东风-41和东风-5B,其中东风-31AG是一种适合长距离机动,无依托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则是一种基于山地洞库或地面平洞部署的,使用冲刺式发射模式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其实还是半固定式,东风-5B是一种使用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
三种洲际弹道导弹,分别代表着我国战略核导弹的部署模式——机动发射模式,洞库待机+冲刺式发射模式,发射井发射模式,从核战略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最为科学的战略核导弹部署模式了。
只不过,到了九三大阅兵上,我们的洲际弹道导弹三种部署模式的代表发生了变化,东风-31AG为代表的机动式发射,事实上是交给了东风-61,毕竟东风-61的技术改进中的一项就是提高其野战机动和无依托发射能力,这让东风-61越来越像是一款可以远程机动的陆地核潜艇,东风-41所代表的半固定式发射则由发射井发射的东风-31BJ取代,等于是东风-31和东风-41掉了个个,而东风-5B这种固定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则还是没什么变化,只不过升级成了轨道轰炸系统,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火箭军战略导弹部队的兵力建设和装备体系究竟是怎样的了。
那么,明确了火箭军的装备体系,兵力部署模式的情况下,在2027年和2029年的阅兵式上,这三种部署模式的洲际弹道导弹,又可能出现怎样的改进呢?时间还没有到,但是咱们已经开始期待了。
来源:军武次位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