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几分钟速通HIFIMAN Audivina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23:37 1

摘要:HIFIMAN的Audivina近期的劲爆价格想必大家也听说了,价格已经来到了6999,同时也开放国补,最低能干到5949。其实关注我时间够久的烧友应该都知道,我很少发什么低价促销信息,即便双11或者618,你们在我这都看不到什么低价合集推荐,哪怕关系好的厂家

HIFIMAN的Audivina近期的劲爆价格想必大家也听说了,价格已经来到了6999,同时也开放国补,最低能干到5949。其实关注我时间够久的烧友应该都知道,我很少发什么低价促销信息,即便双11或者618,你们在我这都看不到什么低价合集推荐,哪怕关系好的厂家发个红包让我转发很多时候也是婉拒,除非——除非他们打的折真的够狠,一些杀到六折以内的价格、而且产品本身够好的,我看到了会自觉转发。而HIFIMAN的Audivina,令人感兴趣的价格是有了,但声音到底是啥样呢?这篇文章带你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速通一下它是一副什么样的耳机,给你做一个种草or排雷推荐。


首先,Audivina是一个木碗,设计语言和Sundara-C和R10系列都不一样,耳机腔体的部分是更偏椭圆形的,正面的部分做了一个折角,银色的亮面LOGO在中心位置,看起来还是稍硬朗一点。470g的重量虽然看起来不低,但因为更大的腔体、更大的头梁,它实际佩戴起来的“重量分配”甚至要比重量更轻的一些型号都更好,头梁接触脑袋顶部的部分非常宽大,耳罩也主打一个又大、又深,不会有夹头感、对眼镜党也颇为友好,是一个可以胜任长期佩戴的、符合重度工作场景的佩戴感受。


开箱就不细说了,主要配件是一个收纳包,但原线倒是给了三根,母座为3.5mm,比较方便更换第三方线材。不同的插头和长度可以分别适配不同的场景,卡侬和6.35口为3米长,3.5mm为1.5米长。不过虽然官方表示1.5米这根线用于适配“随身音频、手机、PC”等,但并不建议直推党购入Audivina,即便是便携播放器,也最好是超高输出功率的那类,比如我图片里搭配了的iFi大菠萝2、乐彼EA4,还有凯音C92、Masskobo 475等,能够单机就推好Audivina的便携播放器极少,有直推需求的可以看看HIFIMAN家更易推的系列,比如Ananda、Sundara等。


Audivina虽然阻抗仅为20欧,但灵敏度却才97dB,虽然没有标注具体灵敏度的具体单位条件,但总归不算是一个多么易驱动的型号,至少我第一次在北京的ZHiFi上听到EF400搭配的Audivina时第一印象是不太好的,声场小、低频下潜偏浅,但确实足够的干净——其实HIFIMAN对封闭式产品的调教已经颇有经验了,从R10、Sundara-C身上就已经是挑不出啥毛病的程度,但是Audivina的低频部分还是保留了一些封闭式耳机特有的混响表达方式,听感上要显得更“沉”一些,没有中高频的部分那么开扬、轻盈,这个我们留到下文再细聊。在搭配建议上,我认为可以放心给Audivina输出一些大功率的设备,像低价位的iFi Zen CAN随便接上一个国砖的LO就有不错的效果,而如果手头的设备推力不够、或者是一些比较入门的小型台机,建议使用一些调音偏柔和、略暖的机器,从前端设备的失真特性来说,20欧这种低阻抗会更考验播放器的控制力和音色表现力、而不是推力,而且HIFIMAN的耳机产品往往都有比较不错的耐听度,Audivina也不例外,所以,如果你看完全文依然对Audivina颇为种草、但手头没有大型台机设备,一些小机器在低增益下开高音量也可以应付去听。


Audivina搭载了和R10-P同款的NEO超纳米平板振膜,并且使用的是HIFIMAN家已经应用的非常成熟的隐形磁体,这个结构大幅度降低了对音质有害的反射和衍射,之前的隐磁版Arya就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副耳机,虽然单元并非动圈,但它的声音风格与听古典的完成度在我心目中甚至是媲美HD800的存在。总之,虽然Audivina并不属于HIFIMAN家族里某个耳熟能详的系列,但它所使用的技术却都是历经市场考验和用户审视的存在。


作为封闭式而言,Audivina的中高频表现近乎是完美的,尤其是在详情页中,HIFIMAN用对弦乐四重奏的演绎来解释了一些耳机回放中的难点,不难看出是资深古典乐迷才分析得出来的内容,而且从听感角度来讲,我也认为Audivina的高频回放要比低频更为出彩,尤其是弦乐、钢琴的表现,前者足够的明亮、丝滑、流畅,声音能量感的上扬且平顺,在各种搭配下都不容易产生尖锐与锯齿感,而钢琴的结像更是堪称一绝,低音区的轮廓极为明确、富有学院派所喜欢聊的那种“颗粒感”,其实本质上就是对触键力度的表达,从这方面来看,Audivina的高频调教是非常惊艳的,尤其是各种室内乐下的表现,层次分明、声部清晰,没有任何冗余的高频衍射和空间混响的肮脏感。


之前看过几篇评测盛赞过Audivina的声场、甚至写在了标题里,但老实说它的声场我个人觉得不是一个值得单独拎出来夸的点,整体横向的表达不算开阔,感觉像是一个偏近场监听的路子,纵向的高度与深度都是有一定回放能力的、但是规模不大,能够感知到一个半清晰的声场轮廓,我个人认为Audivina是一个非常好的监听回放耳机,但对于详情页中所提到的像马勒之类的大编制曲目并非强项。当然了,如果是和常规的封闭式产品去比,Audivina的声场当然算是优秀的,尤其是如果你对封闭式产品的信息认知还是处在一定闷糊、一定有桶音的概念里,Audivina是可以刷新你的观念的产品。


低频的部分,Audivina的混响表达会稍微多一些,可能和封闭式的特性还是有点关系,不算闷、但是衰减的稍慢,一定程度上对流行的听感来说是正面作用、弹性是比较好的,但并非完整“正确”的低频回放。此外,在原线以及小功率设备的驱动下,Audivina的极低频并不够好、下潜深度很难出来,如果你对听OST、大编制有更高的要求,记得给Audivina换线,倒不需要多贵,dd的BC150B这种价位的已经完成任务。而如果你不考虑换线的话,Audivina的低频部分在听一些摇滚、日系狭义的ACG时,会有轻微的拖沓感、以及封闭式特有的那种混响Delay,这个听感是好是坏有时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我表述在这里、选择权在你手里。


人声是Audivina身上我算比较站中立部分的一点,不算喜欢、但其实它符合一个主流的大众喜好点,虽然前文提到底子是带点监听的,但它即便是原线的基础上,也有很好的人声纯净度、润泽感,女声的甜味儿要大于男声的颗粒感与醇厚度,非常适合听一些亚洲系的女声,抒情一些的或者节奏感强一些的皆可,在听宇多田光、柴田淳这种风格的人声时我甚至觉得它比HEK Unveiled来的都要更好听一些,不会像它那么刻意拔亮女声的喉音就能达到很好的甜度,而且人声的口型、距离感比较适中。


总的来说,我认为Audivina是一个完成度非常高的、带一些监听向的封闭式耳机,声场的回放非常规整、而且中高频的部分堪称媲美任何开放式耳机的那种干净透亮,不换线的前提下可以胜任偏女声的流行、小编制、以及口味不重的一些摇滚曲目,喜欢听更大场面的OST、交响乐的话,它在极低频部分的释放需要换线和高功率型台机的支持,如果是老烧的话应该有自己的折腾思路,但考虑到现阶段的价格、以及HIFIMAN家的耳机一贯的那种不一定好推、但不容易出恶声的特性,一些初入大耳系统之门的小白,我也会把Audivina推荐给你,作为一个6k档的封闭式耳机来说,它已经不太有什么值得挑剔的地方了。


来源:李凌佳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