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贴士|地震发生如何科学避险?这些要注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17:55 2

摘要:3月26日凌晨,河北廊坊发生4.2级和2.9级地震,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震感明显。面对地震,应该如何紧急避险?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牢记以下防震小tips~

3月26日凌晨,河北廊坊发生4.2级和2.9级地震,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震感明显。面对地震,应该如何紧急避险?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牢记以下防震小tips~

地震预警是什么?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在破坏性地震波(如横波S波)到达前,向可能受灾区域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的技术。

地震波的时间差:地震会产生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P波,约5.5-7千米/秒)和破坏力更强的横波(S波,约3.2-4千米/秒)。预警系统通过检测P波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如震级、震中位置),抢在S波到达前发布警报。

电磁波的速度优势:电磁波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秒)远快于地震波,使得预警信息能通过电视、手机APP等渠道提前传递到较远区域。

微信如何设置地震预警?

用户在微信内搜索“中国地震台网”或“地震预警”:

1.进入“中国地震台网”小程序;

2.点击“开启地震预警”并允许“地震预警通知”与“获取位置”;

➡️成功添加关注地后即可开启地震预警服务。








收到地震预警应怎样做?

正在宿舍休息的你

×立刻乘坐电梯向外撤离

√黄金10秒行动指南

1.二层迅速向室外有序撤离和疏散

2.高层抓枕头护住头颈蹲在床与墙的三角区

3.震动停止后快速撤离,注意避开吊灯、玻璃门

正在教室学习的你

×慌张乱跑甚至跳楼

√ 教室防护指南

1. 听从老师指挥,有序疏散或就地避难

2.立即蹲到承重墙边或书桌下,护好头脑手抓牢

3.远离书架、投影仪、吊灯等悬挂物以及玻璃窗户

4.等震动停止后,沿应急通道撤离

正在户外运动的你

×站在路灯旁发朋友圈

√ 户外生存法则

1.避开坠落物,在道路中间走

2.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远离玻璃幕墙和高大建筑

3.远离变压器、电线杆和路灯,谨防触电

下面这份地震自救指南

一定要了解

↓↓↓










地震后的情绪调适

当地震突然发生后,大部分人都会在心理、生理、行为等层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了解震后常见的心理变化,有助于降低和减轻心理负荷,更好地积极生活。

1.允许情绪波动,接纳“应激反应”

地震后出现心慌、失眠、反复回想场景等反应是正常的心理应激表现,此时可采用"5-4-3-2-1"感官安抚法:辨识5种可见物、4种可触物、3种可听声、2种可嗅气味、1种可尝味道,通过感官刺激重建现实感。同时可以给自己3-5天缓冲期,通过写日记、与信任的人倾诉释放情绪。

2.正念呼吸法:快速稳定身心

若感到焦虑,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3次),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皮质醇水平。

3.信息节食:避免“灾难性思维”蔓延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灾难化思维阻断”技术同样有效。当出现“余震会摧毁一切”等极端想法时,立即记录并替换为“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数据,6级以下余震通常不会造成结构性破坏”。同时可以限制自己每日查看地震资讯不要超过2次,每小时接触灾害新闻不超过5分钟,避免“心理替代性创伤”,用科普知识替代焦虑想象。

来源:未体验过的灾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