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系。
家人们
领导口臭该咋提醒啊?
▽
▲图源:抖音@慧慧饱饱
中情商版
▽
▲图源:抖音@慧慧饱饱
假装手滑转发到工作群
提醒领导赶紧去查
幽门螺杆菌!
01
幽门螺旋杆菌是啥?
它是咋染上的?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上的细菌。
它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系。
而且,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因此,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生物致癌因子。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国家。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
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9%~64%,其中12岁以上儿童感染率超过50%。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大多发生在儿童期(6-15岁),有两种主要的传播方式:
①
口-口传播
有些大人看到萌娃就走不动,对着小脸小嘴就“啵”几口。
很多家庭聚餐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夹菜。
一些长辈帮忙带娃时,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喂给宝宝;喂宝宝喝水前,也是先抿一口试水温。
②
粪-口传播
除了胃部,幽门螺杆菌还可以在便便里生存,排出体外后还能粘在马桶上。
上完厕所,幽门螺杆菌有可能被转移到了手上。这时如果不洗手就去吃饭,病从口入的整个流程就闭环了。
此外,使用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餐具,饮用或食用含有幽门螺杆菌的食物/水,这些都可以导致感染。
02
怎么判断是不是“中招了”?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并不是都有症状。
大部分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有腹部不适,如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长期感染会引发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渐进过程。
虽然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只有1%发生胃恶性肿瘤。
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那1%里会不会有自己。
▲图源:抖音@尧尧乐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孩子,症状也有很大差异。
如果娃经常有以下某一个或几个症状,可能就是“中招”了:
①
肚子痛
大部分为上腹部或肚脐眼周围疼痛,可以是钝痛、隐痛,常在吃完饭后出现,少数肚子疼没有规律。
②
消化不良
没有食欲、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胀,吃一点就饱。
▲图源:腾讯医典
③
口臭
刷完牙也有口臭,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在“放毒”。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进而影响到胃和食管的动力,导致胃食管反流。
这不仅可能损害食管黏膜,还可能在口腔内产生异味,形成口臭。
这里要指出的是,孩子口臭的原因很多,并不都是幽门螺杆菌的“锅”,比如——
食物残渣堆积在牙缝里,或因口腔卫生不佳出现的蛀牙、牙龈炎、舌苔过厚导致的口臭,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口臭原因。
吃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蒜、葱、韭菜等),也可能会产生暂时性口臭。
有时候口臭还来自于呼吸系统的感染,如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对小朋友来说,鼻后滴漏或者鼻腔异物也会导致嘴里有异味。
食物残渣堆积在牙缝里,或因口腔卫生不佳出现的蛀牙、牙龈炎、舌苔过厚导致的口臭,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口臭原因。
吃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蒜、葱、韭菜等),也可能会产生暂时性口臭。
有时候口臭还来自于呼吸系统的感染,如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对小朋友来说,鼻后滴漏或者鼻腔异物也会导致嘴里有异味。
④
窜稀、便秘
时而拉肚子,时而便秘,反复“横跳”。
拉黑便或带血便,通常意味着消化性溃疡导致的出血,必须立刻去医院。
▲图源:腾讯医典
⑤
贫血
面色苍白、乏力,尤其是难治性贫血,需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
⑥
生长发育慢
长期消化不良可能导致营养吸收差,吃得多却不长肉,消化吸收差到影响发育。
03
所有小孩都得查吗?
并不是,具体要不要查,可以分4种情况:
① 强烈建议查:
有胃肠道溃疡、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等疾病;
② 建议去查:
没有胃肠道溃疡,但是有口臭、腹痛、呕吐等,又找不到其他明显病因的;
③ 可以去查:
家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或是家族中存在胃癌病史的;
④ 一般不需要查:
没有明显恶心腹胀、便血吐血、长期不明原因的生长落后等临床症状。
也就是说,只要孩子没有临床症状,即便大人有感染幽门螺杆菌,一般也不用检查。
而针对有临床症状的小孩,主要有4种检查方法:
①
吹气
13C尿素呼气试验,就是吞服13C尿素胶囊后吹气,再对收集的气体进行检验。
如果胃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尿素就会被水解为氨及有特殊记号的二氧化碳,通过检测收集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便可判断是否有感染。
②
留大便
粪便抗原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只需要取一些新鲜大便(1小时内)就可以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
▲图源:小红书@及时行乐
③
抽血
血清学检测,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的抗体,但无法区分宝宝是不是现症感染,而且需要抽静脉血。
④
做胃镜
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实验,这个检查是做胃镜的宝宝才能完成,在胃窦、胃体两个位置需要取特小的组织通过一个化学反应出现颜色改变。
04
得了要马上治疗吗?
如果孩子没有任何不适,可以考虑先观察,不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这是因为——
部分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不治而愈;
过早给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对未来的健康不利;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可用药物有限,治疗依从性较差,根除较成人更困难,存在复发风险。
据统计,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复发率为 18.8%,10 岁以下儿童复发率更高。
那么,哪些情况要治疗?
根据《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陈述——
只有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且有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胃淋巴瘤MALT、慢性胃炎等情况时,才需要治疗。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和根除治疗的指征。图源:丁香园
千言万语,还是那句话:
这事儿,还是听医生的。
不想病从口入,记好这5点
【省流版】
① 实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
②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
③ 定期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
④ 给孩子准备专用的餐具,确保餐具的清洁和卫生,并杜绝咀嚼喂食、口对口亲吻。
⑤ 避免喝生水和吃生的食物,食物(尤其是水果蔬菜)要清洗干净。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