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流公司”的宿命2025年9月3日富日记商业观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6:44 1

摘要:换平台,就是找一个流量成本还不那么高,投流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平台。

试想你有一个不错的产品。

怎么打开销路。

流量时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投流——买流量。

如果ROI很好,比如投入1元钱,能赚回2元钱。

这就像中了一个正向循环的彩票。

赚回的钱再投流,赚更多的钱,继续投流,赚更多。

左脚踏右脚,直接原地起飞。

这种模式的难度在于。

一是找到ROI合适的产品越来越难。

二是这种模式不能持久。

左脚踏右脚,就算能飞一段时间,但也不能永远飞,总会掉下来。

按照刘润的说法,所有靠投流起家的品牌,最终都会死于投流。

因为流量遵循的是竞价模式。

价高者得。

如果你投入1元钱买流量,能赚2元。

那一定有人愿意投入1.1元买流量。

同理,下次就有人愿意投入1.2元。

直到什么程度呢,到亏损的程度。

有人会出2.1元,只为赚2元钱。

这不是亏本了吗?

他们会说,就当产品营销宣传费用了。

购买者体验了产品,没准会回购,这不就赚钱了吗?

于是竞争继续。

有人会出更高的价格,2.2元,2.3元。

所以大部分投流的产品,回报一定越来越低。

最开始比的是谁愿意少赚一些。

接下来,比的是谁有实力,能够并且愿意多亏一些。

那怎么办呢?

刘润说有两条路。

要么,换品类换平台。

要么,做品牌。

换品类,就是换一个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品类。

换平台,就是找一个流量成本还不那么高,投流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平台。

流量成本还不那么高的阶段,就是我们说的平台红利期。

不过这也有问题,做一段时间,又会陷入同样的困境。

相较而言,做品牌这条路更难,但能一直走下去,越走越好。

品牌自带流量,靠产品说话,用口碑传播,能极大降低流量成本。

很多不同行业的公司,产品千差万别,很可能都是“投流公司”。

起步快,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

下滑也快,没过多久就要陷入经营困境。

大家可能会把原因归结于市场变化太快,竞争太激烈。

但这些可能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就是靠投流起家,多半就会死于投流。

这就是投流公司的宿命,是由这个模式决定的。

来源:富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