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几份当年的土改资料,尤其在细读《纸坊区土改初步总结》后,我深感震惊。这倒不是文字有多么华丽,逻辑有多么严密,而是源于朴实的文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更震惊于当年土改工作的艰难复杂。
浅谈临朐县的土改运动(一)
——政策严谨分泾渭 标准清晰辨莠良
作者 | 李纯厚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几份当年的土改资料,尤其在细读《纸坊区土改初步总结》后,我深感震惊。这倒不是文字有多么华丽,逻辑有多么严密,而是源于朴实的文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更震惊于当年土改工作的艰难复杂。
临朐县的土改运动,始于1946年秋天在八蜡庙召开的数千人动员大会,止于当年年底。时间很短,可谓是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仓促。
之所以说“开始得突然”,原因应该有二:一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其基本精神是把抗战期间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平分土地政策,实现“耕者有其田”。至同年7月,临朐县委在王家营村召开区委书记和区长会议,由宣保部长于克颖传达中共中央的《五四指示》;二是临朐县的减租减息运动始于1944年春天,结束于1945年3月,与后来开展的土改运动仅间隔一年。犹如昨天才与地主谈妥减租减息之事,今天又突然宣布没收人家的土地,给当事人以昨是今非、出尔反尔之感。说“结束得仓促”,是因为华东局于1946年9月1日发出《关于彻底实现土地改革的指示》,要求在年底以前全部或大部必须完成土改。而自1947年正月至六月,又相继爆发了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在土改运动尚未进一步深入时,工作重点便转移到参战支前方面来了。
(一)先行试点
由于这次土改,是中国历史上摧毁封建统治阶级根基最彻底的运动,所以八蜡庙会议后,鲁中三地委书记霍士廉、专员催杰千,带领王振远、张冠顺、李维骂、戴瑞、巩少骞、徐恩俊六名工作队员,与我县20余名县区干部一起组成工作组,至纸坊区赵家楼村先进行试点,成功后再在该区逐步展开。
试点工作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如谭家小崔。跑出去的国民党员共22人,现在家的6个;斗争前,敌人某团共20人;附属于敌者,有□农主中33户;偽办公20户,伪顽属8户,一共61户。内中积极的有十几个,以谭升德為核心。互成□□。”
第二阶段,开展“谁养活谁”大讨论。由于农民长期受压迫,遭欺骗,认为穷是自己“命不好”,有“富贵在天,人家的肉安不到自己身上”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工作组组织该村农民进行“算剥削帐、谁养活谁”的自我教育运动,使其逐渐明白是农民养肥地主的道理,土地回家是天经地义的,而要挖掉自己受苦受难的穷根,就必须打倒地主阶级。“开了怀(坏)份(分)子集团会,特别提出他们被人利用,然后将核心押起来,从中找谭秀吉个别谈话,争取说明一人作事一人当,……并在群众中作了检讨。”
第三阶段,制定分配原则和具体标准后,并反复征求意见。“a.绝(户)老头、老娘,虽为贫农,由村里保证他不挨饿,土地不分给他了。等死了后.其实叶地就分与□宗贫苦者了;b.同样是贫农,而在劳动力的多少?小孩子多少?是有区别的,娶媳与未娶,闺女多少?除种地外,是否还有其他生活出路……;c.地质的好坏远近.有桑树否等问题。”
第四阶段,依照标准逐户审查,评定所分土地财物具体数额。制定初步分配方案后,张榜公布。“由翻身委员会.将全村成份划好后,□□□与赤贫,贫中之土地人口算出比例,(□赵家楼每人平均三分二厘)又将实叶地与果实地及人口算出比例,(赵家楼每人平均五分八厘)这样即一户一户根据上述原则累加。分好后.向村民大会宣布,并进行了教育后,按各团体、小组,進行全庄大鉴定,互相讨论,应否加减。”
第五阶段,清算帐目分配土地,处理斗争果实。“先烈属.荣譽军人,□产与赤贫,应与抗属一样看待。再贫农、再中农,并提出地少的多分.地多的少分.中农尽量缴财。”
工作组经过20多天的紧张工作,没收5户地主多余的土地与浮财;4户富农交出部分土地。仅一家地主就交出土地110大亩,宅舍10座,粮38000斤,还有农具、耕牛等财产。全村“共处理果实:256.3亩,66800元,32间房,場一所,□粉宅一处。”“土改前最少每口人0.21亩地,最多者合18亩;土改后最少每口人1.2亩,最多者4.8亩;土改变前共贫农57户,土改后上升65户,僅一户没上升。”
此外,在斗争中还发现了一批积极分子。通过及时教育培养,使其很快成为深受大家拥护的群众领袖。“发展党员:47名,五个村的。”从而相继建立健全了农会、妇联、民兵等群众组织。“先整理了内部,争取了被收买的农会長,然后整理了二十个农会会员,成立了委员会,進行了阶级教育与时事教育。”“第三天在农会中叫农会長(正付)现身说法,分组回憶研究反(翻)身”。
赵家楼村土改前
赵家楼村土改后
至11月上旬,纸坊区仅赵家楼、小章、小崔、朱阳四村即改出土地,1116.45亩,逃户地605.4亩;房子29处、194间;浮财约计2168000元。
(二)总结经验
1、按部就班,环环相扣。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群众运动,不算真正的群众运动。”(见《刘少奇选集》第241页)在深入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谭家小崔村“选了委员会,然后开了坏旦(蛋)会,将主要打击对象找区干谈了搞起来,其余进行教育瓦解,支部布置会员分段教育”。农会会员不仅由42人扩大到110余人,还发展9名党员。
2、以点带面,言传身教。纸坊区根据具体情况,先将全区分为吉点村、外围村等四种类型。然后“把外围村的干部调一部份参加基点工作,带徒弟。赵家楼调了八個人来,(大辛庄子、小崔、西小章、东朱陽,每村二人,支书与农会长)作了三天。回去后.除大辛庄子作用差外,其余三村均动起来了。”待“基点村突破后,调出该村积极分子,……到外围工作。”由吉点村的村干部传授工作经验后,再根据不同情况,“研究各外围村的工作方针,使各村村干明確掌握自己村的特点。”
3、贫农骨头中农肉,没有肉包不住骨头。土改所依靠的力量,必须是贫雇农,但也应该团结占人口总数的20%的中农,否则,贫雇农就会陷于孤立。因此,在吸收农会会员时,“一方面提出中贫农是一家口号,并适当分配一部份果实.但又必须指出他过去也受到的压迫.今天也照顾他,……。如赵家楼郭□亮过去是很富裕的中农,在敌偽时母親要了飯.自己被敌人打傷了,以后参加农会也不大积极,现在分给他半亩地,并指出他过去的痛苦,他感激的(得)流了淚,自己说:‘咱真是一家人.以后我得好好進步。’”对表现落后的中农,先孤立他,待其政治上感到无地位时,再与其谈话,这样比较容易收到效果。“(如赵家楼)在小组鉴定时,……将未参加团体之落后中贫农吸收分组旁听,教育影响他。”“结果所有中间力量全部争取了,最后对□□□也争取了。”对过去表现较坏的,主要用利害关系进行教育。因为土改要消灭的是封建剥削制度,而不是剥削者本人。所以,待其态度真正发生改变后,通过认真审查鉴定,再吸收进来。“郭景会自己坦白:‘办了三个月的伪公,对群众不好,现在还分给我八分地,大家都看顧我,我得好好进步。’”
4、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村干部要处处带头,做到一人在会,全家在会。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只有真正团结起来,才能做到“一人反(翻)身,大家反(翻)身;一庄反(翻)身,庄庄反(翻)身”。
5、打击面要窄,照顾面要宽。如窦家洼算出果实浮财一百万元、一百一十大亩地,全村二百一十户,有一百六十户分得果实;再如七贤店95%的是伪军、伪属、伪公人员。当宣布只要认真悔过重新做人的还可以继续分得土地时,马上就有三十余人反省。北关有一赤贫分子名叫董来升,曾当过伪军。他“分得土地后反省说:‘干什么也是为了挣几亩地,老年过日子,我一辈子也没混上一指地,共产党来办到我心里去了,我死也忘不了恩。’”
6、分清缓急,有先有后。土改工作与征粮征税任务等不要同时进行。“确定的土改重点与分点村,均不提出征收等,……土改吉点也突破了,再征收,時间很快,两天即完成。”
7、顺应民意,创办冬学。面对广大农民“要求识字、学会算账”的迫切愿望,纸坊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冬学、业余民校、识字班等学习活动。课程除《农民识字课本》《珠算》等文化课外,还突出时事政治教育。“土改中,农会反(翻)身小组分配果实后,馬上提出文化翻身.变成冬学小组,选出冬学教员后,亦参加流训班,冬学内容主要是土改与时事教育”。高奋县长曾在日记举例说明加强教育的好处:“如寺头区支持前线工作较好,就是由于在冬学中进行了教育,在民夫出发中又进行了时事教育,克服了不少混乱思想与谣言。”
2024年12月3日
注:文中引用部分,凡未注明出处者,均源于《纸坊区土改初步总结》。
李纯厚,男,临朐县大广尧村人。先后从事过教学、文秘、企管等工作。退休后,又参与了《东镇沂山志》《冶源名镇志》《嵩山志》《临朐县城关教育志》的编撰工作。现为临朐县政协第十一届特邀文史委员。
来源:玩转临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