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降薪后,招行罕见大跌,发生了什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7 04:17 1

摘要:两条新闻一前一后,联系到前日晚间招行公布的2024年财报,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招行“出大事了”的感觉。

3月26日,两则消息冲上热搜。

一是招行连续两年下调员工薪酬,人均薪酬降至60万以内。

二是招行早盘罕见杀跌,A股一度跳水5%,市值蒸发超600亿,H股一度跳水近6%。

两条新闻一前一后,联系到前日晚间招行公布的2024年财报,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招行“出大事了”的感觉。

但这份财报,其实不算很难看:

总资产突破12万亿,存款突破9万亿,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

总营收3374.88亿元,微降0.5%不到,归母净利1483.91亿元,增速回正至1.22%;

“零售之王”本色依旧,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近13%,私银客户数量增加近14%。

须知2024年上半年,招行才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差半年报”,如今这份成绩单,放在当前行业和市场环境下,显得韧性十足。

然而,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加上招行主动降薪,似乎更像是主动收缩阵地的防御性策略。

主要原因,仍落在经营层面。市场的主要担忧是,经营向好的局面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未必能一直持续。

具体而言,担忧来自两方面。

一是净息差的低迷可能还将持续。

2024年,招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50%,同比下降26bps,负债端成本变化相对不大,仅下降9bps。

而在所有生息资产中,贷款和垫款收益降幅最大,同比降低35bps。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 存量按揭重定价和LPR降息影响。

在招行36446.25亿的零售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共计14174.5亿,占比近40%。加之2024年lpr共经历3次降息,该部分资产收益受影响显著。

一大例证,是在按揭重定价实施的去年第四季度,招行资产收益率环比大幅下滑16bps,其中贷款收益率下滑21bps。

而根据年初召开的央行工作会,央行定调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

2. 招行主动压降信用卡规模。

2024年,招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9478.43亿元,占比13.76%,同比下降0.62%。

须知招行短期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33%,中长期为3.65%,短期高于中长期的原因之一就是信用卡利率相对较高。

3. 招行存款定期化局面难以扭转。

2024年末,招行公司及零售定期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接近40%,导致负债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但这一局面或许存在改善空间。根据上交所披露数据,今年1月A股新开户156万,超过去年上半年总和,股市的火热行情若持续,或将吸引储户入市,扭转银行存款定期化的局面。

此外,得益于招行大规模的优质零售客群,其负债成本也在持续优化。2024年平均成本率为1.54%,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第二重担忧,是资产质量存在反复。

尽管招行整体贷款不良率与去年持平,且公司贷款不良甚至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但在零售贷款方面,不良贷款率为0.96%,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贷款迁徙率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在2023年降低之后,2024年又再度升高。

尽管招行在2024年财报中减少了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但资产质量的反复,仍可能对后续经营产生影响。

但这份年报仍有诸多亮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零售之王”在中间业务上的增长。

乍看之下可能并不觉得——2024年末,招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720.94亿元,同比下降14.28%。

但这种下属于行业共性问题,过去一年,不管是代销、托管还是管理,银行中收业务费率面临全满下调,直接导致全行业范围内的收入缩水。

就招行而言:

代理保险收入同比下降52.71%;

代理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9.58%;

代理信托收入同比下降33.72%。

但在明年降费带来的低基数影响消弭之后,上述降幅有望改善。

而从细分业务来看,招行的基本盘依然稳中有进: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4.9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5%;

代销理财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44.84%;

代理证券交易收入11.08亿元,同比增长51.57%,主要受香港资本市场客户证券交易需求提升影响,在今年A股密集登陆港股的背景下,这一涨势可能持续。

经营之外,招行派息提升不及预期,是导致其股价下跌的“导火索”。

尽管招行分红比例提升至35.32%,高于前年,但从招行的资本状况来看,市场仍有理由认为其提升幅度太小。

招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86%,远高于国内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要求,甚至已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资本要求,这意味着更大的派息空间。

除此之外,招行2025年的业绩目标设定得也比较温和,对于存贷款的期望增速仅为7-8%,这种增速并不会对资本金造成大量消耗。在这种安排下,招行选择维持较高的资本金水平,可能是为了在周期底部强化自己的风险抵御能力,但对要求收益的股东来说也的确是种浪费。

当然,也不排除招行希望储存更多弹药,为2025年某些特定业务扩张做准备。

综合上述,能在当前环境下给出如此财务表现的招行,足以算得上是银行板块的优质资产。

只是对早已被不确定性“折磨”许久的投资者而言,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才能重塑信心。

来源:财富取经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