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棋起源于中国,距今约4000年,古称“弈”。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文字记载,隋唐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后逐渐成为东亚文化圈的重要智力游戏。20世纪起,围棋国际化进程加速,现已成为全球流行的策略游戏。
一、起源与历史
围棋起源于中国,距今约4000年,古称“弈”。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文字记载,隋唐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后逐渐成为东亚文化圈的重要智力游戏。20世纪起,围棋国际化进程加速,现已成为全球流行的策略游戏。
二、棋具
棋盘标准棋盘为19×19的纵横线交叉构成,共361个交叉点(称为“目”)。较小的9×9(适合新手)和13×13棋盘用于练习。棋盘上标记的9个黑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棋子黑白两色圆形扁片,通常为云子(云南特产的琉璃材质)或塑料/玻璃材质。黑子181枚,白子180枚,合计361枚,与棋盘目数一致。三、基本规则
对局目标通过围占更大的地域(空)及捕获对方棋子,最终以总领地(己方空+捕获的对方死子)多者胜。行棋规则交替落子:黑方先行,双方轮流将棋子置于交叉点上。气的概念:棋子上下左右相邻的空点称为“气”。棋子所有气被对方占据即被提走。禁着点:不得在无气的空点落子,除非落子后能立即提掉对方棋子(如打吃后形成提子)。劫争规则:禁止全局同形再现。提劫后,对方需隔一手才能回提,防止无限循环。终局条件双方连续弃权(Pass)时对局结束,确认所有交界处的活棋与死棋后开始计算胜负。四、胜负计算
中国规则(数子法)黑方贴3又3/4子(补偿先手优势)。计算方式:己方存活棋子数 + 围住的空点。若黑方总数 ≥ 184.25子则胜(361/2 + 3.75 = 184.25)。日韩规则(数目法)黑方贴6.5目。计算方式:围空数 + 提子数。目数差扣除贴目后判定胜负。其他情况无胜负:罕见,如三劫循环等特殊循环局面。让子棋:上手让子时,贴目相应减少(如让4子则黑贴目降为0.5目)。五、特殊规则与术语
死活判定活棋:拥有至少两个真眼的棋块(对方无法同时填气)。死棋:无两眼且无法逃脱的棋块,终局时移出棋盘计作对方俘获。双活(共活)双方棋子共享气且均无法先动手提子,形成和平共处状态,双方都不计目。六、基础战略概念
急所与大场急所:影响局部死活的关键点。大场:价值大的全局性落点,如边角扩张要点。厚势与实地厚势:形成强大外势,便于中腹作战。实地:稳固占据的边角地域。定式与手筋定式:角部常见局部变化的最佳应对次序。手筋:巧妙高效的战术手段(如“挖”、“夹”)。用时制度:职业比赛常用读秒制(如1小时基本时间+5次1分钟读秒)。犯规判罚:禁着点落子、移动已落棋子等行为可能直接判负。来源:篮坛风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