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馆万场 赣鄱共享】景图荐读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书推荐(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6:07 2

摘要: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为您精选了一系列主题图书,邀您一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这些日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远铭记。它们不仅承载着人类对正义的执着追求,更寄托了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以及对那段惨痛历史

1945-2025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为您精选了一系列主题图书,邀您一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这些日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远铭记。它们不仅承载着人类对正义的执着追求,更寄托了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以及对那段惨痛历史的沉痛反思。让我们通过文字,再次感受那段岁月的英勇与坚韧,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01

《热血:东北抗联》

作者 李发锁著

分类号 I253.2/81

馆藏地点 外借室

《热血:东北抗联》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在查阅参考了大量的近代史尤其是东北抗联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用二十章六十余万字的篇幅,展现了自侵华以来,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各种抗日武装,组织东北各族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的光辉历程,歌颂了以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赴国难、血战到底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以及坚定信仰、心向中央的忠诚品格。同时,作者还将东北抗联的抗日活动,置于抗日战争的大历史背景下,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中国抗日战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阐述了国共双方高层的抗日政策对抗联的抗日活动、抗联的命运和境遇等各方面的影响。

02

《他们当时在南京》

作者 (美)陆束屏著

分类号 K265.606/13

馆藏地点 外借室

本书讲述了日军攻占南京后,四名美国记者、一名英国记者及十四名美国传教士勇敢地留在了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这五名记者迅速行动,将南京大屠杀初期的悲惨情景第一时间报道给英美各大报章,向全世界传递了真相。十四位美国传教士则亲身经历了大屠杀的全过程,他们通过日记、信件等形式,详细记录了所见所闻,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与此同时,英美两国驻南京的外交官也在这一时期,积极向各自政府报告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暴行以及本国公民遭受的财产损失。这些报告成为了揭露日军罪行的重要证据。

本书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深入发掘和严谨考证,以其他国家国民的独特视角,展现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全貌。这是一本历史棱镜下的真实记录,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和平。

03

《东北抗日联军史》

作者 本书编写组编

分类号 K264.306/3

馆藏地点 外借室

本书以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全面剖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编制与历史发展。书中详细阐述了其活动区域、重大战役及战斗历程,深入探讨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不同阶段的战略方针、作战原则与根据地建设。本书不仅生动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与侵略者英勇作战的光辉历程、胜利经验和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还真实揭示了其所经历的挫折、失败教训及巨大牺牲,是一部极具历史价值的作品。

04

《直面历史的深渊》

作者 (美)陆束屏著

分类号 K265.607/2

馆藏地点 外借室

本书是一部深度剖析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著作,全方位地呈现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残酷性和大规模性。作者历经20余年,走访中、美、英、德、日等多国图书馆与档案馆,搜集了丰富的官方文件、目击证人证言、幸存者日记等珍贵资料,力求为读者呈现最直接、清晰且具有说服力的历史真相。全书详细叙述并论证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各类事件,包括日军的屠杀、掳掠、焚烧等行为,以及战后的军事法庭审判和国际社会、学术界对此的争论,多角度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全貌。

05

《故宫文物南迁》

作者 祝勇著

分类号 K870.5/1

馆藏地点 外借室

《故宫文物南迁》一书讲述了国宝在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历程,以及人们如何竭力保全这些文物,守护民族的文化之根。作者以其深厚的故宫历史知识,精心选取故宫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一段历程进行书写。作品通过翔实的考证,真实还原了历史场景,同时,将历史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而感性的认知体验。

06

《闪闪的红星》

作者 李心田著

分类号 I287.45/3770

馆藏地点 少儿室

《闪闪的红星》是一部革命战士的成长小说,它讲述了潘冬子从七岁到二十二岁之间的成长故事。在革命斗争中,潘冬子与黑心米店店主沈老板斗智斗勇,对地主黄胖子的不平等要求奋力抵抗,逃出壮丁抓捕,游过长江,终于在战火中找到了革命队伍,并最终成长为一名英勇的革命战士。通过这些精彩的故事作者为我们塑造了潘冬子这样一位爱国、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本书不仅在当时是少年儿童喜爱的读物,在当今依然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英雄故事。

编辑 季燕菊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