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攻破天京:掠夺千万财富成谜,中国唯一女状元下落不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5:58 2

摘要:1864年7月19日,南京城墙轰然倒塌,湘军蜂拥而入的那一刻,改变的不仅是太平天国的命运,更是无数个体的生死沉浮。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864年7月19日,南京城墙轰然倒塌,湘军蜂拥而入的那一刻,改变的不仅是太平天国的命运,更是无数个体的生死沉浮

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在这座千年古都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掠夺,而曾国荃最想得到的是中国唯一女状元傅善祥。

1862年春,曾国荃第一次站在天京城下。

这座城池的庞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绕城走了整整两天,"城池过大,墉堞高峻,至低之处犹及七丈以外"。

相比之下,安庆城仅方圆二里,湘军用濠沟战法修墙都修了三十里壕墙。要合围天京,至少需要修建上百里的营盘。

曾国荃心里清楚,这是一场豪赌。

花了好几个月才扎好营盘,采取长围久困的铁桶战术。这个被称为"曾铁桶"的男人,擅长的就是用时间和耐心磨死对手。

1861年围攻安庆时,他用同样的办法困了太平军整整一年,最终炸塌城墙,屠杀四万余人。

1862年11月,李秀成不甘坐以待毙。

二十万太平军从四面八方扑向雨花台,围攻持续了45天。曾国荃头部中弹,鲜血直流,依然带伤指挥作战。

这场血战差点让湘军全军覆没,幸亏李秀成大军缺乏冬衣,否则历史可能要改写。

战事拖得越久,曾国荃越焦虑,他常年围着南京城转,查看敌人漏洞,常常策马日行百里,精疲力尽。刚满四十岁,头发竟然白了一半,连曾国藩听了都大为惊讶。

兵力不断增加,曾国荃部由最初的二万人增加至五万人,加上后勤、外围部队,总数超过10万人。庞大的军队需要天文数字的军费,将士们天天喝粥作战,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曾国荃只能画饼充饥,他对部下许诺坚持下来,拿下南京,大家都发财

所有人都相信,太平天国经营多年的"天京",金银如山,财货似海。这是湘军将士们最后的发财机会。百战艰难余生,所有人都为了这一刻

1864年7月19日晨,担任主攻的湘军部队齐集太平门外,中午,地雷轰发,炸塌城墙十余丈。

湘军蜂拥而入,天京城破

同样是这座南京城,十一年前,一个女人改写了中国科举史。

傅善祥出生在书香世家,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家道迅速衰落

命运对这个聪慧的女孩极不公平。13岁时,哥哥遵照父命把她嫁给了指腹为婚的李氏人家,丈夫比她小六岁,还是个懵懂孩童。

18岁那年,更大的打击来了,丈夫得麻疹去世,年轻的傅善祥尚未圆房,一夜之间变成了寡妇。婆婆埋葬完儿子,竟然打算把她卖掉换取银两。

走投无路的傅善祥只能选择投奔太平军。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洪秀全颁布诏书,开甲取士,破天荒地增设了"女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举措。当时能识字的女性屈指可数,敢于参加科举的更是凤毛麟角。

傅善祥毅然报名参加女科考试

层层选拔之后,她的文章被送到了东王杨秀清的案头。杨秀清看后,立即被这篇才华横溢的文章折服,尤其是文中的观点:"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

"虎颜大悦"的杨秀清,提起朱笔毫不犹豫地将傅善祥点为女科状元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诞生了,也是唯一的一个。

杨秀清亲自将傅善祥招进东王府,任命她为"女侍史",负责诏命起草和文献整理。因为精明能干,傅善祥后来又升任"簿书",帮助东王批阅所有来往的文件、书札

她的才能很快引起了天王府的注意,洪秀全几次向杨秀清借傅善祥来处理政务,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1854年6月,在傅善祥的影响下,杨秀清以"代天父言"的名义,对天国文化政策进行重大修正

废除了使妇女别夫离子的"女馆",恢复了家庭制,允许青年女子婚配。她还劝说杨秀清严禁部属破坏文物,在东王府中建立了规模颇大的博物馆。

傅善祥制定了太平天国解放妇女的政策,提倡"男女平等"。在她的政策感召下,太平军所到之处,大批受苦受难的妇女踊跃参军参战。

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也是最毒的鸩酒。

杨秀清逐渐堕落腐化,面容姣好的傅善祥成了他盘中的猎物。通过权势,杨秀清长期霸占着这位女状元,从此,才女变成了"宝贝",玉人变成了尤物。

傅善祥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杨秀清身体不好,文化水平有限,傅善祥成为他的"代理人"。她既要处理政务,又要"照顾"东王的日常起居,成为东王66位妻妾之一。

在66位妻妾中,傅善祥地位显赫,她的许多提议与东王不谋而合,深受宠爱。

聪明的傅善祥敏锐地察觉到了政治风向的变化,杨秀清个人野心急剧膨胀,不臣之心日益明显。他四面出击,处处树敌,部下和战友对他的怨恨越积越多

一天夜里,侍寝过后,傅善祥突然大哭,泪如雨下

杨秀清赶忙问原因:"爱妃,本王对你还不够好吗?"

傅善祥停止哭泣,说出了实情:"臣妾担心东王遇害,奴家就性命不保了"

杨秀清自信地笑了:"太平天国我说了算,只要我天父下凡,没有人敢不听话,何人敢加害我?"

傅善祥抓住机会,道出心中担忧:"东王天父下凡固然威力无穷,平日里跟天王、北王、翼王、燕王关系太差,树敌过多。臣妾担心他们联合起来,东王可就麻烦了"。

这番话句句在理,杨秀清却太过自信,没有采纳,他继续羞辱诸侯王,我行我素

傅善祥为了自保,设法让杨秀清除掉"首义王爷",消灭潜在隐患。

《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屡言老长毛狗屁不通,忤东贼,乃借善祥吸食黄烟,枷发女馆以禁之,犹预复用也。"

傅善祥鄙视从广西、广东出来的"老兄弟",影射诸侯王的愚昧无知,希望杨秀清冷落他们

杨秀清讨厌傅善祥干涉政务,以"吸食黄烟"为由,将她杖责一顿,然后丢进大牢反省。傅善祥心灰意冷,料想东王必定死于非命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被韦昌辉诛杀,东王府血洗

傅善祥的预言成真了。

八年之后,历史的车轮再次碾压过这座古都。

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天京。守军与湘军展开激烈巷战,十余万人无一降者,宁可聚众自焚也不屈服

曾国荃部攻陷天京后,立即施展杀戒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场屠杀:"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被戳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馀刀,数十刀"。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大屠杀,湘军将士坚信太平天国金银如山,人人都想发财

城破当日,曾国荃却在天京近郊的雨花台大营。城破之时,赵烈文目睹湘军烧杀抢掠,愤而奔赴雨花台大营,请求曾国荃出面主持大局。

曾国荃在这场决战中殚精竭虑,陡然闻听天京告破,精神和肉体松懈之后,疲惫不堪,竟然倒头酣然入睡

三日之后,曾国荃才姗姗入城。此时,天京洗劫的高潮已过,连天王府都被曾国荃麾下悍将萧孚泗劫掠后放火烧毁

关于战利品,存在巨大争议。曾国藩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说除了二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别无所获

许多人认为,曾国藩、曾国荃私自抢走了所有太平天国的财物,以纵火掩饰。王闿运有诗云"曾侯工作奏,言钱空缕",意即曾国荃一掷千金买笺纸,弄得京城沸然

《能静居日记》中反复强调:"沅帅(曾国荃字沅甫)已实无所沾,但前后左右无一人对得住沅帅耳。"身为湘军一员,赵烈文能够如实记载湘军入城后大肆搜刮抢掠、杀人放火的罪恶行径

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最多有100万人,到1875年光绪帝登基时,南京人口依然不足50万

傅善祥的结局成了历史谜团。

第一种说法是她在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的军队杀死,尸体被扔进大江

第二种说法是她逃出屠杀,招揽东王旧部,与翼王石达开联合攻打北王府报仇。

第三种说法是她与东王府文书何震川相恋,天京事变后逃离南京,隐居上海终老。

最可信的版本是第一种,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作为杨秀清的女人,傅善祥很难全身而退。

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

太平天国天京城破三十余年后,谭嗣同在南京仍听当地人说:"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入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这场屠城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曾国荃因劫掠城中大量财宝被称为"曾老饕",与其兄一起背负了历史骂名。

而傅善祥这位中国唯一的女状元,她的传奇人生与悲剧结局,折射出动荡时代知识女性的命运缩影,才华与美貌,在权力面前都是脆弱的花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只有血泊中的断壁残垣,和史书里若隐若现的身影

参考资料:

人民网文史频道:《太平天国唯一女状元傅善祥的传奇人生》,详细记录了傅善祥从科举到政治生涯的历史轨迹

新华网历史频道:《湘军攻破天京史实考证》,基于《能静居日记》等史料还原了1864年天京陷落的历史真相

光明网学术频道:《从赵烈文日记看湘军南京屠城》,通过第一手史料分析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与影响

来源:丁丁说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