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破江南大营(五):李、薛叛降!前期战果一朝丧!天京再陷包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13:19 1

摘要:前言:二破江北大营的战果,被两位叛徒几乎卖个精光!天京再陷包围!太平天国在关键位置选将犯了严重错误!幸得三河大捷重创湘军,湘军需要时间重建,才给了陈玉成、李秀成再战两浦的机会……

前言:二破江北大营的战果,被两位叛徒几乎卖个精光!天京再陷包围!太平天国在关键位置选将犯了严重错误!幸得三河大捷重创湘军,湘军需要时间重建,才给了陈玉成、李秀成再战两浦的机会……

李昭寿是河南固始人,幼时家贫失教,以偷盗为业,蹲过几次大牢。1853年中,太平天国扫北军进入河南,激起一片反清起义,也有不少趁机混水摸鱼。李昭寿感觉机会来了,联同自己几个大概一起做过案的兄弟,包括薛小(即薛之元),纠合几百人,活动于豫皖两省交界处,号称抗清,更多时候是在打家劫舍抢粮,客观上也吸引了不少当地团练,配合太平军行动。

在清与太平天国的夹缝中,李昭寿先率众降于清道员何桂珍,因为与何闹矛盾,又杀何桂珍举军投入太平天国,授殿前七十二检点,归当时还不是丞相的李秀成节制。

固始靠近皖北,李昭寿起兵时与几位捻军头领黄旗张洛行、黑旗苏添福、白旗龚得树等都相熟。正是李昭寿作为中间人,于1856年7月替太平天国联络捻首张洛行,张洛行愿意听从太平天国号令。

在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拉走大队人马,太平天国局面相当不利的情况下,捻军的加入无疑是及时雨,令到太平天国实力大增,李昭寿对此确有大功。前期实力较弱,兵力单薄的李秀成从中也得益不少,其在《自述》中所说:

幸我招张乐行、龚得树这般人马,声称百万之众,是以天王降诏来寻,加封我做地官副丞相。

这可以解释李秀成为何对李昭寿如此看重,约为儿女亲家(看日后发展,只是婚约,并未履行)。

李昭寿之后也多次跟随李秀成与陈玉成参加各场战役,屡立战功,胜保、袁甲三曾经一起上奏:

年来南军(指江南大营清军)屡捷,逆焰未就衰,而金陵未及克,皖北未肃清者,皆由李昭寿纠党二三万,横截官军,以助贼势,勾结北捻,以树贼援……

李昭寿为何最终投降清廷?

李昭寿出身就是流氓无产者,这类人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唯利是图。部下多是盗匪出身,军纪败坏,滋扰地方,李秀成却往往宽大处理。

李秀成在《自述》中写道:

李昭寿在我部下,我无不重情深待,我部下旧将见我重待李昭寿深重,我手下各又不服。至李昭寿之兵甚为多事,兵又扰民,逢到州县,要任其支取,不支,又扰于民,州县佐将被其打责。自见事过又不好见我之面,故而有变心而降大清也。自李昭寿在我部下扰乱民间,与守将闹事,我并未责其半言。

太平天国另外一位统帅陈玉成对李昭寿所为十分不满,有一次李昭寿失期不至,陈玉成更发现李不单军纪败坏,军中甚至还有人抽鸦片!陈玉成大怒,打算将李昭寿斩首,李跪求良久乃免,出来后勒兵向清兵进攻,却不敢向前,陈玉成知道后,对其更加僧恶。

李昭寿与陈玉成关系恶劣,加上所部扰民,与太平天国地方官也矛盾甚深。当时陈玉成军事政治实力在李秀成之上,李昭寿很明白如果有一天李秀成不能庇护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有书称李昭寿的投降是“既失玉成欢,常见危。

另外,刘晨、刘平两位老师的论文《李昭寿平议》中提出一个观点,李昭寿投降还有一个原因是太平天国赏薄。

李昭寿的上司李秀成成为五主将之一,他招回来的捻首张乐行封为征北主将、鼎天福;苏添福后封为立天侯;龚得树被封为征北正总提、盖天义。

李昭寿自己了?1857年冬,李昭寿被封为河南省文将帅,爵位有否未见记载。

太平天国当时并无控制河南省,“文将帅”的官职有激励李昭寿杀回老家的含义在内,更多只能属于空头支票,李昭寿又负责镇守滁州这种重镇,官衔实职倒挂,内心很难说没有想法。

李昭寿有投降的念头,真正令其付诸行动的,是胜保在周家口(现河南周口市,也有称是在尉氏县)搜获李昭寿表兄一家,抓获在此的李昭寿母亲、妻、子,以此要挟。

据说李昭寿事母至孝,母亲落在敌人手上,终于打垮心理防线,1858年8月中暗中投降,名字都改成李世忠。

恶劣的是,李昭寿没有马上投清,而是作为内应留在太平军阵中,暗中提供各种情报,寻找最合适的献城时机。

电视剧《太平天国》中的李昭寿形象

陈玉成、李秀成二破江北大营,陈玉成率军经过滁州,命令李昭寿率军进攻来安,李不敢不从。率军在来安城外扎营,另有记载称与守城的清军暗中约好,李昭寿进入城内,随时准备投降。

1858年10月底,在陈玉成、李秀成大军西进后,趁江北空虚,胜保从盱眙督军向天长发动进攻。

天长守军在城内40余里处筑五寨固守,向外请求援军。

谁去了?李昭寿急匆匆率军来到,进入天长,声称是援军。

胜保率军攻破城外五寨,10月30日直薄城下。

当时天长守将仍想抵抗到底,胜保奏称“该逆出悍贼万人迎拒,凶狠莫当。”“交战时许,进退数十次,相持未下。”

就在天长守军拼力死战的时候,李昭寿感觉时机已到!忽然间率众从城内杀出,给了正在奋战的太平军背后一击!

守城太平军那料到来助守的友军忽然间倒戈,马上溃败,剩余部分向六合奔去。李昭寿将城内的“老毛”,即老兄弟全部杀死,以城献胜保,正式投降。

除了天长,李昭寿控制的滁州也一起投清,加上来安,六合后路三城被清军占领。幸得全椒仍在太平天国手上,六合勉强维持对外交通。

李昭寿下辖原本有四万人,全部薙发。胜保留下一万七千人,改名豫胜营,仍归李统带,其余人汰散回原籍。滁、来、天三城仍由其掌管,并进军全椒。清廷赏给李昭寿三品顶带花翎,给予参将即行补用。

李昭寿的投降震动整个太平天国,尤其是李秀成,李秀成在三河战后专门写一封信怒骂:

本主将自与尔共事以来,觉尔大有作为,将才不俗,故惜尔如珍宝,视尔如手足,揆尔之为人,谅知情义,必知始终如一,必知患难同当,竟不意尔乃反骨之人。早知其如此,悔已迟矣!诚本主将目不识人,自己爱将,徒教尔行仁,劝尔从善,谁料尔出乎反乎,辜负我一片同仁同义之心矣。

此时的李秀成,却仍然认为李昭寿可以再次反正,回归太平天国阵营,并以刚刚剿灭李续宾等战例来举例:

试问天京东门之向妖头,桐邑抗拒之秦妖首(指福建陆路提督秦定三,1857年春在桐城被太平军打败,此役李昭寿也有参与),今年抗绕江浦浦口之德妖头,侵犯三河之李妖头,其肆猖狂,其毒狼贪,尚被大军云集,一旦消亡,尔谅知乎?劝尔既已妖途,何须往返?尽可速速归林,若敢诡计仍恃,更恐两敌莫保,何言妖兴不睦!

李秀成还把李昭寿留在天京的家眷偷偷送交,自述里写道:

后其献滁州投大清,我亦未责,将其在京所配之妻瞒我天王而偷送付。

有前人批李秀成阶级立场模糊,也有后人认为李秀成素有仁德,说实在,或者可以对敌人施仁德,却绝对不能对叛徒心慈手软。李秀成后来也曾反省,在自述里称:

我天国坏者,一是李昭(寿)起,二(是)招得(张)乐行之害,三是广东招来这邦(帮)兵害起。

电视剧《太平天国》中因为李昭寿叛降,李秀成被洪宣娇训斥

李秀成的“心慈”,还体现在另外一名叛徒薛之元身上。

薛之元与李昭寿一起入伙当强盗,一直是李昭寿副手,深得信任,两人也一起投入太平天国。

李昭寿投降后,薛之元当时并没有一起跟随,或者就让天京认为其忠诚可靠,干脆给予一个重要任命。

在收复江浦、浦口后,太平天国成立一个新省,即天浦省,辖区就包括两浦。也有研究者认为还包括六合,就算加上六合,面积也很小,只有江浦(太平天国称天浦县)与六合两县,加上浦口一镇,与附近若干村镇。

天浦省虽小,对于天京来说却十分重要,是江北屏障,也是重要的运粮通道,如果两浦都在太平天国手上,可以说天京无忧,或者这正是特意划分出一省的原因。

如此重要的省份,理应派最值得信任、最为能力出众与忠诚可靠的人镇守,洪秀全却选中了薛之元!

现存一份洪秀全真迹《命薛之元镇守天浦省诏》,就是任命薛之元为天浦省守将。

朕诏答天豫弟薛之元知之……今朕复思,天浦省乃天京门户,弟有胆识,战守方足,足胜镇守之任。

诏书还提到天浦省的任务之一是“征办粮饷,源源解京。”天浦由薛之元镇守,浦口则由其弟薛之武负责,两浦都交给了薛家兄弟。

关于这个任命,到底是谁向洪秀全保荐薛之元,薛是李秀成下属,以李最为可能。即使不是李,在获知这个任命后,也可以马上加以阻止。

洪秀全对薛之元未必熟悉,李秀成却很清楚他与李昭寿的关系,或者薛当时反相未露,不应滥杀以寒后投降者的心,也应该加以戒备,任命其到不太重要的地方去,现在将如此重要的防区交到其手上……日后果然生变。

视线转移到皖北,11月15日至18日,三河大战爆发,陈玉成与李秀成联军击破李续宾5000湘军精锐,李续宾与曾国藩弟弟曾国华战死。

三河大捷后,清军在皖北的攻势马上停止,另外一路都兴阿、多隆阿、鲍超连忙从安庆城下撤军。陈、李乘胜收复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多地,却在12月11日于二郎河一役败于多隆阿、鲍超之手,进入湖北的计划受挫。

原本回家守丧的胡林翼在三河败后被马上夺情起复,重任湖北巡抚。胡林翼力主持重,自忖无力大举进犯,以保楚为重。

皖南方面,12月3日,中军主将杨辅清攻破重镇景德镇。12月15日,从天京南路退回芜湖的李世贤在宁国府湾沚镇大破清浙江提督邓绍良,邓绍良与从江南大营前来增援的总兵戴文英战死,李世贤再度威胁秣陵关与江宁镇。

总的来说,安徽整体局势进入相持状态。

咸丰在李续宾败亡后,也意识到速速拿下太平天国不现实,胡林翼、骆秉章纷纷上书要求调曾国藩去皖北战场。咸丰决定曾国藩通筹全局,曾国藩拿出自己的作战计划,分北岸、长江、南岸三路,向天京发动全面进攻。

曾国藩的计划看似周密,实际实施枝节横生,首先湘军需要时间重建,其次皖南方面杨辅清在景德镇坚守,湘军无进展。1859年2月底,石达开从江西进入湖南,正式开始湖南境内作战,后来包围宝庆府,湘军不得不分兵应付,曾国藩计划搁浅。这些也影响到后来天京南北的战局,为太平军最终大破江南大营争取了时间。

就在曾国藩的通筹全局折于1859年2月28日到京的同一天,发生了一件对天京周边局势造成重大影响的大事——太平天国天浦省守将薛之元投清了!

薛之元投清的原因,有说看到沆瀣一气的李昭寿投降后获得了不少好处,自己也颇为心动。也有说李昭寿不断散布薛之元就要投降的流言,搞得江北人尽皆知,薛之元为自保,不得不考虑投降。

其实看薛之元的整个降清过程,就知道人品还在李昭寿之下,堪称一出滑稽闹剧,将做人的无耻与清朝官僚的争功倾轧表现得淋漓尽致。

薛之元无耻在什么地方?李昭寿好歹是家人被抓,他则同时勾连和春、胜保、德兴阿三方,搞一女三嫁!

最早上奏薛之元有意投降的是德兴阿,德兴阿在奏稿中称:

薛致元(之元)……此次占踞江浦,常与该县被胁难民张燮和等言及投诚之事。张燮和前在浦口充当探丁,……渠在内窥及薛致元衷曲,当与同被裹胁之董舒怀互相商办。上年腊底即令马道舜来营面禀各情,马道舜亦系该县民探。臣诘问再三,据称确凿,即派尽先游击詹启纶专办此事。……詹启纶密派妥人随往江浦城内,反复开导。兹于本月二十一日(2月23日)马道舜及薛致元派来亲信数人,由江浦来营。据称薛致元实愿输诚效顺。臣思果能诚心归正,自应行权宜之道,设法招抚,当即谕以如欲归顺,必先献江浦县城,与我军会攻六合。

这里可见薛之元于1月底就有意投降,与德兴阿安插在城中的间谍联络。并在2月23日派人去德兴阿营中乞降。

接下来是和春的奏稿:

江浦县城系捻首薛之元踞守,城内男妇约二万人,半是乡民裹胁。薛之元陷贼未久,每思归正,正苦于无路可投。经赖镇海(和春安插入城的游击)因势利导,许以免罪图功。该捻首感激涕零,情愿献城自赎。越数日,令其心腹……潜至艇船,谒见张国樑,备言悔罪投诚,声泪俱下,并约于献城之后,将家属送至江南。张国梁见其意甚诚,复加开谕……

这里薛之元又与和春安插的内线联络。

最后胜保也来插一脚,毕竟李昭寿是他招降,有这条线在。

据李世忠密禀,以粤逆现在派守江浦、浦口者,系薛致元,即薛小,为之主持。薛致元在长毛中从前与李世忠最称莫逆,今知其投顺授官。……薛致元遂转念投诚,屡次密遣亲信持书潜赴滁营乞降,情愿作为内应,献出江浦城池,冀为赎罪立功券证。……现已由臣等饬令副将阿克敦会同李世忠……带兵前往相机妥办。

薛之元又又与老友李昭寿商量投降。

德、和、胜三人都暗中与薛之元联络,为了独占功劳,都没有知会其余两方。

那到底哪一方最终获利?

和春奏称:

正月二十六日(2月28日),该捻首薛之元首先薙发,随带十数人至江北沙洲祗候张国樑亲往受降。宣播皇仁,晓以大义……薛之元伏地叩头,自谓复建天日……薛之元回城后,约会滁州参将李世忠当将全牴岭贼营两座,全行攻毁。……复于二十七日(3月1日)攻复浦口。令逆首薛之元去逆效顺,著有成效,应请改名为薛成良,并恳天恩先行赏给四品顶戴,奖其向化之诚……

薛之元嗅觉十分敏锐,他最早与德兴阿联系,察觉其已经失势后,马上抛弃转投和春,因为与李昭寿的关系,胜保也捞了一部分功劳。德兴阿没捞到丁点好处,詹启纶在二十八日(3月2日)才率军出发前往受降,薛之元早投降和春两天了!

薛之元投降后,迅速占据两浦,有不愿投降的守军退到六合,江北与天京的交通线复断!

和春迅速派张国梁率6000名兵北渡,计划“拟自江浦之口,以至九洑洲,一律筑垒开壕,仿照金陵成法”要在江北挖壕,这是丝毫不给负责江北的德兴阿面子。

1月19日,都兴阿告病假,原本的江宁将军官职转授给和春,和春可以说圣眷正隆,第一个要下手除掉的就是江北的德兴阿。

在德兴阿逃到邵伯镇时,何桂清就已经上表弹劾:

惟查德兴阿自浦口失事以后,即登舟由六合、仪征、扬州而至邵伯镇,并无营垒,威望顿失,怨言繁兴。帮办军务之鞠殿华、毛三元、成明,俱系偏将之才能,而无统帅之识略。……今江北政出多门,德兴阿每多不能受商之处,不谓其一蹶不振至于如此。

当时何桂清就暗示德兴阿必须下台。等到和春受薛之元降出兵江北,何桂清再上奏,这次把话挑明了:

(德兴阿)禀性粗疏,于汉文不甚通晓,易受人愚,动辄与人为难……

中间列举了德兴阿一系列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的过失后,何桂清直接了断写道:

惟江北情形如此,军务将了无期,应请旨另行简派大员督办江北军务……或清归并江南,则和春等必当勉图维此大局。

和春也奏德兴阿一本:

(江浦、浦口)两城虽经收复。惟德兴阿一军移扎猴子铺地方,未能得力,且近时举动益形乖谬,以致军无斗志,怨谤丛生。若再以江浦、浦口之事,责令守御,倘逆匪尽锐东趋,必又以众寡不敌为词,复蹈上年故辙。……乃该大臣既溃败于前,复迁延于后,纵寇殃民实出情理之外。

德兴阿本人确实能力差,在太平军主力东撤,李昭寿投降的大好局面下,一直攻不下差不多成为孤城的六合。

陈玉成西进后,留部将黄门安守六合——太平天国后来的分地制当时已见端倪,江北城池谁占就归谁——黄门安在忠诚能力两方面都经得起考验。德兴阿眼见陈、李西进,也在1858年12月底移营到六合附近的猴子铺,指挥进攻。当时江北大营兵力加上练勇,约有一万三千,大多伤病。

六合城外有滁河与冶浦河可作天险,江北大营清兵不得力,无力渡河,更无力围城,黄门安还经常从城中发动突击,击退敌人。

1859年1月底,陈玉成调5000人增援六合,守军士气高昂,出击更加频繁。如2月11日一战,德兴阿出动七成兵力估计约近万人攻城,六合城内也出动六千多人,双方在城外接仗,清军骑兵侧击,太平军退却,被东门将士接应入城。太平军沿滁河列阵,火力封锁河面。德兴阿无法渡河,双方收兵。

德兴阿无力攻城,心态已疲,向咸丰上书:

(六合)虽一县城,而南则有金陵之援,西北有和(州)全(椒)之援,添益贼党,势所不免。统计江北马步兵勇不过一万四五千人,防剿实难兼顾,六合一城刻尚未能合围。

即使2月底薛之元投降,江北交通线切断,德兴阿仍然表示无把握攻下六合。

合贼势虽成孤立,多系强悍又兼陆续添入,为数不少。恐该逆死守之意愈坚,尚冀皖逆有援应之日。

咸丰终于忍无可忍,3月9日下旨将德兴阿革职,拔去花翎,革去骑都尉世职。江北大营所有官兵交由和春节制。原来江北的鞠殿华、成明、毛三元统统撤任,和春只保举富明阿一人帮办江北军务。

其实和春对攻下六合同样没有指望,主将张国樑率重兵正在两浦驻扎,不能动弹,他所面对的,是怒气冲冲从安徽返回的李秀成平叛大军!

李秀成率军前往收复浦口——电视剧《太平天国》剧照

来源: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