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夕节,这个源于牛郎织女美丽传说的节日,早已成为中国传统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民间故事。叶圣陶先生改编的版本中,牛郎虽以拿走织女衣服的方式结识织女,成就了一段传奇姻缘,然以现代眼光审视,此举确实会引发争议。牛郎这是聪明的行为,还是“渣男”的举动?
8月30日在元雅读书【第一读写营】举行了第十二期创意写作微比赛,大家的写作热情高涨,写出许多“七夕独家印记”的优秀作品。
元雅读书【第一读写营】
七夕与朝夕
【第一读写营】成员: 万露
七夕节,这个源于牛郎织女美丽传说的节日,早已成为中国传统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民间故事。叶圣陶先生改编的版本中,牛郎虽以拿走织女衣服的方式结识织女,成就了一段传奇姻缘,然以现代眼光审视,此举确实会引发争议。牛郎这是聪明的行为,还是“渣男”的举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各样的节日都被包装成了“购物节”。商家早早开始宣传,好像不送礼物就是不够爱。可是,真正的情感,又哪是物质所能衡量的呢?
其实,真爱远非物质所能衡量。不懂浪漫、不会送礼,却默默扛下房贷车贷的男性,往往更值得依靠。只会通过小手段获取女方欢心而没有生活承担能力的,反而是女方的灾难。
现在的年轻人,看待爱情越来越通透了。调查显示,超过70%的年轻人将“个人成长”列为择偶核心标准。他们不再单纯追求外在的条件,而是更看重灵魂的契合。
过节最重要的是开开心心与伴侣共度时光,即使平平淡淡也没什么不好。日子是过出来的,偶尔的小惊喜固然美好,但长久的稳定和安心才最为珍贵。两个人一起做饭、打扫房间,周末窝在沙发上看一部老电影,偶尔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斗嘴,却又很快和好……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恰恰是爱情最真实的模样。
七夕夜,与七号线相遇
【第一读写营】成员:池一禾
昨天七夕,我和堂妹约在万象城吃晚饭。商场里人来人往,很多成双成对的情侣,也有全家出来过节的人。我们选了萨莉亚,因为价钱实惠,味道也不错。
堂妹点了份意面和奶油蘑菇汤,我要了焗蜗牛和千层面。等餐的时候,她跟我聊起大学里的趣事,说她的室友妈妈和她第一次见面,送了她一颗菠萝盆栽,并表演了baby shark的舞蹈。我看了视频忍不住笑,也跟她分享了我大学生活中遇到的糗事。我们好久没这样坐下来好好聊天了,虽然只是些日常琐事,却让人觉得特别轻松。
吃完饭,我们想起新闻里说七号线今天开通,可以免费乘坐,就决定去体验一下。走到地铁口,果然看到很多人,比平时的万象城热闹多了。有不少老人家带着小孙子小孙女来乘凉,孩子们兴奋地跑来跑去,整个车站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们在安检领了体验券,就是一张简单的橙色小纸片,上面印着“如7而至”和进站的二维码。排队进站的人不少,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
走进车站,穿越百年的商帮记忆开始加载。7号线以“宁波商帮文化”为主题,将“海”的元素贯彻全线,彰显开放、包容、开拓的城市品格和海纳百川的“宁波帮”精神。行走之间,仿佛置身于流动的“宁波帮”博物馆,零距离感受“四海交洽、慕义为善”的甬帮精神。
车来了,里面已经站了不少人。我们挤上车厢,找了个角落站着。列车开动得很平稳,冷气开得足,在炎热的夏天里显得特别舒服。
没过几站就到了外滩大桥站,我们跟着人流下车换乘。堂妹挽着我的手说:“今天真好,吃了好吃的,还免费坐了地铁。”我点点头,看着地铁站里各种各样的人——有牵手的情侣,有说笑的朋友,有带着孩子的父母,每个人都在这条新开通的地铁线上,共享着这个特别的七夕夜。
那张小小的体验券,我把它夹在了笔记本里。以后每次看到,都会想起这个简单却温暖的夜晚,想起这座城市里平凡而真挚的相聚。
七夕遇上奥运
【第一读写营】成员: 张苗
当七夕遇上奥运,浪漫与激情的碰撞不仅发生在赛场之上,更悄然渗透进寻常家庭的日常,在传统与现代、温情与烟火气的交织中,勾勒出别样的生活图景。
2024年8月10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与巴黎奥运会浪漫邂逅。七夕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承载着对忠贞爱情的赞颂,作为“中国情人节”,它总与约会、赠礼的浪漫仪式感相连。而奥运会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以拼搏与激情点燃人们的热情。当这两个特殊节点相遇,既让传统节日的韵味借由国际舞台传播——如东方古典元素的花西子同心锁口红、手工墨拓、扎染丝巾,在传递七夕习俗的同时,让世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也为平淡的生活注入了意外的波澜。
对于许多中年夫妻而言,生活的琐碎早已磨平了刻意表达爱意的习惯,甚至常常淡忘七夕这样的节日,即便在奥运与七夕广告的频繁提醒下,也多是敷衍应对。但这个特殊的交汇日,却悄然改变了这一切。许久没有一起看电视的夫妻,或许会因为奥运开幕式的吸引力,难得地凑在沙发上,一起熬夜、喝啤酒、吃薯条与绝味鸭脖。赛场内的竞技热血与场外的烟火气息交融,让这个原本可能被忽略的七夕,多了份无需言说的陪伴与默契。
就这样,七夕的浪漫不再仅仅是传说中的唯美意象,奥运的激情也不止于赛场的欢呼呐喊。两者的相遇,既让传统节日在国际视野中绽放光彩,也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唤醒了平凡生活中被忽略的温情。
读《牛郎织女》有感
【第一读写营】成员: 许一程
近年来,网友们热议起童年“毁三观”的童话故事与民间故事,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备受争议。在流传最广泛的故事版本里,牛郎偷藏了织女的衣服,因此与织女相识,结为夫妻。网友们提出质疑,凭什么牛郎偷了织女的衣服,织女却要嫁给他?并大呼,小时候错怪王母娘娘了!
牛郎织女、天仙配等仙凡恋的故事,往往蕴含着反对封建家长制、追求婚姻爱情自由的寓意。巴金的作品《家》便叙写了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悲剧,面对封建礼教导致的一系列悲剧,青年们思想觉醒,并以实际行动抗争。若以《家》的故事背景来看牛郎织女,将王母娘娘代入封建家庭里因家族利益、一己好恶来左右青年男女婚姻的家长,网友们就不会认为王母娘娘是对的。
现如今,女性对于婚姻爱情又有了新的理解与追求,于是牛郎织女故事又在现代网友笔下演绎出织女摆脱“母职”、“妻职”束缚,追求个人事业与理想的版本。近年,电影《出走的决心》因聚焦传统家庭结构中的女性困境、觉醒与反抗,广受女性关注,电影主人公李红在为家庭操劳半生之后,决定发动汽车开启自驾游,而电影主人公的原型苏敏女士,已经于今年年初官宣离婚。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历史的今天,牛郎可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织女也可以重新穿上羽衣翱翔于天际。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曾在访谈中说,女性如何兼顾事业、家庭是一个“伪命题”。“所谓的平衡,不是只靠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与你一起。爱人、父母、亲人呵护你的翅膀,才能飞得更稳、更远。”
婚姻不再是爱情故事的圆满结局,如何在婚姻中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成为网友特别是女性朋友们更为关注的问题。在择偶时,年轻男女们往往需要请父母把把关,得到父母的祝福。现代版本的牛郎织女,无需再面对大家长的刁难,不过,新组建的小家庭依然要面对工作、生活的风风雨雨。愿天下有情人都能携手走过风雨,愿天下人都能觅得良人。
既要“志同道合”也要“求同存异”
【第一读写营】成员: 元丰
相比情人节,七夕在我心目中的分量要重一些,因为它有厚重的文化背景在,不像情人节,商业气息太重,感觉被裹挟着搞一场仪式,仪式过后,空空如也。
每到七夕这样的时间点,总让人思考一个问题:两人相处,到底什么重要?或者说,应该把握什么原则?
人们历来把“情意”看得很重。古人讲:“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些诗句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一方面是因为文字本身好,更主要的,是击中了人们的内心,因而被人们选中,被历史所选择。金庸武侠,除了侠骨,更有柔情,两者是金庸武侠的一体两面,而后者,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然而,回望自己与爱人相处的历史,再看看他人的故事,总的感到,诗词固然美好,武侠也令人沉醉,但生活本身就是矛盾的运动,琴瑟和鸣,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而非现实的标尺——用这样的标准去规训生活,恐怕不是消灭矛盾,而是在激化矛盾。因此,不要害怕矛盾,因为矛盾永远都有。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处理矛盾。
两个人走到一块,大抵上是志同道合的,也就是在价值追求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总会有差异,这就是矛盾。处理这样的矛盾,就要求同存异。首先,要内求诸己。不要一味要求爱人怎么样,首先要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自己没做好,自己先改,形成示范。其次,要会沟通。有问题好好说,少指责,多提建设性的意见。最后,要能包容。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太计较,不要因为一点事情搞得鸡飞狗跳。原则性问题,也要换位思考,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思想上的统一。
总是忘记的情人节
【第一读写营】成员: 林深鹿
结婚之后似乎就没有认真过七夕这个节日了,尤其今年,已经是婚后第八年,直到了晚上刷朋友圈,爱人才略略调侃:“噢,今天是七夕呀?没准备礼物呀!”
我也只是淡淡地说:“是啊,竟然没给我准备礼物?”
然后我们俩相视一笑,这个节日也就这么过了。
为啥我这个女人这么“傻”这么好哄?
那是因为这个男人很浪漫,只不过浪漫不在七夕,而在日常。
每天我下班回来的路上,不论多晚,甚至有时候忙碌到忘记报备回家时间,只要接到电话,他总会说:“不着急,等你回来再炒菜。”
为了做好每天晚上这顿饭,前一天晚上就备好材料。为了节约回家的时间,不开车,跑着赶地铁,下了地铁就一路跑回来。到了家就不停洗洗刷刷,不停看时间,只为了我能到家就吃上刚出锅的菜。
工作上遇到任何糟心的事,他都会站在我的立场,给予我情绪的安抚。
每天早晨赶着出门,他依然会张开手臂,让我抱抱他,提醒我开车再着急也要小心点哦!
放假了,他一定会规划路线,带我去风景不错的公园,每次景点都不一样。出门也不用我操心,我就在车里眯眯觉,到点摆好姿势拍照就可以了。
别的男人到了岳母家里总是不自在,而他总是大大方方,对每一个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去关心爱护,也教会了我改善了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方式。
每次去逛街买回一堆衣服,他从不会说买这么多呀!而是津津有味地看我一遍遍试穿新衣服,点评老婆的身材和品味都很不错。
时常对我这个不修边幅的老婆说:“嗯,还有几分姿色。”
他欣赏我的每个“特点”,都当成“优点”,于是我慢慢褪去了童年时蒙上的那层丑小鸭的自卑,变得越来越自信。
曾经很爱那句歌词:“其实爱对了人,每天都是情人节。”现在变成了我每天最感恩的一句心里话。
爱,是那份在场,那份看见,那份陪伴,所以所谓的情人节也就稀松平常啦!
如果你有志于投身写作,实现创作梦想,或者是成为阅读推广人
【沈嘉柯工作室】创办【第一读写营】,十年指导10000+学员(含青少年)发表《中国青年报》《南京日报》《意林》《燕赵晚报》《作文辅导》《深圳晚报》《楚天都市报》《河南科技报»《西安商报》《中学生》《南方周末》《东方少年》《中国文艺家》《读者》《青年文摘》等一千多家报刊及中华网、凤凰网、湖北作家网新媒体十万余篇。
V⭐号:jing58_0204
来源:最佳阅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