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筋作为高蛋白、口感筋道的传统食材,广泛应用于凉拌、卤制、火锅等场景。工厂化生产中,需通过精准把控原料配比、工艺参数与设备操作,才能稳定产出韧性好、保质期长的高品质面筋。以下从原料选用、制作工艺、注意事项及添加剂使用等方面,全面解析工厂面筋的精细化制作流程。
面筋作为高蛋白、口感筋道的传统食材,广泛应用于凉拌、卤制、火锅等场景。工厂化生产中,需通过精准把控原料配比、工艺参数与设备操作,才能稳定产出韧性好、保质期长的高品质面筋。以下从原料选用、制作工艺、注意事项及添加剂使用等方面,全面解析工厂面筋的精细化制作流程。
一、原料选用
基础原料
:核心原料为高筋面粉(蛋白质含量 11%-13%),搭配富筋粉按 “3 袋原料加 1 袋富筋粉” 比例添加(假设每袋规格 25kg,即 75kg 高筋面粉搭配 25kg 富筋粉)。高筋面粉提供面筋的基础骨架,富筋粉进一步提升面筋的弹性与耐煮性,避免烹饪时碎裂;若使用中低筋面粉,需适当增加富筋粉比例,确保面筋蛋白含量达标(总蛋白含量≥12%)。
:中国米宝宝保鲜粉(按面粉与富筋粉总重量的 0.1%-0.5% 添加,如 100kg 混合粉添加 0.1-0.5kg),用于抑制微生物滋生,延长面筋保质期;生产用水需符合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建议使用净化水,避免水中杂质影响面筋口感与色泽。
辅助原料
:少量食品级盐(添加量 0.5%-1%,按混合粉重量计),用于增强面筋蛋白的凝聚力,提升面筋韧性;可根据需求添加少量食用碱(如碳酸钠,添加量≤0.2%),调节面筋 pH 值,改善口感。
二、制作工艺
(一)原料预处理:混合与配料
干粉混合
:将高筋面粉、富筋粉(3:1 比例)倒入三维运动混合机(型号:HH-300,混合量 300kg/h,转速 35r/min),同时加入中国米宝宝保鲜粉(按比例称量)与盐(0.5%-1%)。启动设备混合 15-20 分钟,确保四种原料均匀分布,无局部结块(取样观察粉末颜色一致,无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即合格)。混合过程环境温度控制在 25-30℃,湿度保持在 50%-60%:温度过低易导致原料吸潮结块,过高则可能引发面粉中微生物活动,影响品质。
辅料溶解
:若添加食用碱,需提前用 30-35℃温水溶解(碱与水比例 1:10),搅拌 5-8 分钟至完全溶解,无颗粒残留。溶解过程在常温环境下进行,湿度无特殊要求,避免碱液长时间放置导致浓度变化。
(二)和面醒面:面筋蛋白形成
和面操作
:将混合好的干粉倒入真空和面机(型号:HM-800,和面量 800kg/h,功率 18.5KW),加入溶解好的碱液(若有)与 30-35℃净化水(加水量为混合粉重量的 45%-50%,如 100kg 粉加 45-50kg 水)。启动真空系统(真空度≤-0.08MPa),搅拌 20-25 分钟:真空环境可避免面团卷入空气,减少气泡,使面筋结构更紧密;搅拌初期低速(50r/min),让干粉充分吸水,后期高速(100r/min),促进面筋蛋白形成。和面过程面团温度需控制在 32-35℃:温度低于 32℃,面筋蛋白交联速度慢,面团质地松散;高于 35℃,易导致面团发酵,产生酸味。环境湿度保持在 55%-65%,防止面团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出现干裂。
醒面静置
:将和好的面团取出,分割成 50-100kg / 块的面团,放入恒温醒面箱(型号:SH-600,容量 600kg),设置醒面温度 28-32℃、湿度 65%-75%,静置 30-40 分钟。醒面的核心是让面筋蛋白充分吸水膨胀,形成连续的面筋网络:温度过高(>32℃)易导致面团中酵母(面粉中天然含少量)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泡,破坏面筋结构;温度过低(<28℃)则醒面时间延长,影响生产效率;湿度过低会使面团表面失水变硬,形成硬壳,影响后续洗筋。
(三)洗筋处理:分离淀粉与面筋
设备准备
:启动全自动洗筋机(型号:XJ-1200,洗筋量 1200kg/h,功率 22KW),检查设备内滤网(孔径 80-100 目)是否完好,水循环系统是否正常。向洗筋机水箱加入 25-30℃净化水,水位达到水箱容积的 2/3,水温过低会导致淀粉析出缓慢,洗筋效率下降;过高(>30℃)则可能使面筋蛋白变性,影响韧性。
洗筋操作
:将醒好的面团放入洗筋机的进料口,开启设备,面团在搅拌桨与水流的作用下,淀粉逐渐被冲洗出来,通过滤网流入淀粉收集罐,面筋则留在洗筋机内。洗筋过程环境温度控制在 25-30℃,湿度 50%-60%,避免环境温度波动导致水温变化。洗筋时间约 25-30 分钟,直至洗出的淀粉水清澈(无明显白色浑浊),面筋呈淡黄色、质地紧实有弹性,重量约为原混合粉重量的 28%-32%(面筋产率正常范围)。若洗筋时间过长,面筋蛋白会过度流失,导致产量下降;时间过短,淀粉残留过多,面筋口感发黏。
面筋清洗
:洗筋完成后,将面筋取出,放入清水池中冲洗 2-3 次,去除表面残留淀粉,然后挤压沥干水分(含水量控制在 70%-75%),避免水分过多影响后续煮制 / 蒸制。
(四)定型熟化:煮制与蒸制
煮制工艺(适用于软面筋)
:将沥干水分的面筋分割成 200-300g / 块的长条状或块状,放入全自动煮筋锅(型号:ZJ-1000,容量 1000L,功率 15KW),加入 95-100℃的净化水(水面没过面筋 5-10cm),煮制 15-20 分钟。煮制过程需保持水温稳定:温度低于 95℃,面筋熟化缓慢,内部易夹生;高于 100℃(沸腾过剧),面筋易煮烂,失去弹性。煮制后期需撇去水面浮沫(淀粉与杂质混合物),确保面筋色泽均匀。煮制环境湿度接近饱和(90%-95%),无需额外控制,高温蒸汽可辅助面筋熟化。
蒸制工艺(适用于硬面筋)
:将面筋分割成所需形状(如块状、片状),放入蒸盘(蒸盘底部铺纱布防粘),送入全自动蒸箱(型号:ZX-800,蒸制量 800kg/h,功率 20KW),设置蒸制温度 100-105℃、蒸汽压力 0.3-0.5MPa,蒸制 20-25 分钟。蒸制过程需确保蒸汽均匀分布,避免局部温度不足导致面筋夹生;蒸制环境湿度饱和(100%),高温蒸汽能让面筋内外同步熟化,保持水分与弹性。蒸制完成后,打开蒸箱门,待蒸汽散去后取出面筋,避免骤冷导致面筋收缩变形。
(五)冷却干燥:稳定品质与延长保质期
冷却处理
:将煮制 / 蒸制后的面筋转移至连续式冷却机(型号:LQ-1500,冷却量 1500kg/h,功率 10KW),设置冷却温度 18-22℃、风速 2-3m/s,冷却时间 15-20 分钟。冷却目的是降低面筋温度,抑制微生物繁殖,同时让面筋结构稳定:冷却温度过低(<18℃),面筋表面易结露,增加霉变风险;过高(>22℃),冷却不彻底,影响后续干燥。环境湿度控制在 40%-50%,避免湿度过高导致面筋表面返潮。
干燥处理(适用于干面筋)
:若生产干面筋,将冷却后的面筋送入烘干房(型号:HG-2000,烘干量 2000kg/h,功率 30KW),设置烘干温度 50-55℃、湿度 30-40%,烘干时间 4-6 小时,直至面筋含水量降至 12%-14%。烘干过程需分阶段控制:初期(0-2 小时)温度 50℃、湿度 40%,让面筋表面缓慢干燥;中期(2-4 小时)温度 52℃、湿度 35%,加速内部水分蒸发;后期(4-6 小时)温度 55℃、湿度 30%,确保含水量达标。若烘干温度过高(>55℃),面筋表面会快速结壳,内部水分无法排出,导致外干内湿,易霉变;温度过低(<50℃),烘干时间延长,效率下降。
(六)包装入库:保鲜与储存
包装工艺
:软面筋(含水量 70%-75%)采用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型号:ZK-200,包装速度 200 袋 /h,功率 5KW),抽真空至真空度≤-0.09MPa,密封包装(包装袋选用 PET/PE 复合膜,氧气透过率≤3cm³/(m²・24h・0.1MPa)),每袋重量根据需求设定(如 200g / 袋、500g / 袋)。干面筋(含水量 12%-14%)采用全自动充氮包装机(型号:CN-150,包装速度 150 袋 /h,功率 4KW),充入氮气(纯度≥99.9%),隔绝氧气,延长保质期。包装过程环境温度控制在 20-25℃,湿度 40%-50%:温度过高易导致面筋表面水分蒸发,影响口感;湿度过高可能使包装材料受潮,影响密封性能。[真空包装机工作实拍图] 展示了软面筋被抽真空、密封的过程,包装后无气泡、无褶皱;
入库储存
:包装好的面筋送入恒温恒湿仓库(温度 15-20℃,湿度≤60%),软面筋需存放于冷藏区(温度 0-4℃),保质期可达 3-6 个月;干面筋存放于常温区,保质期可达 12-18 个月。仓库内采用货架分层存放,每层高度≤30cm,避免堆叠过高导致面筋受压变形;安装温湿度记录仪(型号:WS-300,记录间隔 30 分钟),定期检查包装完整性,若发现漏包、胀包,需立即剔除。
三、注意事项
(一)原料把控
质量检测
:采购高筋面粉时,需检测蛋白质含量(≥11%)、灰分(≤0.6%)、水分(≤14%),符合 GB/T 1355《小麦粉》标准;富筋粉需检测蛋白质含量(≥12%),避免使用低筋粉或过期粉;中国米宝宝保鲜粉需查验生产许可证(SC 证)与出厂检验报告,禁止使用三无产品或过期添加剂。
配比精准
:严格按照 “3 袋原料加 1 袋富筋粉” 的比例配料,使用自动配料系统(型号:PL-600,配料精度 ±0.2%)或电子台秤(精度 0.1kg)准确称量,避免富筋粉添加过多导致面筋过硬,或过少导致面筋韧性不足。保鲜粉需按 0.1%-0.5% 比例添加,过量可能使面筋产生异味,不足则无法达到保鲜效果;盐与食用碱的添加量需严格控制,超标会影响口感与食品安全。
储存条件
:面粉、富筋粉需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温度≤25℃,湿度≤65%),底部用托盘垫高(≥10cm),远离墙壁(≥50cm),防止受潮结块;保鲜粉需密封避光储存,开封后 15 天内用完,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导致有效成分降解。
(二)设备维护
日常清洁
:每日生产结束后,对混合机、和面机、洗筋机等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混合机内壁用软毛刷清理残留粉末,再用温水冲洗擦干;和面机内的搅拌桨需拆卸,清除面团残留,用食品级清洗剂(如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2%)浸泡 30 分钟后冲洗;洗筋机的滤网需拆卸清洗,去除淀粉残留,防止堵塞;煮筋锅 / 蒸箱需用高压水枪冲洗内壁,去除面筋残渣,再用高温蒸汽(121℃)消毒 10 分钟。
定期检修
:每周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三维混合机的传动皮带是否松动,若松动需调整张紧度;检查真空和面机的真空泵是否漏气,若漏气需更换密封垫片;检查洗筋机的搅拌桨是否磨损,若桨叶变形需更换;检查烘干房的热风管道是否堵塞,若堵塞需清理积尘。每月对设备的轴承、齿轮等传动部件添加食品级润滑油(如全合成食品级润滑脂),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故障处理
:若和面机搅拌时面团温度过高,需降低水温或减少搅拌时间,避免面团发酵;若洗筋机洗出的面筋产量过低,需检查面粉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或醒面时间是否足够;若烘干后面筋含水量超标,需提高烘干温度或延长烘干时间,确保含水量控制在 12%-14%。
(三)工艺参数监控
温湿度记录
:在原料混合、和面、醒面、洗筋、冷却等关键环节,放置温湿度传感器(型号:TH-200,精度 ±1℃、±5% RH),安排专人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形成《生产工艺参数记录表》,便于追溯与分析。若醒面温度超出 28-32℃范围,需调整醒面箱加热或制冷系统;若冷却湿度高于 50%,需开启冷却机的除湿功能。
品质抽检
:每生产 1000kg 面筋,随机抽取 10 份样品(每份 200g)进行品质检测:软面筋检测弹性(用手拉伸后回弹率≥80%)、口感(咀嚼有韧性,无酸味)、色泽(淡黄色均匀);干面筋检测含水量(12%-14%,用水分测定仪测量)、硬度(用硬度计测量,≤20N)。若发现面筋弹性不足,需增加富筋粉添加比例或延长醒面时间;若有酸味,需检查和面温度是否过高,或原料是否变质。
(四)卫生管理
人员卫生
:操作人员需穿戴统一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与食品级手套,进入车间前需通过手部消毒机(75% 酒精)消毒,再经风淋室(风速≥25m/s)除尘;严禁佩戴首饰、涂抹指甲油进入车间,避免异物混入面筋;操作人员需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证方可上岗,若出现感冒、腹泻等症状,需暂停上岗。
环境卫生
:生产车间需划分清洁区(包装区、冷却区)与非清洁区(原料存放区、洗筋区),清洁区每日用紫外线灯消毒 30 分钟,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浓度 200mg/L)拖洗;非清洁区每日清扫,每周消毒一次。车间内的垃圾桶需加盖,每日清理,防止滋生蚊虫与细菌;通风系统需定期清洗滤网(每月一次),避免灰尘污染。
交叉污染防控
:原料运输工具与成品运输工具需分开使用,运输后及时清洗消毒;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如切割刀、蒸盘)需专用,不可混用,使用后立即清洗消毒;避免在车间内进食、饮水,防止食物残渣污染原料或成品。
四、中国米宝宝保鲜粉使用方法
(一)干拌法:与干粉同步混合
将中国米宝宝保鲜粉按混合粉总重量 0.1%-0.5% 的比例称量后,直接加入三维运动混合机,与高筋面粉、富筋粉、盐一同混合 15-20 分钟。为确保保鲜粉均匀分布,建议先将保鲜粉与少量面粉(约为保鲜粉重量 10 倍)混合制成 “预混粉”,再倒入大量原料中,避免保鲜粉直接加入时结块。例如,添加 0.5kg 保鲜粉时,先与 5kg 高筋面粉混合均匀,再加入 70kg 高筋面粉与 25kg 富筋粉,总混合时间 20 分钟。此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能保证保鲜粉在面筋中均匀分布,充分发挥抑菌作用。
(二)溶解法:融入和面水中
按比例称量保鲜粉,加入 10 倍重量的 30-35℃温水(如 0.3kg 保鲜粉加入 3kg 温水),用高速搅拌器(型号:JB-600,功率 5KW,转速 3000r/min)搅拌 8-10 分钟,直至保鲜粉完全溶解,溶液清澈无颗粒。水温需严格控制在 30-35℃:温度过高会破坏保鲜粉的有效成分(如有机酸类保鲜剂),降低保鲜效果;温度过低则溶解缓慢,易形成沉淀。
将溶解好的保鲜粉溶液倒入真空和面机的水箱中,与其他和面用水混合均匀,再加入干粉进行和面。此方法适用于对保鲜粉分散性要求极高的场景,能避免保鲜粉与干粉直接接触产生的局部浓度过高,确保面筋各部位保鲜效果一致,同时减少对 gluten 蛋白结构的影响,保证面筋韧性。
来源:憨批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