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记忆不会消逝。世界各国二战类博物馆和纪念场馆是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以实物遗存、场景还原与多元叙事,帮助人们了解二战历史。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胜利博物馆(原名“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记忆不会消逝。世界各国二战类博物馆和纪念场馆是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以实物遗存、场景还原与多元叙事,帮助人们了解二战历史。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胜利博物馆(原名“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启动了一个新项目,名为“胜利之声”,面向全球征集在卫国战争期间穿越烽火线的家书,通过字里行间寄托的乡思,来回顾那段历史,重温人们的生活情感状态,守护历史记忆,珍惜和平。近日,该博物馆的历史专家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也是再现历史,记叙和保存这些记录至关重要。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
突出卫国战争1418个日夜的关键时刻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以卫国战争为主题,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历史博物馆之一,也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以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和二战历史为主题的军事博物馆。据博物馆历史学家亚历山大·米哈伊洛夫介绍,它的主要目标和使命就是保存卫国战争时期的历史记忆。据人民日报报道,胜利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于1995年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正式开放,目前每年举办900多场各类主题活动,参观访问人次超百万。
“我们博物馆的目标是展示和谈论这些事件,突出卫国战争1418个日日夜夜的关键时刻。”米哈伊洛夫说,“我们旨在介绍二战和卫国战争的背景、原因和触发因素,以及苏联和苏联人民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导作用。”
米哈伊洛夫还说,战争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许多人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甚至父母都曾在前线作战,或作为战时劳动力一部分,为各种工厂、企业和农场做出贡献。“而我们的任务是,通过个人物品、文物和亲属对在前线战斗亲人的回忆,保存这些与军事和劳动相关的事迹,在博物馆永久收藏。”
迄今,胜利博物馆仓库收藏了大约50万件物品,从各种军队制服的小纽扣,到俄罗斯最大展品——340吨级的铁路火炮系统,口径为305毫米,长度超过40米,重量为340吨,高度几乎与三四层建筑一样高。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的藏品
用声音重塑战火亲情
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博物馆筹备了一个名为“胜利之路”的新展览,于5月5日开幕。作为策展工作的一部分,博物馆在线征集在卫国战争期间的往来家书。“这些信件记录了家族历史,是珍贵的家族遗产。通过这些信件,人们可以了解在战争期间的经历,士兵们从前线写给家人的,以及家人写给前线亲人的,展示了人们如何相互支持鼓励、分享生活讯息以及讲述个人经历等。对我们来说,保存这些宝贵的历史非常重要。”米哈伊洛夫说。
博物馆在线邀请莫斯科和其他地方的人用声音录制这些信件,朗读片段30秒或1分钟,将它们纳入“胜利之声”项目。自此,这些家庭故事可以不止保存在家里,还能留在博物馆中,让参观者也能听到。目前,已有约1800封这样的信件以“声音”的形式得以上传呈现。
“这些信件是士兵军官不顾一切留下的日记记录,从正面和侧面反映那段时期的经历,揭示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保存这些信件是为了以后可以记住他们,不让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时刻被人遗忘。”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
铭记历史 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卫国战争和二战不仅影响了很多俄罗斯人,还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米哈伊洛夫说,博物馆参观者人数不断增加,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带着极大兴趣,通过这里的展览来了解和回顾这个重要历史阶段,纪念先人为重塑和平而做出的重大贡献。
米哈伊洛夫还说,博物馆有责任展示和讲述为什么这场战争会变成这样、战争时期的大规模英雄壮举,以及它如何给所有人留下如此深刻的伤痕,希望当代人可以尊重、记住这段历史,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通过历史研究,也可以了解人们如何参与某些特定历史事件。“他们可能通过自己或与许多其他人一起影响了历史进展,无论是通过劳动还是战斗壮举,改变了事件进程,将我们带到了今天的位置。”
此外,通过对历史教训的研究,80年或90年前有些国家所犯的错误在今天仍有警戒作用。以这些国家和事件为例,“我们必须明白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避免。这种意识有助于我们识别过去发生的事情,或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产生早期预警信号,并知道如何应对。”
“我们必须以先人为榜样,利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技术进步,预防、遏制和解决全球性问题,不允许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他说。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王薇
编辑 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