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黎锦、黎纹银碗、手工黎锦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来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14件特色文化展品亮相海南自由贸易港主题展“向绿图强”板块,向与会嘉宾展示民间文艺创新成果,传递海南民族文化的时代活力。
南海网3月27日消息(记者 苏桂除)黎锦、黎纹银碗、手工黎锦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来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14件特色文化展品亮相海南自由贸易港主题展“向绿图强”板块,向与会嘉宾展示民间文艺创新成果,传递海南民族文化的时代活力。
手工黎锦编织包。记者 苏桂除 摄
走进“向绿图强”展厅,由多个市县选送的特色展品集中向参会嘉宾进行展示,其中,保亭选送的14件民间版权作品特别抢眼。作品涵盖摄影、手工艺产品、黎纹银器等多个方面,既有将千年黎族图腾与现代设计融合而成的黎锦、手工黎锦编织包。以錾刻技艺复刻民族历史纹样、展现匠人匠心的黎纹银碗、银镯等银器,还有呈现了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的欢腾场景、特色水果喜获丰收的场景等摄影作品。
黎纹银器。记者 苏桂除 摄
在动态展演环节中,保亭还派出2名中小学生代表,通过黎族乐器鼻箫演奏《久久不见久久见》《捡螺歌》等民歌,让保亭的民间文艺创新成果更加具象、生动。展演既呈现了非遗进校园的育人成效,也彰显了保亭通过青少年培育计划激活文化传承内生力的创新路径。
“黎族乐器鼻箫之前在博物馆内见过,没想到能在年会上听到鼻箫演奏的黎族民歌,很是动听,令人陶醉。”几名参会嘉宾在观看中表示,通过这样的“走出去”展演,让人欣赏到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的同时,也增进人们对黎族苗族乐器的认识,更是一种别样的文化传播。
摄影作品。记者 苏桂除 摄
“我们对这些民间作品做版权保护,其目的是让版权有传承,进一步激发民间文创文艺作品的原创性。”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保亭入选中宣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此次选送的14件特色文化展品,件件背后均有“故事”,如黎锦的故事沿延传承千年,《嬉水狂欢》及《喜摘“幸福果”》等摄影作品,分别勾画出七仙温泉嬉水节的热闹场景及保亭地域特色农产品代表红毛丹丰收的画面等,通过收集、挖掘、包装、展示,也让一些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创、文艺作品,通过版权的形式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展台上亮相的民间版权作品。记者 苏桂除 摄
据悉,保亭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以来,该县通过成立海南省研究生工作站,举办民间文艺版权知识专题培训,引进及指导企业培育“保亭有礼”文创品牌等系列举措,推动黎锦、藤编等近100余件文创产品完成版权登记,作品生动地展现出保亭独特的文化风貌、历史传统和民俗风情,不断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提供了鲜活范本。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