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让雨落下》是美国作家保罗•鲍尔斯的作品,由陆汉臻翻译。小说主要内容是年轻的纽约银行职员戴尔,因讨厌一眼望得头的机械生活,前往摩洛哥丹吉尔寻求新生。他本意是为了摆脱这种奴役,然而却陷入更加混乱不堪的生活漩涡。整个小说,情节紧扣人心,阅读时只想快点解开谜团,而
潮新闻客户端 潮客 黄岚
《就让雨落下》是美国作家保罗•鲍尔斯的作品,由陆汉臻翻译。小说主要内容是年轻的纽约银行职员戴尔,因讨厌一眼望得头的机械生活,前往摩洛哥丹吉尔寻求新生。他本意是为了摆脱这种奴役,然而却陷入更加混乱不堪的生活漩涡。整个小说,情节紧扣人心,阅读时只想快点解开谜团,而让人欲罢不能。浙江慈溪籍翻译家陆汉臻的译文,更是自然流畅,在这个小说中,我一点没有“这是国外小说”的感觉,因为他翻译时,全然是按照我们的阅读习惯来翻译的,由此也可见他卓然的翻译能力。
小说探讨了在现代生活中,当精神迷失时,人活着的本质是什么。当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时,就可以腾出手来看一眼自己的精神生活。小说中的戴尔,有份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有个体面的生活,但他却毅然放弃这样的生活。他的家人、朋友劝他,但他实在不能忍受了。如果每天重复一份同样的工作还能忍受的话,那每天待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如小说银行柜台前那小小的空间,对人的精神打击还是非常大的。主要是因为人,总喜欢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不习惯一直被束缚的。人,活着的本质是什么?是享受吗?还是奉献?
当他的精神迷失时,他只能想到换个环境,来解救自己。戴尔觉得他父母不能理解他的想法,“他们永远无法理解他心中的空虚,永远不会意识到他的空虚已经发展到了哪种地步。”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是一直存在的,两代人可能试着会互相了解,但是事实上能真正互相理解的却很少。孩子们总是会轻看父母,总觉得他们的思想观念老套了,跟不上他们的思想。而父母们又对孩子的自大看不惯,总想将自己的经验告诉他。这是不可调和的两代人。而打破这个僵局的办法,就是他尝试着离开美国这个地方,前往他认为可以解救他的地方,摩洛哥丹吉尔。
小说中的主人公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理想之地。丹吉尔是个国际区,他有一个迷人之处,就是只要你愿意出钱,什么东西都可以得到;只要你愿意出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到。在金钱万能论的状态下,人们确实对金钱的渴望是无限放大的。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只要你出得起价格。但是这个“钱”在温饱阶段,或许是有用的。但钱肯定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当处于如何满足精神需求时。像戴尔,在美国时,他并非缺少金钱。当他想到自己的理想生活时,已无关钱财。因为一个人的精神需求是无法用钱来解决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听一句话,“能用金钱解决的不是事儿”,果真,当你连金钱也解决不了的时候,才是遇到了大问题。
戴尔进入丹吉尔时,他没有过上他想象中的舒适生活。他去交际,无聊地等吃饭,无聊地与人周旋,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尴聊”的交际生活,而且他在与丹吉尔的人们交往时,发现人们的“生活很空虚,没有自己的方式,内心没有任何目标,大多数人都是不由自主地沿着别人设计的路走,他们做事机械,活像机器人,因为他们的天性就是如此。”这个就是没有思想的人,是个机器人般的存在。在这种状态下,堕落是必然的。戴尔参与非法交易、走私,与破产商、妓女、间谍等人交往,被人引诱而吸毒,甚至为了金钱纠纷而杀人。这样混乱的社会环境,不过是作者假设的一个场景,他想要说明的是,你是个怎么样的人,你就会受到这样的诱惑。如果你是个立场坚定三观正确的人,你不会受到如此诱惑也不会走上犯罪道路。一个内心不够健康强大又太空虚的人,是容易受到外界侵袭。
小说采用了多种意象来衬托主题的展现,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贯穿整个小说的雨,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明显代表无法化解的精神枷锁的意象。小说题目《就让雨落下》,在文中几乎都是下雨天,给人营造了一种压抑幽暗的环境。没有太阳,没有光。他后来的行为也见不得光。在他参与走私时,带着一大箱子钱,坐上小艇去西班牙,他是抗拒光明的,自觉进入黑暗的包围。“摩托艇慢慢进入了更安全的阴暗区域,远离了灯光,远离了被人发现的危险。”此时,戴尔已经参与走私了。他从寻找出路,到堕落,原本的朋友塔哈米,也被他雇佣的,成了他走私一箱子钱时的共犯。戴尔本是受公司老板委托,做一笔将英镑兑换成当地货币的非法交易。但他心生贪念后,借助塔哈米刚买的旧船,带着钱连夜逃离丹吉尔前往西班牙阿格拉,此地是塔哈米妻子的娘家,也是塔哈米熟悉的地方。表明塔哈米清楚戴尔的走私计划,且提供了关键协助,一同参与了携钱潜逃的行动。这样的行为,当然见不得光,只有阴暗黑暗才能给他安全的错觉。
当雨落下时,太阳正在死去。象征健康明媚的太阳很少出现,出现也是一种暴晒,是种伤害,如戴尔在丹吉尔烈日下产生的"视网膜灼伤"隐喻了他认知系统的崩溃。这样的太阳缺少温情,是对主人公获得虚假温暖的象征。之后还是雨的世界,雨隐含着对戴尔的压迫,他就一直生活在雨中,被空虚压抑,被雨水浸泡。这样的雨,让读者看了也是比较压抑的。最后,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提示着戴尔整个世界的崩溃。
文中,“你要让他们觉得你也被他的魅力所迷惑,你引诱他不断地往那根腐烂的树木上走,让他们越走越远,然后你突然将支撑物侧着让他们轰然倒下。”这个心理很让人玩味,为了毁掉一个人,先让他信任你,然后当他失掉警惕性时突然出手。丹吉尔引诱了戴尔,当他沉沦时他已然被毁灭了。
整个小说充满了探究,充满了对人性的考量,而最后结局的虚无,让人感到无奈。要探知自己的内心多么困难。我们会被现实假想所欺骗,也会被自己所欺骗,而不自知。
周三福利来啦!春风好书盲盒,内含三本春风好书,有作家签名版,也有全新的未拆封版,来试试手气,看看自己是不是幸运读者吧!
抽奖链接:点这里
抽到盲盒的幸运读者,阅读完盲盒里的书籍,也欢迎写一点读后感来我们的晚潮栏目投稿,期待您的佳作!
作者简介:黄挺女,笔名黄岚,浙江慈溪人,法学硕士,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天文学会会员。著有《黄岚诗钞》、《诗心游踪》。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