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不少网友说:如此举措,教育的公平性在哪?又该如何公平?高层次人才的子女享有终身制VIP待遇?高层次人才的子女也就一定是高层次人才了吗?
长沙教育局近期出台的关于2025年“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优待不纳入统招改革方案。
这一政策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网友们广泛讨论。
大多数家长在提出争议的同时,也对政策的合理性以及人才鉴定标准产生了质疑。
因此,不少网友说:如此举措,教育的公平性在哪?又该如何公平?高层次人才的子女享有终身制VIP待遇?高层次人才的子女也就一定是高层次人才了吗?
有人觉得教育公平遭受严重的破坏,“拼爹”现象又要再度回流。
公平与否成为了争议的焦点,质疑之声也逐渐高涨起来。
中考筛选机制决定了孩子上优质的重点高中,因为重点高中属于是稀缺性的资源,数量毕竟有限。
中考的目的是选拔,好的中学入学名额有限,学校的好班、尖子班都是有一定名额的,不是说谁想进就进,参加过考试的都进,这想想也不可能。
如果说是一样的话,都进入了好的班级,那么学校就不会去区分班级的优劣了。
看似是公平的,但如果那些自身优势大的孩子,后天又十分的努力,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汗水。
结果换来的是和不学习的孩子有着同等的待遇,那好学生心中也会有一些不满的“小九九”。
学校区分班级好坏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俗话说得好:“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这句话虽然不是那么的好听,但是却一语道破出了一个现象:个别不良因素往往会对整体环境因素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就如同那老鼠屎,不能说他的体积很小,就可以无视掉,那样小的老鼠屎,也足以毁掉整锅汤的品质。
一些家长反应,孩子回到家说:“班里不学习的‘混混’和好好学习的‘状元’在一起学习,把学习氛围给带跑偏,超级吵,无法静下心学习;还会带跑别人的思想,带着好学生一起不学习。”
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
近年来,长沙在引进高质量人才这一事上不断加强力度。
但这个政策中对于高质量人才界定也是含糊,将高层次人才按照层次分为ABCD四个档位。
ABC类的人数非常少,对于ABC类的划分网友们倒也没有说什么。
在各类舆论中,当属D类舆论的规模最多,其中涵盖人数众多,而且定义的范畴也是最广泛的。
当地企业里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等职位都被归入D档中。然而,这又怎能表明他们都是高质量人才呢?
如果这样说,难道高收入人群就都可算作高质量人才了吗?
高收入已经是对其能力的一种反馈,那他们的子女为何还要享受特殊优待呢?
烈士子女享受加分优待政策,这是国民共同所认同的事。
烈士子女的家庭作出了巨大牺牲,这与D类的情况,显然是不同的。
不少网友都表示说:“除了烈士,解放军,武警战士,消防员,没人值得我们用破坏教育公平来给他们的孩子加分。”
他们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舍生忘死,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优待烈士子女也是一种尊崇和回报。
还有说是:“准备培养世家了吗?”
古代的世袭制随着社会发展取消了,现在是又准备重拾起来了吗?
长沙市教育局出台的“新政策”表明,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减负提质、促进教育公平。
然而,教育公平的天平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倾斜。
网友评论到:“总所周知,只要一块筛网开了一个口子,不久就会变成一个窟窿。”
还有的说:“以后小孩就会攀比了。我爸妈是高层次,不和你一起考。”
更有的说:“其实长沙教育局不错了,把暗的东西摆在桌面上……也算个进步。”
教育局说是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社会听证、进行专家论证、实施风险评估等规范决策程序的基础上,才制定出台的这部“新政”。
不是说要给孩子们减负吗?减了谁的负?
所谓的“减负”难道只是给高层次人才家的子女减轻负担吗?
这样会使得普通学生觉得:“反正不管怎么样,也拼不过爹,那干脆不学了吧。”
真的有考虑到广大寒门学子吗?他们又该如何?
那些普普通通的家庭、清洁工、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又该如何走出来呢?
他们想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家庭背景、去改变自己的未来,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结果来了当头一棒,他们的努力终将白费吗?
无论怎么努力都竞争不过家庭背景厉害的高质量人才,将寒门学子的路给堵死。
高层次人才的子女从出生来就占尽先机,赢在了起跑线上。他们自幼便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果想吸引高素质人才并留住,可在薪酬、住房、医疗等方面给出更多的优惠,教育方面可以就近入学,异地就学等,不必过度优待子女“血脉”。
这样就很好的解除了对户籍限制的困扰,不但提供了便利,还保障了普通人的受教育机会。
而不是一味的过度优待子女“血脉”。
教育问题是具有敏感性的,毕竟家家都有学子,都期望自家孩子能够得到公平对待。
教育的初心,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公平的沃土里成长。
优质的资源本应该自然分配,要做到人人平等,这样才能让每位学子坚信“自己的奋斗是有价值的”。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如果高级人才的子女在升学上就可以得到特殊待遇,那么高官子女是否可以得到特殊待遇?富豪子女是否可以得到特殊待遇?
教育倡导人人平等,在平时家长也会告诫孩子不能以貌取人,职业也不分贵贱。然而,如今孩子一出生就被划分三六九等,这只会让孩子的攀比之心愈发严重。
实行教育改革的前提,必定是要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万万不能朝着“教育特权”之方向去发展。
实行教育公平这条底线是绝对不可去轻易触碰的。
唯有使改革全程置于阳光之下,让民众监督贯穿各个环节,方可使民众满意!
让孩子在公平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阳光的沐浴下健康长大。
来源:书山里的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