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辅市中心的广场上,25岁的程序员马克西姆向记者展示了他别在腰间的F-1防御型手榴弹。“这不是装饰品,上周我同事在买咖啡时被四个征兵官按住,他们现在应该在巴赫穆特郊外的战壕里。”
在基辅市中心的广场上,25岁的程序员马克西姆向记者展示了他别在腰间的F-1防御型手榴弹。“这不是装饰品,上周我同事在买咖啡时被四个征兵官按住,他们现在应该在巴赫穆特郊外的战壕里。”
【坐公交车都得揣着一颗手雷】
鉴于乌克兰征兵官抓壮丁的手段越来越魔幻,市民也开始随手携带手榴弹防身,以防止自己上街时被抓走。据目击者称,征兵办的人会点一份外卖,然后把外卖小哥一起拉上车,还顺走了他的交通工具。
乌克兰征兵办的“壮丁抓捕”行动已经演变成一场全民恐慌的闹剧。超市收银员在上班路上被拦截带走,公园里晨跑的青年被按倒在地塞进征兵办的卡车……
甚至是遛娃的父亲也被强行塞进车里,把孤零零的婴儿车留在路边。只要是四肢健全的人,哪怕是老人,也躲不开这种命运。所以手榴弹就成了基辅现在的时尚单品。
【送个外卖就直接拉上前线了】
前线的伤亡数字,就是这种疯狂行为的最佳注脚。根据流出的医院统计数据,新兵平均存活时间已从2023年的4.2周缩短至如今的11天。
某机械化旅指挥官私下承认,未经训练的新兵往往活不过第一次冲锋,“他们连战壕朝向都分不清”。
现在在乌克兰人眼中,征兵办的人比俄军还要命。毕竟你只要不在交战区,俄军就打不到你,但如果被征兵办带走,那就等于没命了。
现在乌克兰已经没有规范的征兵制度,只要是男性并且四肢健全就有可能会被抓走,有时候女性也不能幸免。
眼见城里人不好对付,征兵办还会跑到农村去抓壮丁。没想到农村人脾气更加暴躁,直接开着拖拉机碾压这些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乌克兰征兵抓壮丁的手段,连蒋校长都自愧不如。他们现在都用上高科技手段了。他们不仅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筛查街头监控,还通过电信运营商定位适龄男性手机信号。
有市民收到“恭喜您中奖”的短信,点击链接后立即暴露GPS坐标。基辅大学计算机系开发的“征兵办定位”APP日活用户超百万,民众依靠数据实时更新检查哨位置,其精确度堪比战时地图。
这种数字化抓壮丁让人防不胜防,民众的抵抗方式也显得悲壮。在利沃夫州,有村民用拖拉机堵住公路,车身上“要粮食不要棺材”的标语被西方媒体广泛传播。
乌克兰人现在是苦征兵办久矣,无奈之下只能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俄罗斯人,把征兵办的坐标发给对方,请俄军炸亖这帮人,留言称“麻烦炸得准一点。”
俄军当然是乐见其成,为了进一步瓦解乌军的后勤补充,尤其是人力资源的补充,俄军频繁对各地的征兵办进行打击。有了坐标的指引,俄军的火炮简直象长了眼睛一样。
耐人寻味的是,乌克兰征兵办如此和行径,国际上却没有人发声。虽然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布了措辞谨慎的关切声明,但西方军援仍在源源不断抵达。
某北约军官私下向路透社表示:“我们需要的是能消耗俄罗斯的士兵,至于这些士兵是否自愿……”这句话被电报群曝光后,基辅地铁站出现了用血红色油漆喷涂的标语“我们不是耗材”。
2022年战争初期,乌克兰民众自愿参军比例极高,但三年伤亡近50万人,民间从“爱国热情”转为“逃兵潮”,甚至出现整建制部队擅离职守。
可笑的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小泽,自己就是个逃过三次兵役的逃兵。当年美国说要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时,这个国家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来源: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