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近日,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阳信县水落坡镇,开展了一场融合生态理念、环境治理与农业科技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动能。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近日,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阳信县水落坡镇,开展了一场融合生态理念、环境治理与农业科技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动能。
生态理念扎根乡土,全国生态日科普先行。时值“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实践团在水落坡镇中心区域设立宣传点,通过发放精心制作的生态环保手册、组织趣味知识问答、现场讲解政策法规等形式,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传递给村民。学生们用通俗的语言解读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引导村民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守护美丽家园,为乡村生态振兴播撒理念种子。
校所联动守护碧水:巡河护河共筑生态屏障。实践团积极协同引黄灌溉服务中心小开河灌区二〇五管理科专业力量,共同开展了巡河护河专项行动。师生与技术人员一道,深入流经水落坡镇的引黄干支渠及重要河段,进行实地巡查。行动中,他们仔细排查排污隐患、记录河道淤积点、观测水体状况、捡拾沿岸垃圾,并对部分点位进行了简单的水质快速检测。二〇五管理科工程师现场讲解了引黄灌溉渠系的运行管护、水生态保护要点及常见问题的识别方法,提升了实践团成员及当地村民对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为守护“水脉”健康贡献了合力。
问诊环境痛点:垃圾污水治理献计献策。针对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关键环节,团队深入村庄开展细致调研。他们实地考察了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现状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与模式,聚焦管网覆盖不足、分散处理技术瓶颈等核心难题。结合专业知识和调研结果,团队提出了推广小型三格式污水处理池、强化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等因地制宜的改进建议,为提升水落坡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高校方案”。
科技赋能绿色农业:蚯蚓养殖驱动循环经济。实践团充分发挥生物工程专业优势,将农业技术指导重点锁定在生态循环养殖领域。在畜牧养殖集中区域,团队大力推广蚯蚓生物转化技术。他们详细讲解如何利用畜禽粪污进行规模化蚯蚓养殖,实现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师生们深入养殖场户,现场示范指导建床、引种、环境调控、蚓粪收集等关键技术,生动诠释了“畜禽粪污→蚯蚓→高值有机肥→肥沃农田”的绿色闭环生态链。同时,为黄牛的科学饲喂、疫病预防等提供了精准指导,有效激发了村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热情,助力产业绿色升级与提质增效。
实践结硕果,融合促振兴。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课堂教学的生动延伸,更是校地、校所多方协同服务乡村振兴的典范。通过生态理念宣讲、水域与陆地环境协同治理实践、特色农业技术的落地推广,实践厚植了生态文明意识,输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治理思路,更开辟了科技兴农、产业升级的新路径。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多元协作的实践活动,让更多创新成果在广袤的乡村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贡献坚实的职教力量。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