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店”兴起,从流量狂奔到价值深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3:07 1

摘要:随着微短剧的蓬勃发展,大江南北正兴起多个“竖店”。河南郑州集聚超800家短剧制作企业,从业人员达3万人;广东东莞,当地短剧基地打造了上百个标准化场景,实现“3天拍摄、7天制作、15天上线”。浙江更是全面开花,从金华横店、宁波象山等老牌影视基地,到杭州余杭、衢州

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袁小格(艺名),平时在省级实验室上班,暑假拍短剧缓解焦虑。

随着微短剧的蓬勃发展,大江南北正兴起多个“竖店”。河南郑州集聚超800家短剧制作企业,从业人员达3万人;广东东莞,当地短剧基地打造了上百个标准化场景,实现“3天拍摄、7天制作、15天上线”。浙江更是全面开花,从金华横店、宁波象山等老牌影视基地,到杭州余杭、衢州衢江、湖州南浔、台州临海等区域已形成完整的微短剧产业链。今年1-7月,横店已接待超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预计全年接待剧组数量将突破4000个。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以500多亿元的成绩超过中国内地全年电影票房总额。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634亿元,用户规模将达6.96亿。流量狂奔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微短剧高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隐忧。

内容同质化现象仍较为突出,“过度追求‘爽感’”成为行业痼疾。此前流行的“霸总”“穿越”等套路虽热度有所下降,但新的优质原创内容尚未充分填补空白。不少微短剧情节、人设相似,逆袭、复仇等题材扎堆出现,难以给观众带来持久新鲜感。

版权问题是悬在微短剧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微短剧行业存在未经授权改编网络小说、抄袭影视剧桥段等乱象。由于微短剧制作和传播技术更新快,法律法规制定相对滞后,加之网络环境复杂,侵权行为隐蔽性强、取证难。从业者与公众版权意识薄弱,导致维权成本高,严重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微短剧质量把控难度较大。一些平台为追求流量,对微短剧内容审核宽松,导致部分粗制滥造、价值观偏差的作品流入市场。比如,部分微短剧宣扬错误价值观,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

微短剧的未来,既需要以“快”制胜,抢占先机;更需要以“慢”沉淀,彰显价值。加强内容创新、完善版权保护、强化平台监管多措并举,微短剧方能从“流量取胜”进阶到“价值深耕”,实现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栏目主编:范兵、张裕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