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诉求不是“叛国”!印尼总统与其指责抗议,不如好好改政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13:00 1

摘要:他在发布的声明中指出,当局将公众示威活动随意贴上“叛国”或“恐怖主义”标签的做法已属过分,尤其当民众举行示威仅是为表达对存在争议的政府政策的诉求时,官方却频频以“外国干涉”、“扩大冲突”为由,将示威与极端负面定性强行关联,此举更显不合理。

国际特赦组织印度尼西亚分会执行主任乌斯曼·哈米德,就印尼总统此前声称“过去一周多地区示威活动存在叛国及恐怖主义行为”的声明,明确表达遗憾态度。

他在发布的声明中指出,当局将公众示威活动随意贴上“叛国”或“恐怖主义”标签的做法已属过分,尤其当民众举行示威仅是为表达对存在争议的政府政策的诉求时,官方却频频以“外国干涉”、“扩大冲突”为由,将示威与极端负面定性强行关联,此举更显不合理。

乌斯曼强调,近期多地区的示威活动本质上既非叛国行为,也与恐怖主义无关

他同时指出,总统的相关声明未能体察民众在示威中传递的不满情绪与合理诉求,显得十分麻木,缺乏对民意的基本尊重

此外,乌斯曼呼吁,对现场各类涉嫌犯罪行为拥有管辖权的执法人员,在提起诉讼时需优先遵循以人权价值观为核心的“比例原则”“必要性原则”与“合法性原则”。

他强调:“即便在应对犯罪行为时,国家也绝不能采取侵犯人权的手段。目前印尼已为示威活动设立安全通道,当局在保障示威安全的过程中,负有遵守人权原则的法定义务,不得擅自突破这一底线。”

针对总统指示警察总长与印尼国家武装部队司令,对被贴上“无政府主义者”标签的抗议者采取“见人就开枪”政策一事,乌斯曼同样表达强烈遗憾。

他指出:“即便执法人员仅使用橡皮子弹,见人就开枪的指令本身仍存在导致受害者重伤甚至死亡的致命风险。橡皮子弹并非绝对安全,近距离射击仍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身体伤害。”

在乌斯曼看来,印尼政府应通过一系列全面的政策改革回应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而非依赖压制手段平息争议。

他举例说明:“例如优化免费营养餐政策、完善Danantara计划、调整国家战略项目推进方式及议会津贴制度。这些政策当前被普遍认为对民众存在不公平之处,需通过改革加以修正。”

乌斯曼进一步敦促印尼政府,对示威期间实施的安全措施展开全面复盘评估,同时对所有因过度使用武力而需承担责任的安全人员启动调查并依法追责。

他补充指出,近期已出现多起安全人员不当执法事件,“从殴打抗议者、任意实施逮捕,到驾车碾压阿凡·库尼亚万致其死亡,此类严重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均需彻查,相关责任人绝不能逍遥法外。”

乌斯曼强调,印尼政府不应仅对内部不当执法行为施加轻微惩戒,更不应通过渲染“无政府主义”标签来垄断社会舆论、压制不同声音;反之,应针对执法乱象开展独立且具有公信力的调查。

他解释称:“此类轻纵不当行为、刻意制造对立的政策选择,不仅会加剧现有社会矛盾,更会进一步拉大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距离,导致分歧愈发难以弥合。”

此外,乌斯曼明确指出,总统与警察总长关于“当场开枪”的指示本身具有极大危险性。这类指令看似是维护秩序,实质是在掩盖政府对批评声音的刻意压制。

“它巧妙地回避了问题的核心根源,即民众对政府推行的糟糕且不公平政策的普遍不满。若不解决政策本身的问题,仅靠强硬手段无法平息民意。”

乌斯曼进一步指出,印尼政府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和平抗议是1945年印尼宪法明确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而非“混乱的代名词”;但官方却通过舆论引导,将“示威活动”与“骚乱”直接划等号,扭曲了公民权利的本质

他警告,若此类错误论调持续传播,实则会不断压缩公民言论自由与合法表达诉求的空间,甚至为当局的镇压行为提供“正当性”借口,形成“压制—不满—再压制”的恶性循环。

最后,乌斯曼强调,印尼政府当前面临更紧迫的任务,是对所有涉及民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公共政策进行全面评估与优化,而不是纠结于“如何管控示威”。

他举例说明:“诸如土地与建筑税上调、免费营养餐计划落实不到位、官员津贴标准过高、军队在非国防领域角色过度扩张,以及公共福利水平亟待提升等,均是民众长期以来强烈呼吁解决的核心议题。政府应将精力聚焦于这些民生关切,而非用对抗性手段处理民意表达。”

来源:小志一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