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4日,青羊社区教育再传佳音,备受期待的春季社区教育公益课程如期开课。
青羊区2025年春季学期公益课全面启动:全龄覆盖、门类创新,打造“家门口”的学习驿站
2025年3月24日,青羊社区教育再传佳音,备受期待的春季社区教育公益课程如期开课。
本季青羊社区教育公益课程从儿童到银发族,从非遗手艺到智能科技,公益课点亮全民终身学习之光。涵盖了智能手机美拍、智能手机短视频制作、减脂烘焙、茶艺、塑形健身、亲子围棋对战、老年剪纸艺术、老年国画等102门课程。其中,线上直播课程20门,线下课程82门,为市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葫芦丝提升班
【全龄化服务:教育无界限】
“孩子有少儿围棋,我有手机摄影课,连我母亲都报了老年瑜伽班!”居民张女士一家三口在报名现场感慨。据悉,本学期公益课精准划分 “童趣成长”“青年赋能”“银龄乐学”三大板块,儿童群体:开设绘本阅读、科学实验、围棋启蒙等培养创造力课程;中青年群体:开设多肉园艺种植、家庭教育指导、急救技能等实用课程;老年群体:开设智能手机应用、中医养生、合唱团等传统热门课程。
青少年硬笔书法
老年太极
【多样化门类:从传统到前沿】
课程打破“兴趣班”单一模式,融合“文化传承+职业提升+生活美学” 。
写意花鸟画
空间美学
【便捷化学习:时间灵活、渠道多元】
为破解“工学矛盾”,公益课推出三大便利措施:
1. “时段自选”:工作日夜间、周末全天开放,部分课程提供“滚动开班”;
2. “线上延伸”:直播课、录播资源库覆盖80%课程,学员可随时回看;
3. “送课到点”:在辖区12个街道设立分教学点,缩短居民通勤距离。
民族民间舞
成人软笔书法
本学期课程以“全龄服务、多元选择、灵活便捷”为核心,开设了夜间、周末等时段课程24门,加大了数字化课程的投入,首次实现“5岁至75岁”群体全覆盖,并通过“线上+线下”“白天+晚间”的弹性学习模式,满足不同居民需求,助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从3月初开始,市民通过“学在青羊”小程序进行了网上抢课、线下报名确认、现场报名等流程有序完成了报名环节,正式参与到学习之旅中。
线下报名确认
现场报名
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秉承“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教育模式和方法,征集居民需求,动态优化课程体系,让公益课成为“百姓充电站”和“社区文化纽带”。
来源:大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