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25金湾这么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7:28 2

摘要:开幕大会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文莱主持。区委书记梁耀斌出席,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吴文莱作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分别作工作报告。

3月27日上午

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

在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会议现场

开幕大会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文莱主持。区委书记梁耀斌出席,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吴文莱作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分别作工作报告。

刘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一起速览

金湾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担当作为、加快发展”主题主线,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砥砺奋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29.6%15.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24.2%,增速居全市第一;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均居全市首位;市场主体总量达59970家,同比增长7.0%;在全市经济发展“打擂比武”中排名第一

营商环境改革亮点纷呈

区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揭牌启用,助企服务全面升级;鼓励优质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扩宽融资渠道,实现融资43.2亿元;推动产业项目落地流程再造2.0改革,1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9个项目实现“完工即投产”;出台支持盘活低效产业用地六条措施,盘活整治低效工业用地约1010亩

民生领域改革多点开花

“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项目基本建成,预计新增耕地1500亩、水田2900亩,建成后产值可达3亿元;率先出台珠三角最简便、最宽松人才引进入户与住房租金减免新政,引进人数同比增长830%;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入选省典型案例,入选广东省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创新“2+3+N”信访工作体系,全年信访批次、人次分别同比下降35%12%

集体经济改革成效显著

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计划,公积公益金提留比例上调至30%;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探索抱团发展“惠农模式”,谋划推动项目21个,吸引投资约3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为村集体增收近亿元;2024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亿元;鱼林村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859万元,名列全市首位

优势产业增势迅猛

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继续领先,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58.5%;集成电路产业逆势增长,增加值增速达148%;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高栏港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13.2%10.7%

项目招引加力提速

新签约项目218个、总投资527.9亿元,包括全市唯一总投资达百亿元的奕源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等;招引项目投资额和纳统产值均居全市第一全力推进华粤传动等71家企业增资超240亿元,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超300亿元

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华南唯一实现动力电池及电驱动系统检测全覆盖的国家级检测平台揭牌成立;新增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重点实验室11家;龙丰铜管等7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7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

与港澳合作共享更加深化

高景太阳能、汤臣倍健等多个公司实现了“研发在横琴、生产在金湾”;将港澳青年人才纳入“一免一减”政策覆盖群体;在珠海西部率先成立“港澳义工站”;金湾颐养园入住港澳老人占比达30%珠港澳龙狮汇演暨三灶镇醒狮争霸赛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并在全国两会期间获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点赞”。

与湾区互联互通更加顺畅

黄茅海跨海通道金海大桥珠机城际二期建成通车;广珠铁路货运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7%;珠海高栏港黄茅海航道(崖门出海航道二期)正式通航;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行业首创进口电商物流“港珠飞”模式成功落地。

与国际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新设立外资企业87家,实际使用外资5507万美元;新开通韩国、东南亚、巴西国际航线,截至2024年底,共有国际航线12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46.4亿元

西部城市中心加快焕新

安高路、滨河路等4条市政道路建设加快推进;珠海西部最大的单体酒店金湾毛林大酒店正式开业;中心河公园金山公园金湖公园等景观资源实现“串珠成链”。

镇域典型建设成效明显

4个镇全部入选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全国千强镇,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三灶镇建成全省首个镇一级农房运营服务中心,探索农文旅融合的“木头冲模式”获省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红旗镇盘活建设红旗糖厂一期、“鹭鸟天下”等一批特色项目,成功入选首批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南水镇依托6.1万亩海洋牧场等项目打造“产城融合+海洋产业”示范带,工业总产值位列全市各镇街第一;平沙镇围绕平塘河、“万亩方”打造“果香茵泉”示范带,获评全市唯一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省级中心镇试点、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

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

16个村(社区)通过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评估验收,平均分位列全市第一;“南水蚝”实现产值约4亿元,黄立鱼、马友鱼产值约7.1亿元;特色高端水果等各类水果实现产值约2亿元;改造提升农房386栋,田间看护房全部完成整改。

绿美金湾版图扩容提质

整治、培育森林6818亩,区镇村种植绿化苗木约9.9万株;人均绿地面积达36.9平方米,超省、市平均水平;三灶镇成功创建全市首个“无废乡镇”;实现海堤生态化约11.6公里、海岸线整治修复约3.1公里、红树林营造210公顷;高效完成黄竹山、牛仔山等山体修复工作。

协作帮扶持续深化

全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政资金4204万元,完成帮扶项目28个;支持对口帮扶阳东资金5000万元;推动粤西地区首支县级规模达2亿元的阳东金航创投基金正式成立。

就业保障持续强化

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创建“金湾人才超市”;建成公共就业服务网点64个、就业驿站11个、零工市场3个;城镇就业新增11985人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新增公办学位3700个、编制教师281名草堂小学金湖学校4所学校投入使用;组建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集团,形成“1+3+12”集团化办学全学段矩阵;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69.7%;新增食堂自营中小学8所,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办中小学食堂“自主经营+食材集采”全覆盖。

医疗体系不断完善

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胸痛单元”“卒中单元”“创伤单元”全覆盖;获评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培育区;市级重点专科数达12个,居全市第一;“爱健康”癌症筛查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全年公立医疗机构总诊疗量增长约16.4%、基层诊疗量增长12.1%

文化供给丰富优质

新增金凤台观演区航展公园、三板水乡文创园等多个文旅项目;打造“粤书吧”等一批新型文化空间,累计开展惠民活动29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650万人次;圆满完成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属地保障工作;成功举办草莓音乐节中国时尚体育季、全国皮划艇静水联赛、三灶海上龙舟赛等数十场大型文体活动;区融媒体中心成功创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珠海金湾”微信公众号“清博指数”连续五个月排名全省县级行政区第一

社会保障更加充分

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社区长者饭堂44个、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站41个;平沙镇养老院获评省三星级养老机构;创新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个性化点单式照护服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291套,建成投用人才住房1548套;新增“拥军邻里汇”“联港拥军广场”两个拥军商圈;全区首家镇域慈善超市正式“开张”。

基层治理成效显著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68”工程,“5+”网格基层治理机制在全省推广全市率先实现镇级综治中心“五室一厅”全覆盖;创新劳动关系“调援裁诉保”五环治理机制,劳资纠纷案前调解成功率超87%,劳动争议行政复议败诉率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入选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创建单位和“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

平安建设有力有效

整体强化2046个最小应急单元;金湾“城市大脑”上线运营,“数字城管”结案率达99.9%;2024年全区接报违法犯罪警情下降34.2%、刑事现案破案率上升44.6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积极创建全省首批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获评2023年全市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工作考核“优秀”等次第一名;安全生产核心指标再次实现“四下降”;主要农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7%;连续4年在全市食品、药品安全考核中获评A级高质量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0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公开率、合法率和报备率均达100%;全年印发规范性、通报性文件总量减少30%;征兵“五率”位于全市前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金湾区将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3”思路举措和区委“1312”工作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珠海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创新发展示范区

互惠互利促进经济融合

加快打造“港澳品牌+横琴政策+金湾制造+全球市场”的高端产业集聚区;聚合澳门中医药传统优势和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优势,打造1-2个标杆项目,推动中医药更快走向世界;用足用好“港澳药械通”等政策,进一步吸引全球跨国药械企业落地金湾。

共建共享促进社会融合

积极对接“湾区通”工程,推动落实“跨境理财通”2.0版本;努力提升标准制度型开放水平,力争挖掘推动更多“湾区标准”“湾区认证”示范店落地;持续挖掘大湾区轮滑赛等赛事主场虹吸潜力,加快珠港澳“文化走亲”步伐。

互联互通促进区域融合

加快推动珠海机场开放国际货运口岸、开通国际航线;优化“珠-港陆空联运”通关模式,在港珠澳低空空域互联互通上探索更多融合可能;加快推动平沙游艇码头口岸联检设施建设,尽快开通港澳籍船舶自航入境维修业务;探索高栏港综合保税区、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与横琴自贸区联动发展;积极参与“黄金内湾”规划建设,打造黄茅海跨海通道枢纽功能承载区大桥经济发展示范区

推动未来产业“建链”

锚定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产业方向前瞻布局,抢占新质生产力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广泛应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支持推动中航通飞、天晴无人机、星湾航空飞行营地等龙头企业和代表项目拓展发展模式和应用场景;借助“双航展”平台,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积极推动珠海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充分发挥珠海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作用,助力珠海打造“天空之城”。

支持新兴产业“延链”

力促奕源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动工、提速建设;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5%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50家;力争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小升规企业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30家

助力传统产业“强链”

深入开展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能增量、提质增品、降本增利、提效增值四大重点行动;支持更多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力争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20家;力争新增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50家以上

扩大投资效益

力促钧崴电子等6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提速,鸿茂偏光片等51个新签约项目加快动工;力争全年引进项目超220个、投资超600亿元;推动50个项目增资扩产,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0%;积极向上争取专项债券、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专项资金等政策性资金支持;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天使基金,培育孵化一批本土高新科技企业;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挖掘消费潜力

积极参与第二期“家电以旧换新”“汽车置换更新”“家装家居以旧换新”;策划举办花市年货节购物嘉年华等主题消费活动;推动有条件的景点景区、广场街道培育集市业态,加快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激活文旅消费,整体谋划、串珠成链,做精“旅游+”发展模式;提速推进可口可乐博物馆金沙滩二期大石湾文旅项目等建设;争取更多“国字号”“广东省”“大湾区”高规格文体活动、旅游业态落地金湾。

激发开放活力

稳住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在新兴市场布局建设海外仓;推动大湾区首项“保税免税衔接”业务尽早落地,探索发展新型离岸贸易;聚焦50家重点出口企业,强化服务保障;开展全球招商活动,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超1亿美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加强和改进国企薪酬管理,优化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完善国企主责主业动态管理,严控非主业投资;抓好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营商环境建设

扩大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范围,优化“一码办事”服务,争创广东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加快出台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全链条企业孵化体系;深入对接企业开展“帮办代办+”等增值化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汇聚要素保障合力

探索建立混合产业用地土地用途灵活转换机制,力争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000亩;推动金欣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交付使用、珠海金湾先进制造产业园创建省级产业园;支持经开区打造全省首个化工5.0产业新空间、全国首个电子化学品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和全省首个生态环境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大力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加大拓岗扩岗力度,开展系列专题招聘活动,深化青年人才驿站“一免两减”人才住房保障

全面启动西部城市中心建设

启动总投资超百亿元西部城市中心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选取1-2个尺度适宜的区域,率先开展“超稳层”建设试点;启动建设美祥路、金高路等一批骨干路网;积极推动市传媒大厦及文化创意园市级儿童公园区全民健身中心等规划建设、金湖公园二期项目加快建设;鼓励“四化”新型住宅产品和低密度住宅建设。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镇一策”推进差异化发展;复制推广木头冲“村落景区”整村运营模式,打造三灶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完善红旗特色水乡示范带经营业态,加快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镇;扎实做好南水镇产业配套,大力推动海洋牧场“蓝色种业”提质增效;加快平沙镇“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投产步伐,推动从“中心镇”加速迈向“小城市”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做好黄立鱼马友鱼南水蚝养殖及高端水果种植等“土特产”文章;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企业落户典型村,力争培育2-3家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生活污水100%截污纳管;推动全部行政村成立农房运营服务中心,进一步盘活宅基地和农房。

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2个学校改扩建项目竣工投用,打造16所“温馨校园”样板;新增公办学位超3000个,加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加快构筑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医院专科数量破百,基本建成2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积极打造康老综合体,办好“长者饭堂”,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办幼儿园延伸办托

兜住兜牢社会保障底线

升级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动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低保、特困、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救助服务;深入实施附加补充医保“大爱无疆”项目;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和“烂尾楼”盘活工作,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900套;扎实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推动有限资金向群众“急难愁盼”的精品项目倾斜。

推进绿美金湾生态建设

持续做好红树林种植苗木管理养护、7144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推动38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擦亮金凤台郊野公园绿美广东示范点南场村绿美古树乡村三板村“鹭鸟天下”等绿美新名片;推动一批园区、企业建立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加快建设珠海西部生态新区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

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配合开展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平台数字化建设;加强新领域新业态安全风险防范。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挂牌运作区级综治中心;完善金湾“城市大脑”运营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扎实推进社会矛盾问题专项治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切实强化政治引领

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努力让每一项建议、每一件提案落地见效。

始终坚持干字当头

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探索“政务服务+AI”新模式。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时代赋予我们光荣使命,新征程召唤我们砥砺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为全面建设珠海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创新发展示范区、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湾实践而不懈奋斗。

来源:金湾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