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河南的种粮大户张某某经中间人贾某某介绍,以每斤7.9元的价格从王某某处购得7500斤花生种子。然而播种后,田间却出现大面积缺苗断垄,原本应绿意盎然的土地一片稀疏。经查,卖家王某某为牟取暴利,将从农户处收购的普通花生装入无标识包装袋后,冒充优质种子销售。
粮食安全关乎国之根本
春耕备耕的关键期
却有不良商贩蠢蠢欲动
把生意做到了田间地头
诱骗农民购买伪劣种子
典型案例
案例一
来自河南的种粮大户张某某经中间人贾某某介绍,以每斤7.9元的价格从王某某处购得7500斤花生种子。然而播种后,田间却出现大面积缺苗断垄,原本应绿意盎然的土地一片稀疏。经查,卖家王某某为牟取暴利,将从农户处收购的普通花生装入无标识包装袋后,冒充优质种子销售。
经专业鉴定机构检验,这批种子的发芽率远低于国家标准,直接导致张某本季花生收成减产16915.6公斤,造成经济损失10.8万元。最终,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同时禁止王某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年内从事销售种子业务。
案例二
辽宁省铁岭市下辖某县作为农业大县,育种基地较多,相关制假、售假情况近年来逐渐滋生,制假分子从育种基地购买散装种子,并套牌一些信誉度高的大品牌种子对外售卖。2024年6月,铁岭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假玉米种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查扣假冒注册商标的种子32袋,捣毁窝点2处。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升收购散装玉米种子,在未经相关种业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在网上订购某品牌玉米种子包装袋,雇佣工人私自生产加工该品牌玉米种子后对外分销,案值100余万元。
该案的侦破,成功制止了套牌种子流入到农民手中,为权利人企业和种植农户挽回了经济损失,有力维护了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和粮食安全。
假冒伪劣种子的危害
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种子基本都是通过非法盗窃或非法收买亲本后进行扩繁,然后大量生产。假冒伪劣种子不但侵犯了正牌良种的品种权利,扰乱种业市场的秩序,同时由于在扩繁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品控保障,假冒伪劣种子质量难以保证,购买种植的农户会面临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
选购种子需留心
选择正规经销商,查验《种子经营许可证》,确保种子来源合法可靠。
包装需标明品种名称、生产日期、检测指标等关键信息,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索要发票并留存种子样品,方便事后追溯,为可能出现的维权提供有力证据。
种子安全牵动粮食安全
广大农民朋友在选购、种植时
如发现种子质量存在问题
请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线索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平安黄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