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被网友玩坏,票房滑坡,胡锡进汪海林站队声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00:21 3

摘要:听说最近吴京被网友玩坏了,作为一个票房top选手,突然在互联网上成了喜剧人。这让我很怀疑,是不是“全民玩梗”其实才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毕竟,靠着流量一夜成名很容易,靠着流量一夜滑铁卢也不是第一次见了。这年头,影史票房前十的戏霸都能被几万网友用段子“扳倒”,也算是

听说最近吴京被网友玩坏了,作为一个票房top选手,突然在互联网上成了喜剧人。这让我很怀疑,是不是“全民玩梗”其实才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毕竟,靠着流量一夜成名很容易,靠着流量一夜滑铁卢也不是第一次见了。这年头,影史票房前十的戏霸都能被几万网友用段子“扳倒”,也算是社会主义网络的新景观:英雄或许死于沙场,但更可能死于微博热评区。

吴京是谁?动作片王者,国产主旋律电影的门面担当,票房第二,仅次于沈腾。江湖传说里,他不是用拳头打下的江山,而是用自导自演的《战狼》系列,在票房上写下了“只有我自己能超越我”的直男宣言。夏天有三宝,空调、Wi-Fi、和《战狼2》。说起来,《长津湖》能把他的《战狼2》摁在地上摩擦,也不过是他自己把自己的记录打破了——这就是没朋友的痛苦,PK的都是自己。

但主旋律的春风也不是总把人吹进四季发财,最近吴京公司出品的那部他友情客串的电影,票房只堪堪摸到27万大关。感觉这数字比我直播间打赏还寒酸。网友们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在猫眼上玩梗,把电影票房当成“吴京下凡体验生活”的段子素材。一部陈明昊主演的电影,吴京只客串一下,但票房扑街,锅却甩给了他。网友就像无所不能的五星大厨,啥材料都能做成黑暗料理,不管是经典台词还是综艺细节、八百年前的发言,通通可以做成“塌房”套餐,大家你一条我一条,热热闹闹。

现在娱乐圈已经不是靠作品说话,而是靠网友说话。电影票房再高,也躲不过一场“全网恶搞”活跃氛围。你演戏我买票,我们皆大欢喜。但等到票房冷了,段子热了,吴京也难逃网友的“社会性死亡”套餐。主旋律加票房巨星本来挺体面的,现在却成了某些人讽刺的靶子。有人还翻出他和谢楠上综艺的片段,说他冷暴力、剧本设定、夫妻感情PUA什么的。有些网友对综艺解读比福尔摩斯还专业,分分钟拿走了心理学分析师饭碗。难道以后每个演员都要过心理测评?或者、干脆再引入网民定期人肉背调机制?一边批判娱乐圈不真实,一边动用一切手段扒皮八卦,互联网的正义也总是来得又快又猛。

其实吴京能被黑得这么惨,也挺不容易。他那么多高票房电影,能不能因为一部扑街小咖片就“塌房”?如果说一夜之间英雄变票房毒药,互联网的记忆真的堪比金鱼。有人说他“飘了”,有人说他的年代过去了,还有人翻旧账,硬要把他的成就跟现在的票房尴尬联系起来,仿佛此前所有努力都可以一键清零。就在这把大火烧得正旺的时候,胡锡进作为键盘江湖的老大哥出来喊话了,说那些旧帖、剪辑不过就是恶搞,网友们只是玩梗,吴京没有什么大的硬伤,不至于“塌房”,让大家散了吧。顺便还给主旋律电影打了个气,说“爱国英雄主义电影没过气”,只是要拍得更有新意,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就行。

胡锡进的话其实是一针见血:吴京被恶搞,是因为他的标签太鲜明,基本就是“爱国英雄”的活广告。《长津湖》之后没有什么更猛的新爆款,电影票房和舆论风向不在巅峰,于是就有了被“玩坏”的机会。网友们都懂套路,谁顶得越高,摔得越响——少有中庸,都是极致。吴京戏路是窄了点,不过人家也没打算把自己拍成“文艺片小王子”,不管演什么都能“卧薪尝胆”,票房好了是加冕,不好就拉出来走两圈。这场舆论风暴,其实不痛不痒。胡锡进还高情商地劝吴京,要大度些,网友名言“你怎么还当真了”,演员不可能永远都是主咖,掌声不可能一辈子都给你,适应下,弹幕才会更温柔点。

汪海林也不甘寂寞,站台力挺吴京,说他没什么粉丝,全是理性观众。作品这东西,好看就支持,不好就没人看。汪编剧的说法其实挺好,把粉圈黑话和票房逻辑分得很开,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居然能有这么明白的人,节目效果满分。这年头,把演员当偶像,把影迷当粉丝,其实是最low的混搭。粉圈造梗,吴京就成了新晋流量“爱豆”——只能说,这层滤镜也太拉跨了,英雄主义和男团舞,恐怕不大兼容。

回到那部票房惨淡的电影《再见,坏蛋》,其实吴京黄袍加身没什么关系。他不是导演也不是编剧,更不是主角,这票房负担他背得有点冤。就像去年那场单位拖堂总结会,领导电话里随口一句,我就得把后果全部揽下来,委屈是自己的,舆论给网友撒花。这年头,谁不是被凡尔赛式赛艇队拖下水?你努力演戏,人家只记得你的一次失误,然后开开心心玩梗、恶搞、制造新热度。去年他们刚拿周迅刷了流量,今年就开吴京的玩笑,其实根本不是观众,就是流量收割机。网络不缺观众、也不缺喷子,但最不缺的就是要蹭热度的“话题制造者”,你一条我一条,互联网记忆永不消亡。

仔细看吴京一路走来的履历,早期确实演过很多边角料、不入流的小剧,但这年头,谁还不是靠打怪升级?从合成怪演到单刷副本,吴京变成了票房超级主角。你说他飘了,实际是人家终于能买得起“主角光环”,只是没想到,这副光环居然会变成网络锅盖,动不动就被网友敲两下。至于他有没有因为票房太高而飘了,只有自己知道,反正观众用脚投票,再多吐槽、再多玩梗,说到底都只是流量的副产品。

吴京现在是动作片大佬,下一个《流浪地球3》《镖人:风起大漠》都在路上。网友们期待,票房继续走高,然后继续在猫眼上接着玩梗,开心就好。他站得住作品,也扛得住风浪。毕竟在这个用段子定义一切的时代,站得住被黑才是真英雄。被玩坏多少次都不重要,只要还能被定义,还能被调侃,至少说明你还活着,互联网的“死者”没人再提。

说回吴京一直保持沉默、不回应,也算是情商在线。不怼自黑,不反击段子,“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忙着拍戏”,这霸气也挺符合票房第二的气质。人生不可能永远主角,弹幕也不会永远都是彩虹,大众有自己的风向,你只能看票房、拼作品,不看网友脸色。

至于这场“塌房”风暴,说穿了无非是娱乐圈的新饭后八卦。主旋律英雄说塌就塌,说翻就翻,其实和隔壁“兔狲哥”成网红也差不多,都是流量的加持、情绪的扩散。至于真相,哈哈,大家都知道是真相没那么重要,玩梗才是互联网的真理。你敢在微博上说你喜欢吴京,半小时后就有人能给你踩成泥;你敢说主旋律电影过时,立刻能被拎出来批斗一通。网络风向,翻脸比翻书快。

吃瓜看戏本就是互联网的精神支柱,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玩坏”的爆款。吴京今天被玩坏,明天估计又会被刷成英雄,下周也许变成情感专家。以后的日子里,票房和评论区激战,宇宙哪天还会不清晰?爱国英雄和喜剧人都是网友一念之间的产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网友不敢玩的。

真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流量。不管是吴京被玩坏,还是胡锡进、汪海林站队撑腰,这局就是一场流量狂欢。票房有起有落,段子永远第一。谁能想到中国的动作明星最后拼不过互联网的玩梗达人?英雄主义和恶搞精神同样耀眼,吴京还会拍戏,网友还会继续玩梗,娱乐圈的大幕永不落下。等到下一个“被玩坏”的天王出现,大家还是会拿着手机在评论区发呆,等待转发猝不及防的段子和下一个土味八卦。

说到底,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能拿票房第二还被玩坏,换了别人估计早就上热搜哭诉去了。吴京不哭不闹,不回应不解释,就是硬汉该有的气质。从被票房神话到被段子玩坏,人生大起大落不过三年。主旋律也好,动作片也好,熬到最后的都是流量。至于互联网风向,谁能预测下一个浪花是谁?逢人只说三句话:段子玩坏、没有回应、继续上工。

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了“被玩坏”的热门人物,记得学学吴京,票房够硬,不回应就硬。剩下的流量,交给网友们自己玩去吧。至于人生真相,哈哈,那不是本篇该有的重点,反正大家都懂,段子才是英雄不倒的最后堡垒。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小爱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