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搭台聚“三交”民族团结涌新潮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8:14 1

摘要:宣威市东山镇,是滇东北大地上一座充满民族风情的多民族聚居乡镇。在这里,彝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世代相守、和谐共生,尤其是以彝族为主要族群的芙蓉、安迪、火石盆三个少数民族村,至今完整保留着独特的民族语言、绚丽的传统服饰、精湛的手工技艺与古朴的民俗礼仪

宣威市东山镇,是滇东北大地上一座充满民族风情的多民族聚居乡镇。在这里,彝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世代相守、和谐共生,尤其是以彝族为主要族群的芙蓉、安迪、火石盆三个少数民族村,至今完整保留着独特的民族语言、绚丽的传统服饰、精湛的手工技艺与古朴的民俗礼仪。这些鲜活的文化符号交织共生,共同绘就了东山镇多元璀璨的民族文化长卷。

近年来,东山镇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核心主线,创新探索体育事业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构建“赛事共参与、资源共分享、文旅共融合、体教共发展”的立体化发展格局,东山镇成功走出一条以地域特色为依托、以文化认同为内核、以群众参与为根基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子,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中交出亮眼答卷,谱写出体育赋能民族“三交”(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篇章。

一、强基惠民,以完善设施筑牢民族交往之基

东山镇党委、政府秉持“团结为基、体育为民”理念,结合辖区内民族分布特点,因地制宜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为各民族群众搭建起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让“硬件支撑”成为民族交往的坚实基础。室内运动场的建成,打破了天气对群众运动的限制,各族群众在这里切磋技艺、共话家常,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屋”,见证着跨越民族的深厚情谊;文化小广场作为群众日常聚集的核心空间,清晨傍晚总是热闹非凡——各族中老年群体打太极、练气功、跳广场舞,不同民族的身影交织成一幅和谐温馨的生活画卷,他们随着音乐在舞动中交流技艺、增进感情,成为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的“移动舞台”;恰德村11人制足球场的落地,不仅圆了本地足球爱好者的“绿茵梦”,更像一块“磁石”吸引周边乡镇多支球队前来交流比赛。每逢赛事,各民族球员同场奔跑,传球间传递信任,呐喊中凝聚力量,有效拓宽了民族交往的半径;火石盆、恰德村的健康步道沿山而建,蜿蜒伸展间,让各民族群众在运动中增进交流,成为连接情感的“连心路”。

如今,体育设施已深度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体育促“三交”的支撑载体逐步构建成型,为各民族交往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着”的空间保障。

二、赛事赋能,以丰富活动激活团结共进之力

体育设施是“硬件基础”,丰富的赛事活动是“软件核心”。东山镇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和常态化活动,持续激发各民族群众的参与热情,让团结共进的理念在体育运动中落地生根,让“共同参与”成为民族交融的活力源泉。

每年举办的村ba篮球运动会,已成为全镇极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事。来自23个村(社区)的球队中,各民族球员默契配合、并肩作战,赛场上的精准传球传递信任,奋力呐喊凝聚力量;职工运动会上,不同单位、不同民族的职工既是赛场对手,更是场下挚友,赛事成为促进工作交流、增进民族情谊的“助推器”;恰德村的足球友谊赛连续多年举办,早已成为周边多民族群众的“固定约会”。彝族、汉族、回族等民族的球员自发组队,大家以球会友、以赛联谊,足球成了跨越语言、习俗界限的“通用语言”。

这些丰富的赛事活动让各民族群众在运动中打破语言和习俗的隔阂,更成为相互了解、学习、体验民族文化的窗口。在共同参与、拼搏、欢庆中,各族群众深化交往、增进交流、促进交融,为东山镇团结共进注入强大活力。

三、体旅协同,以融合发展释放经文双驱之效

东山镇创新发展思路,深挖资源禀赋,将体育赛事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体育搭台、文体融合、旅游唱戏、经济发展”的联动发展模式,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实现“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

在芙蓉彝寨火把节期间,东山镇将传统节庆文化与体育竞技活动深度绑定,打造多元场景让民族情谊持续升温、层层递进。赛场之上,情谊相融:一场跨民族篮球赛成为打破隔阂的“钥匙”。不同民族的球员身着绣有特色纹样的队服,在场间奔跑传球、默契配合;赛后击掌拥抱、共擦汗水,竞技的胜负早已被并肩作战的信任取代。体育赛事化作各族群众增进了解的“第一扇窗”,让民族交往在热血与欢笑中自然发生。灶台之旁,文化共鸣:宰羊宴上,村民们支起炉灶,袅袅炊烟中飘出各族特色美味。参赛选手与游客围坐一桌,在味蕾的碰撞中感受彝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分享与品尝的互动里,读懂彼此的生活习俗与文化基因。美食成为最鲜活的文化载体,让民族交流在烟火气中愈发真挚。斗牛场边,产销两旺:传统斗牛活动与火把节同步启幕,激烈的赛事吸引周边游客慕名而来。农户们抓住商机,在现场设点售卖农特产品与彝绣手工艺品,原生态的好物与精美的手作备受青睐。消费热潮的背后,是游客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更让民族交融在供需对接中落地生根。

这场兼具民族风情与竞技活力的体育盛宴,不仅为传统火把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更成为东山镇探索“体育+文化+旅游”融合价值的关键起点,为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的特色ip筑牢了根基。

如今,东山镇正进一步整合辖区内的彝寨风情、山间美景、民俗资源,串联芙蓉、恰德、火石盆等景点,积极打造文体旅融合新产品,为游客和参赛运动员提供“吃、住、行、训、赛、游”一站式服务。未来,东山镇将继续以体育为纽带,在完善设施、丰富赛事、深化体旅联动、推进文化创新上持续发力,推动各民族更广泛交往、更深入交流、更深度交融、更全面进步,不断丰富体育促“三交”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东山镇还将进一步优化全民健身体系,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元赛事品牌,搭建更广覆盖的交流平台,借赛事联动凝聚共识、借文化互鉴增进认同、借情感共融促进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强劲的体育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新篇章。

通讯员:樊锦 肖雅文

来源:曲靖珠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