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如何打造高品质秋月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07 15:11 2

摘要:秋月梨为蔷薇科梨属,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实验场培育,2002 年被引入我国。秋月梨以其独特的品质在水果界中脱颖而出,被誉为“梨中爱马仕”。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果形指数约为 0.84,属于大型果,平均单果质量 450 g,最大为 1000 g。果皮呈黄褐色,表面

揭秘!如何打造高品质秋月梨?

王浩然

秋月梨为蔷薇科梨属,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实验场培育,2002 年被引入我国。秋月梨以其独特的品质在水果界中脱颖而出,被誉为“梨中爱马仕”。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果形指数约为 0.84,属于大型果,平均单果质量 450 g,最大为 1000 g。果皮呈黄褐色,表面光滑,果肉乳白色,果核小,可食率超过 95%。秋月梨不仅口感极佳,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 C、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等,其中,维生素 C 的含量较高,每100 g 果肉中含有约 4.2 mg,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和预防贫血等疾病。在药用价值方面,秋月梨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养阴清热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津伤、烦渴消渴、气短喘促等症状。

1 园地选择与规划

1.1 园地选择

秋月梨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较强,但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仍需选择适宜的园地。一般来说,应选择地势较高、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pH 值在 7.5~8.5,排灌条件良好,水质无污染,且交通方便的地块建园。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秋月梨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1.2 园地规划

园地选好后,需进行科学规划,包括道路、排水系统、栽植的株行距等。建园时设计的行向最好为南北方向,以利于果园通风透光,提升果实品质(如图 1)。同时,应合理规划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确保果园在干旱季节能及时补水,在雨季能迅速排水,避免果园积水导致根系受损。

图1 秋月梨园规划

2 栽植管理

2.1 栽植密度与树形

栽植规划上,依据秋月梨的生长习性和园地实际,合理布局株行距,黄河故道地区属黄泛冲积平原,土壤深厚,生长速度快,一般行距以 4.5~5 m 为宜(如图 2)。树形若采用Y 形整枝,株距以 1~1.2 m 为宜;若采用棚架整枝,株距以1.2~1.5 m 为宜。科学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一般为 5∶1,以保障果树的正常授粉和结实。

图2 秋月梨栽植

2.2 苗木选择

在选择苗木时,应严格遵循高标准,确保苗木具备优良的生长潜力。具体来看,应挑选根系发达、分布均匀、无断裂、无腐烂迹象且带有适量原生土的苗木 。同时保证苗木的茎干挺直,表皮光滑无损伤,叶片茂盛且色泽鲜绿。除此之外,还应对苗木是否携带病虫害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所选苗木健康无虞,为后续的栽培管理打下坚实基础。秋月梨苗木如图 3 所示。

图3 秋月梨苗木

2.3 授粉品种选择

在授粉品种的选择方面,考虑到秋月梨的授粉需求与果实品质提升,圆黄梨和黄冠梨等品种因花期相近、花粉量大、亲和力强等特点,常作为理想的授粉品种。这些授粉品种不仅能有效促进秋月梨的授粉受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实的外观色泽、增加糖分积累、提升口感风味,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对于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例,一般控制在(5~8)∶1。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授粉树满足秋月梨授粉的需要,又能避免授粉树过多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果园管理上的不便。

2.4 栽植时间

秋月梨的栽植时间有秋栽和春栽两种。其中,秋栽以落叶后 11 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为宜,该时间内树木已完成了全年的营养积累和生理活动,进入休眠状态,移栽对其生长周期的干扰最小,有利于苗木在冬季稳定扎根,为来年的生长蓄势待发。春栽则应在土壤完全解冻后且尚未发芽前的这段时间内进行,这样可以确保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根系的活动和新根的萌发,同时也避免了因发芽后移栽导致的营养流失和生长受阻。需要注意的是,在栽植之前还应对苗木进行适当的处理,通常可以采用 3%的蔗糖溶液浸泡苗木根部 48 h,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根系细胞的活性和增强苗木的抗逆性,从而显著提升栽后的成活率。

2.5 栽植方法

在秋月梨栽植时,确定苗木的栽植深度是关键。通常来讲,苗木的栽植深度比其在苗圃时的深度略深1~2 cm,这样有利于根系在土壤中稳定扎根,防止因风吹雨打导致的倒伏现象。同时,栽植后应立即浇水定根,确保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促进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为苗木的后续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3 水肥管理

3.1 施肥

秋月梨喜欢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中,在土壤条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增施有机肥来改良土壤。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每年秋季施基肥时,可结合施入腐熟的畜禽粪便、绿肥等有机肥。要定期对土壤进行深翻熟化,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在日常施肥过程中,应根据秋月梨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基肥以腐熟好的猪粪、羊粪、稻壳鸭粪等有机肥为主,施用量为 8~10 m3/667 m 2 ,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肥和复合肥,以补充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矿质营养。应根据秋月梨的生长需求进行追肥,通常来讲,追肥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肥、花后肥和膨果肥。其中,萌芽肥在春季萌芽前追施 1 次高氮水溶肥,以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发育。每 667 m 2 可施用尿素 5~10kg,并结合灌溉进行。花后肥需在秋月梨开花后追施 1 次氮磷钾复合肥,以满足果实发育和新梢生长的需要。每 667 m 2 可施用复合肥 15~20 kg,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叶面肥,以提高坐果率。膨果肥需在秋月梨果实膨大期追施高钾型水溶肥,以促进果实膨大和糖分积累。每 667 m 2 可施用高钾复合肥 20~30 kg,并喷施磷酸二氢钾+钙镁硼锌铁等叶面肥,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3.2 灌溉

秋月梨的灌溉需要结合土壤墒情和树体生长情况进行,尤其是在萌芽前、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等关键时期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灌溉方式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雨季或低洼地区要及时排水防涝,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水渠等设施,确保果园内积水能够及时排出,防止涝害发生。

4 修剪整形

针对秋月梨的修剪整形应遵循“因树修剪、随枝作形”的原则,根据树体的生长状况和树形特点进行灵活修剪。通过修剪可以控制树冠大小和形态,保证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从而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秋月梨树的整形修剪主要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休眠期修剪主要在冬季进行,此时树体处于休眠状态,修剪对树体的伤害较小 。修剪时主要进行大枝的疏除、回缩和短截等以调整树体骨架结构。生长期修剪主要在春季至秋季进行,包括拉枝、摘心、疏除过密枝和病虫枝等操作,主要目的是调节树体营养分配,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5 花果管理

5.1 花期管理

秋月梨树的花果管理是确保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在秋月梨花序分离期,按 25 cm 左右的距离选留 1 个花序,疏去其余花序,避免养分浪费。可以采用人工授粉或者放蜂等方式进行辅助授粉,以避免因倒春寒造成的授粉不良问题。盛花期喷施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硼砂水溶液能有效提高坐果率。谢花后 15~20 d 疏果,疏除下垂果、朝天果、病虫果、畸形果,疏中留边,留花序上1~3 序位幼果。

5.2 果实管理

在花谢后的 10~15 d,去除花序中心和周围的果,留下边果。当坐果较多时,可以每间隔 1~2 个花序进行疏果操作。果实套袋可以进一步提高秋月梨的品质,控制其表面因自然环境或病虫害造成的污染与瑕疵。对此,可以选用三层梨果袋,外层为黄色以反射阳光,中层为黑色以有效遮光减少日灼,内层则为柔软的棉纸材质:旨在为果实提供一个既透气又安全的微环境。套袋前必须进行袋口浸湿处理,浸湿到套袋长度的 1/2 最好。这样做便于袋口闭合,又能增加密封度,减少害虫入侵的风险。在套袋过程中,技术人员撑开纸袋并定型,同时在捏紧铁丝固定袋口时,手法既紧实又轻柔,以避免对脆弱的果柄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6 病虫害防治

秋月梨在生长周期内所面临的病虫害主要为白粉病、梨锈病,以及蚜虫、介壳虫等。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病虫害,确保秋月梨的健康生长和高品质,就需要在秋月梨开花期、套袋期等关键时间段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秋月梨开花之后,喷洒 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500 倍液,以预防和控制初期病害的扩散 。在套袋之前,需再次加大防治力度,喷施 20%的扑菌灵悬浮剂 800 倍液。在完成套袋操作后,应继续监测梨树生长状态,定期喷洒如翠丹、烯唑醇、丙环唑等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一步强化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7 采 收

秋月梨的成熟期主要集中在秋季,具体月份因地域和气候条件而异。但大多数地区的秋月梨在 9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逐渐成熟。一般来说,当果实表面由绿色变为黄色、果肉变得软糯且香甜时,即为最佳采收期(如图 4)。采收时应避免用力拉扯果实,以免对果实造成机械损伤。应采用剪刀将果梗剪下,同时保持果梗的完整。

图4 秋月梨成熟

8 结 语

综上所述,秋月梨的优质生产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栽培技术支持。合理建园、土壤管理、施肥技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花果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秋月梨的产量与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