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莓被称为“水果皇后”,其味道鲜美,香味宜人,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生长周期短,采摘期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因此种植面积和规模逐年增加。草莓苗的质量是保证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基础,是实现理想收益的前提。如果采用露地育苗,会使草莓苗生长不一致,高温多雨季节草莓容易感
北方大棚草莓育苗技术的关键:穴盘管理方法
周腾飞
草莓被称为“水果皇后”,其味道鲜美,香味宜人,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生长周期短,采摘期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因此种植面积和规模逐年增加。草莓苗的质量是保证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基础,是实现理想收益的前提。如果采用露地育苗,会使草莓苗生长不一致,高温多雨季节草莓容易感染炭疽病、根腐病等病害,使种苗质量不稳定,影响草莓产业的发展。采用大棚育苗可以控制草莓的生长环境,使其生长在适宜的温湿度中,还能减少病害的发生。穴盘育苗可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移栽成活率高,有利于培育壮苗,保证种苗质量,还方便计数和长途运输(图 1)。
图1 穴盘育苗
1 大棚选址
育苗大棚要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地势比较高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等遮挡,并采用透光性好的薄膜,保证棚室内的光照充足,促进草莓光合作用,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大棚周围挖好排水沟,深度为 60 cm,有利于排水。大棚内最好没有种植过茄果类作物,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又透气 。在草莓定植之前可以使用除草剂对大棚内外荒草进行防除,保持田间卫生。
2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种植的草莓品种要以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产量高、抗病虫害的脱毒苗作为母苗。母苗的高质量可促进子苗生长健壮,是高产量和高品质的基础。建议选择无病毒的组培苗 ,母苗株高 10~15 cm,四叶一心,长势良好,须根又白又多。可以种植的品种有红色的隋珠、粉玉、妙香 3 号、红颜,白色的天使 AE、孟之盈等(图 2)。
图2 不同草莓品种
3 母苗定植
当土壤温度达到 20 ℃的时候,草莓容易发新根,此时定植,草莓缓苗快,生长健壮。 母苗定植前将大棚整理干净,用过磷酸钙 50 kg/667 m 2 、尿素 20 kg/667 m 2 做底肥,深翻整地,使土壤平整细碎,制作畦面。有条件的要铺设滴灌带,实现水肥一体化,节约水肥,还可以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定植前 7~10 d,对棚室消毒,可以使用 20 %异丙威烟剂 400 g/667 m 2 均匀摆放在大棚里,点燃烟剂,将大棚密闭熏蒸杀菌,定植前 3 d 打开通风口通风,没有气味后,再进入大棚内,避免人员中毒。母苗到货立即开始定植,有利于缓苗和成活。定植的时候要带土球移栽,去掉黄叶和花茎,弓背朝外,注意不要把生长点埋住,也不能让根系露出来,生长点略高于基质平面即可。根据母苗的品种繁殖能力,即抽生匍匐茎的多少来决定定植量,一般母苗定植的行株距为20 cm×20 cm,定植量为 5300~5400 株/667 m 2 。定植后浇定植水,注意母苗的状态,如果有歪斜或露根的要扶正或覆土。
4 基质准备
根据选择的草莓品种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合的培养基质,有条件的可以直接购买商品基质,也可以自己配置,使用田土、细河沙、锯末、充分腐熟的羊粪,按体积比为 1∶1∶1∶1 混合均匀,配置的基质要营养丰富而全面,疏松透气,pH 值在 6.5~7 之间 。如果使用旧的穴盘,要提前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将准备好的基质放入穴盘中,镇压抹平。在畦面上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可以避免根系生长到地下土壤中,移动穴盘时伤害到幼苗的根系。将穴盘排放到母苗的两侧 10 cm,有利于通风透光。
5 田间管理
5.1 温度管理
在大棚内悬挂温度计,以便更好地掌握大棚内的温度情况。母苗定植后到缓苗之前,要架设遮阳网,有利于缓苗,日温控制在 20~25 ℃,湿度 60%~80%。缓苗后,增加光照,要将日温保持在 25~28 ℃,夜温保持在 8~10 ℃,湿度控制在 50%~70%。高温季节,晴天要及时设置遮阳网,并打开通风口通风降温。
5.2 植株管理
在育苗的过程中,要将花序和幼果全部去除,避免花序和幼果消耗母苗的养分。母苗定植 30 d 后,摘除掉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等,避免养分的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将母苗上的匍匐茎按照预定的方向摆放,避免重叠,匍匐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摘除母苗上一些长势不好或不必要的匍匐茎,使留下的匍匐茎有充足的生长空间 。
5.3 水肥管理
母苗定植时要浇透水,缓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隔 3 d 左右浇 1 次小水,使根系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促进缓苗。母苗长出新叶后,不需要再浇缓苗水。定植 10 d 后,5~7 d 浇 1 次小水,要避免积水烂根。之后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为宜,观察每天清晨草莓叶缘有吐水现象即可。定植后 20 d 左右,母苗根系恢复正常生长,长出大量新根,可以结合浇水使用生根剂,促进新根生长。定植 10~20 d 可以追施复合肥 2.5 kg/667 m 2 ,每隔 7 d 施用 1 次。定植后 30 d,每隔 10~15 d 追施复合肥 3~5 kg/667 m 2 ,还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保证营养均衡。
6 压 苗
在子苗长到 1 叶 1 心的时候开始压苗,将匍匐茎摆放在母苗两侧,摘除子苗基部的小叶,将匍匐茎子苗放入穴盘中,用育苗卡或 U 形夹固定。压苗不要过深,避免影响子苗生根,将子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 cm。一般 1 株母苗留下 40~50 株子苗,其他的匍匐茎全部去掉。压苗 10 d 后,可以施用 0.2 %的水溶肥为子苗提供营养,7~10 d 施用 1 次,后期要减少氮肥的施用,增加磷钾肥 。
7 病虫害防治
草莓苗期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蚜虫和二斑叶螨等 。
7.1 物理防治
在大棚的通风口处加装 60 目的防虫网防治蚜虫。还可以在距地面 0.5 m 处悬挂黄色粘虫板 20~30片/667 m 2 防治蚜虫,当粘虫板粘满的时候要及时更换。棚室内除了田间操作人员外其他人不得进入,避免传播病虫害。
7.2 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利用瓢虫、寄生蜂等防治蚜虫。选用药剂防治的时候可以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防治草莓炭疽病可以使用 2 亿个/g 木霉菌水分散粒剂 250~400 倍液喷施;防治草莓白粉病可以使用 9%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乳油 150~300 倍液喷施,或 0.4%蛇床子素可溶液剂 120~250 倍液喷施;防治蚜虫可以使用 0.3 %苦参碱水剂 75~125倍液喷施。
7.3 化学防治
防治草莓炭疽病可以使用 50%嘧酯·噻唑锌悬浮剂 250~500 倍液喷施。防治草莓白粉病可以使用 30 %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750~1000 倍液喷施,或是 25 %乙嘧酚悬浮剂 150~300 倍液喷施,或是12.5 %四氟醚唑水乳剂 600~1000 倍液喷施。防治草莓蚜虫可以使用 17 %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300~500 倍液喷施。防治草莓二斑叶螨可以使用43 %联苯肼酯悬浮剂 1000~2000 倍液喷施 。在防治病虫害的时候可以根据发生数量和发生程度,5~7 d 使用 1 次,还要注意大棚内杂草的防除,保持棚室内的卫生清洁。
8 出 苗
当子苗苗龄在 45~60 d 时,具有 4~5 片功能叶,生长健壮,颜色鲜绿,根系多而发达,白根多,根系已经长出穴盘下部的排水孔了,株高 10~15 cm,直径 1~1.5 cm,没有感染病虫害(图 3),就可以出苗了 。要选择阴天或是晴天的早上出苗,短距离运输的时候可以将穴盘平放在运输车厢内,加盖无纺布后运输;长距离运输要进行严密的包装后运输,到达后要及时栽种,提高成活率。
图3 可以出苗的草莓苗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