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越少,睡眠越差?多吃这3样,滋补肝血,安神助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04:0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84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60岁的王阿姨最近总是睡不好。不是入睡困难,就是半夜惊醒,一觉醒来心慌气短,白天没精神,整天头昏脑涨。她以为是年纪大了睡眠变差,可去医院一查,医生却说:“肝血不足,是你睡不好觉的根源。”

很多人没听过肝血这个说法,但中医里常讲:“肝藏血,血舍魂。”通俗点说,肝是“血库”,也是“安神室”。肝血足,人才睡得香;肝血虚,魂魄不安,自然就夜不能寐。

那肝血从哪里来?吃对食物,补足肝血,是调好睡眠的关键第一步。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藏血养神。白天活动用血多,入夜后血归于肝,滋养精神,帮助大脑“关机”。但如果肝血不足,神魂无依,人就容易失眠、多梦、易醒,甚至伴随心悸、头晕、眼干等症状。

北京中医医院睡眠门诊的专家指出,肝血不足型失眠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女性,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常伴随血虚、肝郁,睡眠质量也随之下降。

现代医学也有解释。肝脏是代谢调控的核心器官,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合成蛋白质、清除毒素。一旦肝功能减弱,褪黑素血清素等影响睡眠的神经递质分泌也会紊乱,导致生物钟紊乱,睡眠受损。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肝血不足?生活方式是“罪魁祸首”。

首先是长期熬夜。中医讲“人卧则血归于肝”,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自我修复的时间段,若此时不睡觉,肝血得不到生成与储存,时间久了,肝血越来越虚。

其次是节食减肥。很多人为了控制体重,不吃主食、不碰油脂,结果导致营养摄入不均,造血原料不足。尤其是女性,原本就易血虚,再加上饮食极端,更容易陷入肝血亏虚的恶性循环。

最后是情绪波动大肝主情志,长期焦虑、压抑、心事重重,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血液运行。中医常说“怒伤肝”,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与其靠褪黑素、安眠药,不如从源头补好肝血。以下三种食物,既是天然“补血剂”,又能帮助安神入眠,值得每天吃一点。

黑芝麻:润肝养血又助眠

黑芝麻自古被称为“养命种子”。《本草纲目》记载其“补肝肾,益精血”。现代研究也证实,黑芝麻富含铁、维生素E、亚油酸等营养素,有助于提升红细胞合成,改善血液质量。

此外,黑芝麻中的芝麻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脑神经兴奋状态,对缓解焦虑、提高睡眠质量有一定帮助。

建议吃法:每天一勺炒熟的黑芝麻粉,拌饭、拌酸奶都可以,简单又养生。

枸杞:补肝明目,调和睡眠节律

别小看这颗小红果,它是中医公认的“肝血好朋友”。枸杞性平味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血养肝、明目安神的功效。对因肝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视力模糊等症状,有辅助改善作用。

科研数据显示,枸杞中的甜菜碱、枸杞多糖等成分,可调节神经系统,稳定情绪,延长深睡眠时间。

建议吃法:每天用10~15粒枸杞泡水或煮粥,长期坚持,睡眠质量会慢慢改善。

龙眼干:安神补血的“天然助眠片”

龙眼干(即桂圆干)是补血安神的经典食材。《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强魂魄,聪明,轻身不老”。中医常用它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造成的失眠健忘。

现代研究发现,龙眼干富含葡萄糖、铁、烟酸等营养素,对改善贫血、神经衰弱有积极作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易疲劳、心悸失眠的人群食用。

建议吃法:龙眼干泡水、煮粥、炖汤皆可。睡前吃几颗,有助于平稳情绪入睡。

除了吃对,养肝护血还要从生活习惯上入手,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规律作息,早睡别晚起。晚上11点前入睡,是给肝脏最好的修复窗口。长期晚睡,即使吃再多补品也难以改善肝血亏虚。

第二,适度运动,别太激烈。慢跑、太极、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有助于疏肝理气,促进血液循环,但剧烈运动反而消耗气血。

第三,管理情绪,少生闷气。情绪稳定是养肝的第一步。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写日记等方法,学会释放压力,避免肝气郁结。

肝血是身体的根本,睡眠是健康的基石。两者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因果。

如果你总是睡不踏实、醒得早、白天没精神,不妨从饮食和作息上入手,补足肝血,让自己睡个安稳觉。黑芝麻、枸杞、龙眼干,三样食物每天吃一点,润肝养血不求人。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指南》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睡眠障碍诊疗规范》
[3] 健康时报.《肝血不足易失眠,中医教你这样调》.2023-10-14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人初无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