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国”“援朝”“红卫”这样的名字最常见,家与国紧密相连;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腾飞,日子渐渐好起来,名字也跟着朴实又充满希望,“伟”“强”“静”“丽”,简单两个字,却写满了父母的憧憬。
又是一年开学季, 8月31日,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的校园里渐渐热闹起来。操场上,一年级的新生们正踏进人生的新阶段。
在签到处,一个个新生的名字被老师念出——“扶苏”“知潼”“邕熙”,带着古典韵味。
“扶苏”,出自诗经,是秦始皇长子的名字,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感;“知潼”,带着潺潺清水般的灵动;“邕熙”,读来悠长,仿佛自带一片祥和的光亮。
不少人忍不住感叹:那个“子涵”“梓萱”满校园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每个时代的孩子,名字都承载着那个年代父母的审美和心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国”“援朝”“红卫”这样的名字最常见,家与国紧密相连;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腾飞,日子渐渐好起来,名字也跟着朴实又充满希望,“伟”“强”“静”“丽”,简单两个字,却写满了父母的憧憬。
再到新世纪,港台偶像剧横扫电视机,家长们突然浪漫了起来,“子涵”“梓萱”“雨桐”扎堆出现,仿佛人人都想把孩子变成偶像剧的主角。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扶苏”“邕熙”这样的名字又重回人们的视野。它们往往出自《诗经》《楚辞》或历史典籍,带着古风的质感。
有人说,这背后其实是家长们心态的变化——不再满足于“洋气”或者“文艺小清新”,而是更愿意让孩子的名字带点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色。
而新一代的家长们,育儿的种种观念也不再相同。比如,在生活细节上,不再大包大揽,而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饮食结构上,不再只强调“大鱼大肉就能长个”,而是讲究科学营养,甚至会研究孩子的骨龄、作息和发育规律。
前者让孩子们更加独立,后者则促成了孩子们不同寻常的身高。《柳叶刀》2023年公布的一项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1985年至2019年,国内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整整提高了近8厘米。到2019年,男生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75.7厘米,女生163.5厘米,在位居东亚第一。
背后,许多家长分享了他们的方案,包括如何调整饮食和作息,如何还采用了新一代的身高干预科技“诺研高”等等
据悉,这种最近在中产家长群中讨论较多的身高干预科技,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杰弗里·霍尔与国内TS团队合作研发的。“诺研高”围绕“GH-IGF-1生长轴”,通过GrowthKey成长革新因子来传递营养信号,激活身体本身的生长节律,帮助身高增长,和以往的激/素制剂并不一样,也是如今其走俏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线后,就在东、猫等平台掀起热度,第一批选择的正是眼光挑剔的中产年轻父母。他们表示,之所以会予以信任,乃是因为原研方Timesh0p手里握着上百项国际专/利,单这一款产品“诺研高”就覆盖了18项,还通过了SGS权威检测。在60名儿童的临床试验里,有的孩子甚至长高了11厘米。
所以,这些很有想法的家长们,会在起名字方面另辟蹊径也就并不奇怪了。从起名字到育儿方法的种种细节,他们正在用自己新一代的认知,给孩子们新的成长之路。
你还记得前几年火到不行的那些名字吗?
2022年初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揭开了那一年的流行密码。
在男孩名字里,“沐宸”拿下了首位,足足有2.3万个小朋友同名,堪称“班主任的噩梦”。紧随其后的还有“浩宇”“沐辰”“茗泽”“奕辰”“宇泽”“浩然”“奕泽”“宇轩”“沐阳”。
女孩这边第一受欢迎的是“若汐”,1.8万次使用,浪漫得像小说女主。接下来“一诺”“艺涵”“依诺”“梓涵”“苡沫”“雨桐”“欣怡”“语桐”“语汐”。
报告还提到,2021年大受欢迎的50个用字是“泽、梓、子、宇、沐”等,和前一年相比,“汐、芮、霖、航”这些字的热度明显上升。
简单来说,那几年父母给孩子取名的关键词就是:浪漫、文艺、带点仙气。
来源:神奇麻麻木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