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喝酒和喝茶,哪个对身体伤害最大?三样都占的人不妨看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16:26 2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2023年第5期:《我国成年人烟草使用与相关健康危害调查报告》

2. 《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第93卷第12期:《酒精相关肝病诊疗指南》

茶能解酒,酒能助兴,烟能提神?满嘴跑火车!人间清醒一句话:三样都沾,奔着棺材板蹦迪去了。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从中西医的角度剖析这三样东西,到底哪个更要命。

抽烟:慢性自杀的头号选手

癌症请柬,天天发送。一根烟含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69种是明确的致癌物。

香烟就像一个微型化工厂,每吸一口,都在给肺部送去一剂毒药。

老王50岁,从18岁开始抽烟,一天一包,风雨无阴。

医院CT一照,肺部宛如北京雾霾天的天空图,惨不忍睹。医生看了直摇头:"老哥,肺部这朵'小白花',怕是要送你上西天。

"这不是危言耸听,根据《柳叶刀》数据,我国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超过100万。

从西医角度看,吸烟直接伤害呼吸系统,导致慢阻肺、肺癌等疾病。

不仅如此,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更可怕的是,吸烟还会降低男性精子质量,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女性吸烟则会引起卵巢早衰,增加不孕风险。

古代医书《本草纲目》中并无烟草记载,因为烟草是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的。

但从中医理论看,烟草性味辛热有毒,吸入肺中,最伤肺阴,耗伤肾水,扰乱心火。所谓"肺为娇脏",首当其冲受烟害。

久而久之,肺失清肃之职,痰浊内生,气机郁滞,疾病丛生。

二手烟,杀人于无形

被动吸烟者,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受到的伤害远比想象的严重。说句不好听的,那些在家里、在孩子面前抽烟的父母,本质上是在慢性虐待自己的孩子。

一项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长期接触二手烟的人,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4%。

喝酒:社交利器还是肝脏杀手?

一醉解千愁,万病随后有

酒桌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推杯换盏间,多少健康被一饮而尽。

唐朝大诗人李白爱酒,一生酒后写下无数千古绝句。

然而,他46岁因醉酒落水身亡的传说,或许正是酒精危害的典型注脚。现代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

每天饮酒超过50克纯酒精(相当于3-4两白酒)的人,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大幅增加。

西医视角下,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伤,引发脂肪肝、肝炎、肝硬化。

同时酒精还会伤害胰腺、心脏和神经系统,导致胰腺炎、心肌病和神经病变。

《黄帝内经》云:"酒入于胃,游溢精气,上逆于脑,使人生百病。"中医认为,酒性大热,伤阴耗气,过饮则热毒内生,湿热互结,损伤脾胃。五脏六腑,莫不受害。

尤其是肝为"将军之官",酒为"色厉之饮",二者相搏,必生战祸。

国家癌症中心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酒精相关疾病。

某三甲医院肝病科主任曾直言:"我见过太多四五十岁就因酒精性肝硬化离世的患者,他们临走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喝茶:看似无害,过犹不及

与烟酒相比,茶似乎是最无害的选择。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咖啡因等成分,有抗氧化、提神醒脑等功效。

《神农本草经》将茶列为上品,称其"久服,轻身益思"。

然而,茶也并非可以无节制饮用。尤其是浓茶,含有大量咖啡因,过量饮用会导致心悸、失眠、胃部不适等问题。

空腹饮茶,茶中的鞣酸会与胃酸结合形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从西医角度看,茶叶中的咖啡因、茶多酚等成分确实有一定保健功效,但过量摄入会影响睡眠质量,加重焦虑症状。

茶水冲泡的时间越长,释放的草酸越多,多余的草酸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积,增加肾结石风险。

中医则认为,茶性偏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本草纲目》记载:"凡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

"过量饮茶,特别是浓茶,容易伤脾胃,导致气虚、血虚,甚至阳虚。

三者伤害大小的科学比较

若非要在三者中分出伤害大小,科学数据表明:吸烟 > 饮酒 > 饮茶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烟草是全球可预防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造成约800万人死亡。酒精则导致全球每年约300万人死亡。

相比之下,适量饮茶不仅没有明显危害,还可能带来健康益处。

然而,若是三样都沾,伤害将呈现叠加甚至倍增效应。吸烟饮酒同时进行,会使口腔癌、食道癌的风险成倍增加。

据统计,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0倍,而吸烟同时大量饮酒者患上消化道肿瘤的风险则是普通人的15倍以上。

何以解忧?唯有戒烟限酒。烟酒不分家,最好的选择是两者都远离。

茶可以适量饮用,但也需注意不宜过浓过量。

北京协和医院曾收治一位58岁男性患者,从20岁起每天抽烟一包,喝白酒二两,晚上睡前必喝浓茶提神办公。

这种"三样都占"的生活方式,让他不到60岁就患上了冠心病、肝硬化和严重失眠,三管齐下,无药可救。

如何科学戒烟限酒?

戒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尼古丁成瘾性强,堪比海洛因。可采取渐进式减少法,结合尼古丁替代疗法,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

同时培养新爱好,分散注意力,如运动、阅读等。

限酒则需从社交习惯改起。酒局难推?学会说"不",真朋友不会勉强。

小酌怡情,狂饮伤身。白酒可换成低度数饮品,或直接以茶代酒。

记住,所谓"千杯不醉"不是本事,而是肝脏受损的征兆。

科学饮茶,则应注意时间和方式。忌空腹、睡前、药后立即饮茶。

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茶类:阳虚体质宜饮红茶、普洱;阴虚内热者宜饮绿茶、菊花茶;脾胃虚弱者少饮或不饮浓茶。

余音

"戒烟太难,少抽一点行不行?"不行!这就如同问"慢性自杀可不可以?"答案显而易见。"偶尔喝酒无伤大雅吧?"适量确实可以,但问题是几杯下肚后,几个人还记得"适量"二字?

夫物之相感,如形之相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言:"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与其等到疾病缠身再后悔莫及,不如及早重视健康,远离烟酒,适量饮茶。

诚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言:"凡世之享百年者几人,而所以送老者顾有多道。"长寿之道有多种,但抽烟喝酒必不在其中。

至于茶,适量饮用,确是养生佳品。

惟愿君等,远烟酒,亲清茶,顺应天时,调和阴阳,内外兼修,神形俱妙,自可延年益寿,逍遥自在。

不必等到病榻之上,回首往事,空留叹息。

健康,从不沾烟,少饮酒,适量茶开始。生命虽长,不妨珍惜。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马医师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