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择此时举办阅兵盛典,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它是为了让人们以庄重肃穆之心铭记那段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深情缅怀在战火中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先烈英灵。
在2025年9月3日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一场盛大恢宏的阅兵仪式震撼举行。
选择此时举办阅兵盛典,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它是为了让人们以庄重肃穆之心铭记那段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深情缅怀在战火中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先烈英灵。
但是,最关键一点,就是以史为镜,警醒我们炎黄子孙一个事情,那就是永远要保持高度警惕之心,永远不能忘记备战,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日本鬼子要打。
事实上,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说白了,奉行唯一排他、弱肉强食、损人利己、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追求极端自由主义,其思维逻辑和行为模式严重缺乏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道的尊重,而这就是日本人的真实面目。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村江之战,由于日方高估了己方优势,轻视唐军的实力,盲目拼杀,结果大败;最终,日本低下头颅,要向唐朝学习,并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数百年后,到了明朝,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战国时代大名纷争的日本后,自感实力强大,迫不及待地发动对中国的战争。结果,他们被明朝军队打得丢盔弃甲。
到了1894年,日本以突然袭击清朝陆海军的方式挑起了又一次侵华战争,由于清政府和清军部分将领的腐败无能,日本人终于赢得了胜利,并且逼迫清政府签下了《马关条约》,掠夺的数亿金钱,割占台湾使得台湾宝岛离开祖国长达半个世纪。
到了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则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体人民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最终,中国人民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取得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当下,日本看似毫无发动战争的迹象,表面上呈现出一副人畜无害的平和姿态。然而,我们绝不能被这表象所迷惑。日本有着不光彩的侵略历史,其军国主义的幽灵并未彻底消散。
倘若中国在未来某个时刻走向衰弱,日本这头养不熟的豺狼必定会毫不犹豫地露出锋利的獠牙。它会伺机而动,妄图重温其曾经的侵略旧梦,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要知道,即便在当下,中国已经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日本也并未安分守己。在外交上,它不断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与中国唱反调,试图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军事方面,不断扩充军备,进行一系列具有挑衅性的军事活动;在领土问题上,更是小动作不断,企图染指中国的固有领土,妄图挑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日友好?根本不存在;1923年,日本东京遭遇了一场7.9级的强烈地震。彼时的中国,在近30年的时间里,多次遭受日本的野蛮侵略,历经了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败,国家满目疮痍,人民深陷苦难。但即便如此,善良而宽厚的中国人依然秉持着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迅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赈灾热潮”。
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许多地区纷纷成立救灾团体,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为日本受灾民众筹集物资。在浙江温州,港口一派繁忙景象,一艘艘日本轮船径直驶来,满载着当地民众捐赠的木炭、粮食、鲜蛋等物资,缓缓驶向日本。然而,令人心寒的是,日本人给予这份善意的回应,竟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罄竹难书的“重庆大轰炸”、罄竹难书的“慰安妇制度”、灭绝人性的“731部队的人体实验”等等。从历史深处走来,我们更加坚定“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的和平宣言。
来源:埃文凯尔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