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潮涌动催人进,不负春光忙建设。增绿补绿、修剪树木、垃圾清运……连日来,行走在农科城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随着“两环五带”环境风貌提升工作的推进,一幅“全域和美、城乡共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春潮涌动催人进,不负春光忙建设。增绿补绿、修剪树木、垃圾清运……连日来,行走在农科城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随着“两环五带”环境风貌提升工作的推进,一幅“全域和美、城乡共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3月20日下午,记者在杨陵区杨陵街道崔西沟村口看到,平整干净的水泥路,没有一丝杂物;路旁,独具匠心的美化字错落有致,为村子添了几分文化韵味;刚刚播撒完花种的土地,泥土翻松,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在高干渠路两旁,工作人员正在栽植松树。“我们现在栽的是白皮松,目前已经栽植2000多棵。后续会种花种草,增绿补绿。”杨陵区城乡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园林组组长吴建文说。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全面启动全域城乡融合示范区和乡村全面振兴标杆区建设工作。作为示范区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主力军,杨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规划实施“两环五带”产业带环境风貌提升工程,举全区之力推动城乡面貌换新颜。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平均每天出动工作人员300余人、各类作业车辆26辆。在北干渠路、344国道、杨扶路、揉谷产业路、揉谷南环线等重点区域,开展绿化苗木补栽、树木修剪、杂树清理、绿化带整平、土方回填等工作。”杨陵区城乡环卫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崔创军说。
在344国道、杨扶路、揉谷产业路、揉谷南环线等重点路段,绿化作业同样火热开展。共栽植乔木约5500棵,棵棵挺拔,为道路增添生机;种植灌木约27.6万株,枝叶繁茂,勾勒出灵动绿影;石楠、冬青等各类绿篱球约2800棵,圆润饱满,装点道路景致;麦冬草约2.2万平方米,葱郁连片,铺就绿色绒毯;同时还播撒草花种子约500公斤,待花期来临,道路两旁将色彩缤纷。
与此同时,杨陵区城乡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对杨扶路(夏家沟—绛中村段)、孟杨路约1.85万棵树木进行精细修剪,清理死树、杂树约1200棵。对产业路与杨凌大道十字辅道两边右转车道实施拓宽改造,优化交通流线,提升通行效率。对344国道、孟杨路、高干渠路绿化带内的杂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还原绿化带整洁面貌。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杨凌示范区正稳步加快形成“两环五带”农业特色产业新布局,向着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大步迈进。
“我们目前正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计划在4月20日前全面完成总长42公里,近百里的建设任务。届时,将呈现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城乡一体全域‘公园’和美景象。”崔创军满怀信心地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深入挖掘杨凌独特的农耕文化,结合区内丰富多样的产业,精心打造13个特色节点,这些节点不仅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杨凌农耕文化的生动展示窗口,让农耕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带动文旅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米蓓 郭亦宸
编辑:赵桃子
本文来自【杨凌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