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上前城村84岁的老党员杨春生做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他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500元作为特殊党费,郑重委托党小组组长罗桂霞转交给党组织。这笔党费,不仅是一位与党同行54年的老党员的赤诚心意,更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初心见证。
9月2日,杨春生家属根据本人意愿,联系党小组组长到家中,由本人亲手交纳500元党费。
9月2日,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上前城村84岁的老党员杨春生做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他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500元作为特殊党费,郑重委托党小组组长罗桂霞转交给党组织。这笔党费,不仅是一位与党同行54年的老党员的赤诚心意,更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初心见证。
1958年,年仅17岁的杨春生怀揣报国之志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湖南参与铁路建设工作。那时正值国家建设初期,条件异常艰苦。战士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工棚,吃的是粗粮杂菜,每天都要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一次,杨春生因为连日的劳累和营养不良,在工地上突然晕倒。连队指导员背起他就往医务所跑,守了他整整一夜。第二天,连队党支部还特地为他申请了营养补助,每天多加一个鸡蛋和一碗牛奶。
“那时候虽然苦,但心里特别暖。”杨老回忆道,“党组织就像母亲一样,时刻惦记着每一个孩子。”每到寒冬,支部党员总是最先起床,为战士们烧好热水;每到深夜,干部们总会悄悄巡视工棚,为战士们盖好蹬开的被子。这些点点滴滴的关怀,深深烙印在杨春生的心中。
在这样温暖的组织氛围中,杨春生迅速成长,很快被评为“五好战士”。1961年退伍还乡后,杨春生扎根基层一线,先后担任生产队出纳、会计、队长等职务,将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家乡建设。1971年9月3日,杨春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近年来,随着年事已高,杨春生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村里没有忘记这位老同志,工作人员经常上门看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老叔为村里付出这么多,现在该我们照顾他了。”村书记智祥说。党组织的持续关怀让杨春生倍感温暖,也更坚定了他回报党恩的决心。“党员的身份是一辈子的。”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深植于心的党员意识。(宁夏日报记者 周昕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