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生用什么地膜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08:47 3

摘要: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种植过程中地膜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花生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技术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地膜最适合花生种植呢?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从材质来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地膜主要有聚

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种植过程中地膜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花生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技术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地膜最适合花生种植呢?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

从材质来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地膜主要有聚乙烯(PE)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和黑色地膜三种类型。聚乙烯地膜是最传统的选择,具有成本低、强度高、透光性好等特点。根据农业科研数据显示,使用0.008-0.01毫米厚的聚乙烯地膜,可以有效提高地温2-4℃,保持土壤水分,使花生出苗率提高15%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地膜难以降解,长期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


生物降解地膜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环保材料,主要分为全生物降解和添加型降解两种。全生物降解地膜以淀粉、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原料,能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试验表明,使用生物降解地膜的花生田,其增产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当,且无需回收,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不过其价格较高,是普通地膜的2-3倍,且机械强度相对较差,在大风地区容易破损。

黑色地膜因其独特的性能在花生种植中展现出明显优势。首先,黑色地膜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据田间调查数据显示,使用黑色地膜的花生田杂草减少量可达90%以上。其次,黑色地膜吸热性强,在早春种植时可以更快提升地温。更重要的是,黑色地膜能阻断光线透过,避免花生果针见光后停止生长,这对提高花生产量尤为关键。研究显示,使用黑色地膜的花生田可比透明地膜增产8-12%。


从地域适应性来看,不同地区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膜。在北方干旱地区,推荐使用厚度0.01毫米的黑色地膜,既能保墒又能抑制杂草。在南方多雨地区,则宜选用透光率适中的银黑双色地膜,银色面朝上可以反射阳光降低地温,防止高温伤害。对于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区,应选择抗拉强度高的加厚地膜(0.012毫米以上),以免机械作业时破损。

从栽培模式来看,垄作种植建议选用宽度90-110厘米的地膜,平作则可选用70-80厘米的地膜。春季播种宜选用透光性好的地膜以利增温,夏播则宜选用反光地膜以防高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在盛花期后,如果地膜破损导致果针见光,会严重影响荚果发育,因此地膜的耐久性至关重要。

从环保角度考虑,虽然普通PE地膜价格低廉,但残留污染问题严重。据统计,连续使用PE地膜5年以上的土壤,每亩地膜残留量可达10-15公斤,严重影响土壤结构和微生物活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用生物降解地膜。目前市场上已有专门针对花生种植开发的生物降解地膜,其降解时间可控制在90-120天,正好覆盖花生整个生育期。


从经济效益分析,虽然生物降解地膜初期投入较高,但省去了回收清理的人工费用,长期来看更具成本优势。以每亩地为例:普通地膜成本约50元,回收人工费20元;生物降解地膜成本100元,无需回收。考虑到增产效益和环保价值,生物降解地膜的性价比正在逐步显现。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特殊功能性地膜值得关注。比如具有防草功能的黑色地膜、调节地温的双色地膜、添加微量元素的功能性地膜等。山东某花生种植基地的对比试验显示,使用含微量元素的地膜,花生百果重增加6.8%,出油率提高1.2个百分点。

综合各方面因素,对于大多数花生种植区,推荐优先考虑黑色生物降解地膜。这种地膜集合了黑色膜的抑草增温优势和生物降解膜的环保特性,虽然价格较高,但从长远发展看是最佳选择。如果暂时无法采用生物降解地膜,则应选用厚度适中的黑色PE地膜,并在收获后及时清理残膜,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

无论选择哪种地膜,都要注意正确的铺设方法。地膜要紧贴地面,边缘压实,播种孔要用土封严。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选择合适的地膜宽度和厚度。只有科学选膜、合理用膜,才能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增效作用,实现花生种植的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生活小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