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长城 民族脊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08:33 1

摘要:天地英雄气,华夏千秋存。千千万万个瞬间,熔铸出伟大抗战精神。今天,本版特别集合刊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诗歌,致敬永不磨灭的抗战精神——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天地英雄气,华夏千秋存。千千万万个瞬间,熔铸出伟大抗战精神。今天,本版特别集合刊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诗歌,致敬永不磨灭的抗战精神——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烽烟的年轮

沙柳

卢沟晓月曾被枪声震碎

石狮的睫毛凝结着未干的血

北平的胡同在炮击中缩短

而长城的砖缝里,信念正长出根须

南京城的梧桐记得那年冬天

三十万灵魂在雪下保持站立

婴儿的拳头攥着母亲的衣角

把绝望攥成破土的新芽

黄河在咆哮中解开密码

每粒泥沙都刻下“不投降”的誓言

太行山的山洞里,油灯在传阅光明

把持久战的药方熬成朝阳

侵略者的铁蹄想踏碎节气

而清明的雨仍在滋养麦田

端午的龙舟改作渡河的舟楫

中秋的月光,照亮战壕里的家书

我们曾用血肉修补天空的裂缝

用草鞋丈量通向黎明的里程

当小米加步枪撞响正义的钟

民族的脊梁在弹雨中挺成山峰

胜利不是教科书里的黑体字

是赵一曼遗书里未凉的体温

是杨靖宇胃里的草根与树皮

是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升起的旗帜

比任何勋章都更接近永恒

法西斯的算盘打错了算式

以为能把五千年文明除尽

却划不掉中国人的骨头里

刻着“生生不息”的平方根

八十年风雨在弹壳里发芽

纪念碑的阴影里,仍有号角在生长

当老兵把弹片交给博物馆

记忆已在少年的血脉里行军

我们学会辨认和平的刻度——

不是庆典上放飞的气球

是幼儿园窗台上的向日葵

是夜市里升腾的烟火气

是课本里“南京大屠杀”的字迹

比任何警示灯都更灼痛眼睛

历史从不是褪色的老照片

是长江里游动的鱼,带着伤痕

是故宫的琉璃瓦,接住新的晨光

是每个普通人胸腔里的心跳

与当年的呐喊,保持同一个频率

此刻,我站在卢沟桥的石狮旁

看游船载着笑靥穿过碧波

永定河把烽烟酿成了晚霞

而水中的倒影仍在提醒——

所有流过血的土地都懂得

和平不是遗忘,是记得起的重量

不跪的灵魂

吴昆

卢沟桥的石狮睁着眼睛

看七月的风卷着硝烟起身

每一粒颤抖的尘埃里

都藏着不愿跪下的灵魂

焦土在炮火下反复开裂

却从裂缝里钻出倔强的绿

那些被弹片划伤的月光

仍照亮战士胸前的五角星

长江黄河咽不下血泪

便驮着冲锋舟劈开浊浪

船夫号子咬碎了牙齿

也要把胜利的消息传到远方

当最后一声枪响沉入暮色

残垣上的牵牛花悄悄绽放

有个孩子捡起生锈的弹壳

里面盛着整个民族的天亮

我们抚摸纪念碑的纹路

像触摸那些滚烫的年轮

每一道深刻的刻痕里

都住着山河与人民

血色花朵(外二首)

崔友

一个下午,我用

一张染着红色血迹的旧报纸

折叠一枚血色的花朵

报纸上每一个汉字

都如同伯父,种下的豌豆

怒目圆睁,有说不出的苦难

孙女不怎么懂得花朵的含义

她喜欢读新报纸上面

今年大阅兵的消息

但依然学我的样子

用新报纸,折叠了一枚花朵

将两枚花朵,共同摆在写字台上

“爷爷,你看——

她们像不像一对好姐妹

要一起,在天空飞翔。”

一片红叶

读懂河流,一定要听得懂

深处的呜咽之声

读懂山川,一定要听得懂

松涛中擂鼓之声

在北方的一个小镇

要铭记那段历史,只需要

在村头,墓碑旁的老树上

摘下一片红叶

然后,夹在

厚厚的书页之中

晚霞

晚霞

从来没有改变过

红色的脸庞

光与光的碰撞

火与火的过往

总担心有人遗忘

年龄大了,故事越讲越短

但,每一次都要讲出

隐于身后的,那轮暖暖的太阳

一位老游击队员(外一首)

梁德荣

守着一片黄土、两间茅屋

几亩西瓜地

耗尽了苦乐年华

悬在山顶的夕阳

与满地滚圆的西瓜相映成趣

白胡子老人持着古朴烟枪

把往事咕咂得新鲜又生动

也曾是年轻的游击队员

那一年,鬼子进村了

流着口水扑向他的瓜地

哪料到沉默的西瓜们

一个个全变成了愤怒的地雷

讲起这些,老人开怀大笑

苍老的嗓音里

飘着久远年代的硝烟味

他盘腿而坐,骄傲地说

他侍弄的地雷

让鬼子尝够了中国人的脾气

这片黄土地,长很甜很甜的西瓜

也长火爆脾气的地雷

我信了。西瓜藤

在民族危亡的烽火岁月

是会结出地雷这种东西来的

我抱过一颗西瓜,沉甸甸的

仿佛老人叙述的故事

和他饱经风霜的胸怀

平型关,平型关

平型关,中国一个小小地名

生长大麦、高粱和石头

倭寇竟想掠夺这里的一切

沉默的黄土地便拔剑而起

平型关,平型关

一夜间威名远播

惊心动魄的抗战组歌里

光彩四射的序曲

在平型关急就成章

被革命史放在口中慷慨吟哦

令民族生辉,敌寇胆寒

平型关的土地

一捏便渗出血液

这里依然什么都生长

生长庄稼,生长牛羊

生长民歌,生长爱情

就是不能生长侵略者的旗帜

尊严和胆量集于一身的名字

平型关,平型关

艰难的回望

见君

卢沟桥的狮子,半夜醒来。

天上挂着的残月,

挺直了身子,在擦她的长枪。

天雷滚过,

一个民族,凝起了眉头,

一九三七年,大地在发烫。

已经没有了抽身的能力,

菜叶、树皮、残垣断壁,

越煮越稀的汤。

亲人们啊,

母亲站在烧焦的土地上,

掩面啜泣,遍体鳞伤。

南京城里,

血与火的红色,交织在一起,

三十万悲怆的灵魂,

在空中,凝成深秋的霜。

根植大地的呐喊,

神州动荡,山河回响。

太行山的雪,

被围捕于,每一道山峦的褶皱。

草鞋、土炕、红米饭、南瓜汤,

古铜的肤色,滚烫的信念,

山谷里,涌动着热血澎湃的意念。

八十年了,

当鸽哨掠过崭新的祖国,

当纪念碑的影子深深扎进大地,

当我老去,还能

翻开当年的日历,

还能看见滚滚硝烟,看见

那些烈士们模糊的面孔。

我只能转过头,

再次,把眼泪擦干。


炒麦香(组诗)

周悦

青穗

那夜他缝补磨破的冬衣,

针脚歪斜如故乡田埂。

母亲塞进包袱的炒麦香,

压着心跳,硌着新发的枪。

月光淌过颤抖的指尖,

他反复数着衣襟的纽扣——

一颗是村口的老槐,

两颗是弟弟踮脚的挥手,

三颗刚数到未熟的麦浪,

集合号已割破霜冷的夜穹。

淬火

刺刀缺口映着焦黑的梁,

雏燕的哀鸣混杂着染血的风。

他背起受伤的战友,

跋涉过燃烧的麦田——

穗粒在火中噼啪炸响,

像除夕灶膛蹦跳的豆。

当子弹洞穿班长的棉袄,

他扑向滚烫的机枪位,

硝烟灌满喉咙的瞬间,

他看清了:那喷溅的炽热,

原是故乡屋檐垂落的辣椒串。

新麦

捷报传来时,他正修补草鞋,

麻绳忽然缠住晨光。

人群的欢呼漫过山坳,

他怔怔望着连绵的坟头,

替牺牲的弟兄们擦拭勋章。

多年后,

忽有风过庭前五角枫,

簌簌声里,他听见遥远的集合号,

正化作满树金蝶纷扬。

新麦在晒场沙沙翻涌,

像当年背包里未凉的炒麦香。

胜利的方向(外一首)

顾中华

田园的宁静被枪声划破

侵略者用刺刀掀开

中国版图的东北一角

一首悲怆的歌曲

和方言一起到处流浪

棉花大豆和高粱

成为刻骨的乡愁

枪声密集如雨

越来越近抵达永定河边

卢沟桥上数不清的狮子

一次次试图

从石头里挣扎出来

战争全面爆发

山河陷入漫漫长夜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延安从未把自己当作一座孤城

黄土高原上思想的闪电

正在劈开道路

窑洞里油灯闪烁辉映着

天上的北斗星

宣言是呐喊也是旗帜

八天九夜写就的《论持久战》

标定出胜利的方向和时间

是预言也是真理

是信心也是力量

每一个字都立在纸面上

保持冲锋的姿势

大义扛在肩上摘下八角帽

红五星依然闪耀在心底

脚下的土地还有这上面的一切

值得舍去一切去保卫

一缕春风开遍原野的鲜花

无言的庄稼

也包括天空的晴朗未来的明亮

八路军新四军

成为最响亮的新名字

根据地沿着胜利的方向

结出一枚枚硕果

喜悦的歌声

响彻每一寸山河

也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

反复回响

黄河·长城·中国人

黄河奔流入海九十九道弯

涛起涛灭涛灭涛起

多愁怨亦多忧愤

在辽阔的大地上不屈不挠

几经改道几获重生

长城万里横贯东西

绵延起伏守护这片土地

仿佛一根历史的装订线

连接起千年风雨

历尽沧桑瘦骨犹带铜声

黄河流进中国人的血脉里

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基因

长城挺起中国不屈的脊梁

为每个人打上精神烙印

当卢沟桥的枪声划破了

寂静的夜空

黄河的每一滴水都在怒吼

当敌人的铁蹄踏碎了

五月的鲜花

我们把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黄河不需要汹涌的泪水

我们把高亢的民歌汇入黄河

把暴风和岩浆倒进黄河

把雷霆和火药埋进黄河

一起合唱咆哮

然后此身化作身千亿

端起土枪洋枪

挥起大刀长矛

长城在黑暗中艰难地翻身

抖落沉重的夜色

爬上最高山脊回望历史

胜利永远属于正义

向远处眺望未来

目光越来越坚定

八百里太行大平原

白山黑水青纱帐和芦苇荡

见证人民是真正的

铜墙铁壁

黄河之水滔滔流淌成一首

英雄史诗

涌起浪花朵朵是你也是我

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起汹涌澎湃分不清你和我

长城垛口如一排整齐的琴键

弹奏出穿透时光最强音

让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一直保持前进的姿势

为今生做一个中国人感到

光荣自豪而又幸福

湛蓝的天空

傅坤

当警报回响在九月的华夏

时间在纪念碑上

锻刻无法磨灭的

三十万粒星火

从金陵的裂缝中升起

子弹在教科书里发芽

钢盔下的英武士兵

永铭不忘的金刚怒目

整齐一致挺立成

黄河长江昆仑长城代码

站在历史的水流中

收集所有未寄出的仇与愁

抚摸有序交织的经纬

不容扭曲的国际法

庄严地沉淀公平正义真理

当钟声第八十次

敲碎远去的硝烟

庆祝的焰火与翔回的和平鸽

成为旋律的主角

天空湛然秋蓝

来源:安徽淮南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