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破解执行难的雷霆行动到护航生态的绿色判决,从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准施策到守护少年成长的温情司法,新闻报道记录着司法为民的铿锵足迹,见证着法治西安的蝶变跃升。
时光淬炼初心,奋斗书写华章。
从破解执行难的雷霆行动到护航生态的绿色判决,从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准施策到守护少年成长的温情司法,新闻报道记录着司法为民的铿锵足迹,见证着法治西安的蝶变跃升。
2024年,西安中院以 “六个院” 建设为引领,锚定“公正与效率”主题,用司法担当守护城市高质量发展,用创新实践诠释法治为民情怀。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在媒体记者的笔触下、镜头前,2024年西安法院的十篇“高光报道”。
PART 1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和社会环境》
隔代探望的诉求是否应被支持?“虽然我国法律并未对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是否享有隔代探望权作出明确规定,但探望权是与人身关系密切相关的权利,通常基于血缘关系产生;祖父母与孙子女的近亲属关系不因父或母去世而消灭。”西安中院承办法官刘溪提及此案,眼里有坚定的光。
2024年6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和社会环境》对人民法院依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通过司法裁判明晰规则、引领社会风尚,以案促治破难题的生动实践进行了报道。同时,“沙某某诉袁某某探望权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全国首例隔代探望指导性案例。
司法的精神与群众朴素的价值观、伦理观相契合,正是司法的初衷所在。
PART 2
《陕西西安:妥善化解供热合同纠纷为群众送“温暖”》
供用热力是北方城市的重要社会服务,2023年西安全市法院一审新收供用热力合同纠纷1483件,同比下降26.1%。2024年度1至8月份新收该类案件309件,同比大幅下降68.7%。10月12日,最高法院组织北京、河北等8省市高院在西安召开座谈会,推广西安经验。
在这一份“西安经验”里,有繁复细致的深入调研、用心良苦的顶层设计,更有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可观可感的为民担当。2024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人民网以《陕西西安:妥善化解供热合同纠纷 为群众送“温暖”》为题,深度报道了西安法院“满怀温度”的司法实践。
PART 3
《“大事化小 小事无讼”全力解“游”愁》
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舞台剧《长恨歌》……千年古都成为“文旅顶流”,司法服务也不能落后。
司法如何回应涉旅纠纷多样性及流动性,助力优化游客体验感?如何促进行业可持续繁荣,护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从长期看,如何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守护发扬好传统文化?
2024年2月22日,法治日报以《“大事化小 小事无讼”全力解“游”愁》为题,记录了西安两级法院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及机制建设、推进旅游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法院答案”。
PART 4
《打造讲政治崇法治能担当的法院铁军》
如何实现人才工作从“外在要求”向“内生动力”转化?
如何为法官精准画像,落实精细化管理,实现人岗匹配度不断优化?
如何从案件全流程进行整体考量,以更科学、更全面的考核办法提升审判质效?
2024年5月16日,中央政法委官方网站中国长安网刊载《陕西西安:打造讲政治崇法治勤钻研能担当的法院铁军》一文,深度报道西安法院以“全视野培养”厚植人才沃土,以“全要素研判”校准前进航向,以“全流程考核”锻造过硬作风的生动实践。
PART 5
《一子落满盘活的多赢执行》
法槌敲响之后,正义的实现却未必一帆风顺——执行难、财产查控难等现实困境,让正义之船在航向明确的征途中,面临暗流涌动的考验。如果执行暂难有进展,是遗憾地宣告终本执行,还是再多想一步?
2024年8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刊发报道《一子落满盘活的多赢执行》,讲述了西安中院法官巧落一子,破解执行困境的生动故事,不仅解决了现实兑付难题,也维持了被执行企业的正常经营,还为不停滚动的巨额违约金雪球按下了终止键,实现了多方共赢。
PART 6
《藏在市井烟火里的解纷智慧》
作为西安市中心城区内最大的核心区,雁塔区既有商业圈林立、人口众多的繁华热闹,但也有成长的烦恼,即物业纠纷案件呈明显增长态势。
“繁荣”与“少讼”能否兼得?
市井烟火里,既然有平凡百姓的纷纷扰扰,那么就有人民法院的解纷之策。2024年6月10日,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藏在市井烟火里的解纷智慧》,报道了雁塔法院物业共享法庭如何在不增编、不建房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当地资源,线上线下开展矛盾源头治理工作的生动司法实践。
PART 7
《探寻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西安密码”》
2022年、2023年,西安市连续两年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被认定为全国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座GDP超万亿元的城市,在西安交出的优异营商环境答卷背后,始终有人民法院的坚定身影,铸成了强大的司法后盾,给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注入坚实的法治底气。在西安市营商环境18项国家指标中,西安中院牵头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与“办理破产”3项指标均排名陕西省第一。
《中国审判》第351期以《探寻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西安密码”》为题,勾勒出西安法院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多维发力打造法治昌明营商环境的生动场景。
PART 8
《西心He护 法爱同行——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多措并举促进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祖国的花朵无论是成为被害者,还是施害者,都是令社会痛心的事情。如何契合孩子的认知特点,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法治文化熏陶?西安中院打造法治文化品牌“西心He护——法治文化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工程”,以多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让知法明理的正能量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2024年1月30日,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报》以《西心He护 法爱同行——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多措并举促进法治建设提质增效》为题,对西安中院打造关爱未成年人司法文化品牌相关举措进行了专题报道。
PART 9
《为企业打造法治服务“护航舰”——西安法院贯彻落实“两行动 两措施”纪实》
2024年,全市法院着力推动市委政法委部署的“两行动、两措施”走深走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民服务办实事、助企纾困解难题、聚智强能促发展,打出一系列护企安企、惠民利民“组合拳”,用“硬措施”提升了法治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得到市民群众认可、企业真心点赞、社会普遍满意。2月1日,法治周末以《为企业打造法治服务“护航舰”——西安法院贯彻落实“两行动 两措施”纪实》为题,对西安两级法院贯彻落实“两行动、两措施”部署,以法治保障之稳促经济发展之进,打造法治服务“护航舰”的相关工作举措进行报道。
PART 10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
“新”是指发展涉及的领域“新”;
“质”是指生产要素技术含量高;
“生产力”是指生产模式告别传统路径,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跃升的生产力。
对于正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西安来说,无论是做优“秦创原”、做强“硬科技”,还是积极抢抓“双中心”建设重大机遇,创新,无疑是城市发展最亮眼的底色。
面对新课题,立足区域产业特征禀赋,司法服务保障如何快速回应、及时对接创新创业企业所需?2024年4月25日,陕西日报以《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为题,对西安法院找准司法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切入点、发力点,有效回应时代命题的司法实践进行了专题报道。
来源:西安中院